新房子在年前被蓋好, 確定可以住人後李婆婆挑了個比較好的天氣,帶領全家人搬了家。
安安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 去的一路上都是蹦蹦跳跳走在了最前麵。
等的這些天裡, 李大哥和李爺爺都沒閒著,打出來了些家具,剛好新家能用。
再加上石頭的廠長聽說他家裡蓋了房子, 就讓他把廠裡的那些殘次品帶回家。
說是殘次品,實際上一點也不影響使用。磕掉了點漆, 或者是刷漆不太均勻,都不會往外銷售, 一般都是由廠裡的工人帶回家。
每個人心裡頭都很高興,住上新屋子的第一天躺在床上,甚至翻來覆去的睡不著。
這屋子的門口也有一棵很大的樹,李大哥給安安又弄了個秋千。
第二天安安正坐在秋千上打瞌睡時, 有幾個村裡的嬸嬸抱著木盆從河邊回來。
安安耳尖, 聽見她們說起什麼‘回城’、‘假的’之類的話,瞬間就勾起了他的好奇心,甚至連瞌睡蟲都跑了。
邁著小短腿跑回家找奶奶, 問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沒過一會兒, 李嫂嫂也端著盆回來, 晾衣服的時候跟家裡人說起了這件事。
之前知青能回城的消息是假的, 大隊長已經去縣城裡確認過了, 壓根兒就沒有這個通知!
這樣一來, 那些聽見能回城就開始鬨離婚的知青就懵了, 完全沒想過要是不能回城的話他們該怎麼做。
聽說有好幾個人,都被妻子或者是丈夫家裡收拾的很慘,村裡人也借著這個機會看清楚了他們的真麵目, 有幾戶人家拉著他們去扯了離婚證。
坐在那邊幫忙剝花生的小花聽見這句話,頭低的更深了些。
她是不信一窩子壞人裡頭能出來一個好的人,更願意相信她娘說的全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也難怪她娘之前聽見了會那麼生氣。
村子裡鬨離婚的風波,一直到過年那天才停歇。
在新房子裡麵,李家過了第一個年。
家具廠的待遇確實非常不錯,年底還給發了東西,石頭全都帶回了家裡,裡頭甚至還有一瓶酒,剛好過年的時候打開喝。
石頭今年自己也留了點錢,還特意給弟弟妹妹都包了紅包,用紅紙隨便封了下塞到他們衣服兜裡。
吃過年夜飯湊在一起烤火時,李大壯一直在盯著安安看。
明明好像昨天還是屁顛屁顛跟在他身後,路都走不穩的小屁孩,怎麼突然就長大了呢。
等再過上兩年,都差不多要到他肩膀。
年夜飯安安吃的很飽,但是李婆婆還是給三個孩子都烤了紅薯,柴火燃燒時會發出劈裡啪啦的聲音,在雪夜裡有一種另類讓人安心的感覺。
吃完烤紅薯的安安拽著他爹去了堂屋,把自己的紅包從兜裡掏出來,隨手塞給了他爹。
“彆看啦,我會給你的。”
李大壯看這臭小子無奈歎氣的模樣,隻覺得自己之前那麼多的唏噓和感歎都不應該存在,彎腰輕輕捏捏他肉嘟嘟的臉。
“那我就謝謝安安了。”
“不用謝~”
安安擺了擺手,看起來非常豪邁大氣,弄好這件事後就繼續跑回去烤火,李大壯跟在他的身後。
一轉眼,又是一年。
知青回城的假消息不知道是誰傳出去的,那些鬨著要離婚的知青基本上都搬回了知青所。
本來就不夠寬敞的知青所添上這麼多人,變得更擁擠了些,每天都在那裡吵吵鬨鬨讓人不安生。
石頭在正月家具廠開工之前,在廠長的安排下跟他妻子那邊的親戚見了一麵,雙方都對彼此很滿意。
兩個人剛好也都到了年齡,在互相見過雙方家長確定沒什麼問題後,就領了證辦了婚禮。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的石頭也算是廠長的家裡人,廠長對他用起來更放心了些,有意提拔他。
隨著小花和安安的年紀都越來越大,李婆婆難免開始思考起了他們以後的問題。
就現在這個情況,村子裡的孩子未來好像都是一眼就能看到頭。
上工賺公分,到了年紀後娶妻生子,孩子再重複父母輩的一生。
不過好在他們家有個石頭,能幫得上忙。
石頭的媳婦是廠長介紹的人,性格當然沒的說,在合適的時機主動就提出了可以讓小花以後跟著她去供銷社裡上班。
但她能做到的有限,隻是個臨時工。
雖然隻是個臨時工,但是對於他們這樣的家庭來說也已經非常難得了,本來就很喜歡這個兒媳婦的李嫂嫂簡直拿她當做親閨女疼。
安安那邊也不用愁,有個石頭在,他現在好歹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主管,打算挑個合適的機會把安安也給弄進去。
正式工人的名額都是有規定的,暫時石頭還拿不到,但是臨時工卻沒什麼問題。
如果以後有轉正機會的話,也會優先考慮這些平常表現好的臨時工。
小花去供銷社上班剛好,但是安安的年紀還有些小,所以暫時還留在家裡幫忙。
最近這兩年,風聲似乎變了又變,外麵抓投機倒把的不像之前那樣嚴格,就連他們村子裡都有偷偷摸摸做生意的。
李家除了一個李大壯,其他人都是想安安生生過日子的,不指望能大富大貴,隻要像這樣繼續一家子人平平安安,日子越過越好就行。
可架不住有一個李大壯,看見彆人投機倒把賺了那麼多錢後,他眼熱後就開始意動。
村子裡這麼多人都能賺錢,也沒被抓到,一個兩個的日子都越過越好,給了李大壯一種他上他也行的錯覺。
再加上李大壯也確實覺得天天上工累得慌,一年忙到頭就隻為了那麼一點公分,也就勉強能填飽肚子。
他沒把這個消息跟他爹娘說,因為他知道這些人壓根兒就不會同意。
把這麼多年他兒子上交的壓歲錢找了出來,算了下後發現還真不少,真想乾起來的話有這麼多也差不多夠用。
先賺點,回了本之後再把賺的也投進去比較穩妥。
其他事娘可能會答應,但是這件事想都不要想。
畢竟曾經有人投機倒把被抓進牢裡的事,大隊長還特意在他們村子裡宣傳過,為的就是防止有些人也想去乾。
不能跟娘透露他在乾什麼,李大壯就乾脆裝出一副自己上工累了想出去混混的樣子出來。
安安分分上了這麼多年工的李大壯,一直到今年石頭和小花兩個人的工作都穩定下來才偷懶,這對於全家人來說一點也不過分。
曾經李嫂嫂之所以那麼斤斤計較,全都是因為窮鬨的。現在家裡條件寬裕,娘手上也攢了些錢,小叔子想偷懶,李嫂嫂一點意見都沒有。
李婆婆表麵上裝出一副不高興的樣子,一直在訓斥他不像話,可在私底下卻偷偷塞給了他一些錢票。
現在不管去哪,都得有介紹信,不然出了門也不好辦。
李大壯琢磨了很長時間這件事,當然不願意那麼輕易就放棄,所以他在從娘這裡拿到錢票後,偷偷去找了大隊長的小兒子。
大隊長為人很公道正義,從來就不做那些違背規則的事情,但是架不住他上了年紀後妻子又生下了一個小兒子。
那小兒子全家都慣著,尤其是爺爺奶奶,那慣得簡直沒邊兒。
大隊長不管在外麵怎麼威風,到爹娘麵前也隻能乖乖低頭。
他小兒子被一家人寵的沒了樣子,性格就跟曾經的李大壯差不多,李大壯一湊過去找他,他就迫不及待上了鉤。
混熟悉了之後,李大壯才狀似不經意提起了去賣東西這件事。
果不其然,年輕氣盛一心想出去混混的大隊長兒子上了鉤,他手頭上錢票都有,差的就是介紹信。
其他的東西小宋他肯定一口就答應下來,但是介紹信這東西他也知道不是那麼容易就能開出來的,真鬨起來他爺奶都護不住他。
李大壯看出他的遲疑之後,裝出一副不在意的模樣說道:
“算了,這介紹信確實有些難度,咱還是看著彆人就好。就是不知道等以後的政策開放了,咱還有沒有這個好機會。”
要是李大壯一直攛掇他去,小宋絕對會心生懷疑。
可偏偏現在李大壯主動打起了退堂鼓,小宋反倒是著急了起來。
他們村子裡的人他都很熟悉,除了李大壯以外基本上沒人會帶著他一起乾,畢竟大部分人都害怕他爹找麻煩。
要是等到政策放開,那想這麼乾的人肯定越來越多,哪裡還輪得到他們賺錢!
“彆啊李哥,介紹信這東西還不好辦呢,我去找我爹,保管給你弄好。”
小宋倒也不是不害怕,但是畢竟是個年輕人,除了害怕外更多的是覺得刺激。
“還是算了吧,大隊長的性格我也是清楚的,他不可能答應。”
李大壯越是用這樣一副肯定的語氣跟他說話,小宋就越是想跟他證明這對於自己來說壓根兒都不是事。
“你等著,一周之內,介紹信的事情我絕對給安排好,要是我弄不好你再說這些話成不李哥?”
小宋說的這番話正中李大壯下懷,可表麵上卻裝出了一副非常糾結的模樣,猶豫了很長時間才答應下來。
也不知道小宋他到底用了什麼辦法,還真的哄著大隊長給他們兩個人都開了介紹信。
有大隊長家兒子跟著一起,李婆婆也沒什麼不放心的地方,隻是在背地裡又給他塞了些錢票。
這些事李嫂嫂就算是沒看見,也都大概能猜得出來,她沒什麼意見,全當做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在臨走之前,李大壯特意把安安抱在懷裡,狠狠揉了揉他的腦袋。
彆的不說,就安安這運氣,李大壯在他還小的時候就很相信。
頭一次出門乾這種事,李大壯除了覺得刺激外心裡頭多多少少也有些忐忑。
就連臨走那天早上,都還把迷迷糊糊在被窩裡睡覺的安安給挖了出來抱一會兒。
這個點太早,天都還沒大亮,安安靠在他爹懷裡,隱約倒是想到了他爹今天要走這件事。
強迫自己睜開眼睛,抱著他爹的脖子用腦袋輕輕蹭了蹭。
“等你爹回來,給你帶你最喜歡吃的糖果。”
“唔,好。”
這時候天氣還稍微有些冷,安安抱完後就火速縮回了被窩裡,隻有一隻手伸出被子外衝著他爹揮了揮算是說了再見。
李婆婆在小兒子走後一直擔心著,時常會走神,也幸虧有大隊長家兒子跟著一起,不然她絕對放心不下來。
這個年紀的安安已經開始上工,不過乾的都是那些比較輕省的活。
村子裡人也都知道他哥哥在縣城家具廠裡上班,姐姐也進了供銷社,並不全靠公分,再加上家裡人又都很疼他,偶爾摸魚劃水也沒人說什麼。
就在不久之前,石頭還透露了家具廠可能要招臨時工的信息,那件事剛好就是由他負責。
哪怕隻是個臨時工,也足夠讓村子裡頭這些人眼熱了,現在李家人不管走到哪兒都被人恭維著,想賣石頭的家人一個好,等以後招工的時候照顧他們點。
大隊長給批的介紹信,說是讓他兒子去走親戚,李大壯跟著一起想出門見見世麵這件事,村裡也沒人覺得意外。
李大壯早些年有多混,這些人也都看在眼裡,要是一下子全都改了,那才讓人不敢相信。
現在他們家日子好了起來,可不就剛好到了他能混的時候。
沒有哥哥姐姐陪在身邊,安安一個人不敢去山裡太深的地方,偶爾就在外圍走一走,也能撿到不少的獵物。
蘇先生跟他夫人在牛棚裡麵已經不知道住了多少年,也算是看著安安從小小一隻慢慢長成少年模樣的。
隔三差五的安安就會把不好帶回去的東西放在他們門口,蘇先生妻子身體恢複的這麼快,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在,這些恩情蘇先生都記在心裡。
安安倒是沒多想,隻是覺得東西拿回去了奶奶會生氣,丟了又浪費,送給蘇先生吃剛好。
……
李大壯一直在外頭混,因為他性格足夠圓滑,還認了一個運輸隊的貨車司機當大哥,他跟小宋兩個人就開始跟著大哥乾。
確定下來後,李大壯讓人替自己寫了信送回家裡,好讓爹娘安心。
運輸隊也算是正兒八經的一份工作,油水還很多,是不少人求而不得的工作崗位。
隻可惜一般都不怎麼招人,沒點關係人脈進不去,進去了也沒幾個人願意教。
李大壯能把那運輸隊的大哥哄著帶他們一起乾,大部分原因是他們運氣好。
那大哥是個講義氣的人,既然認了這兩個小弟,該教他們的東西就一樣都不少,還讓他們跟著自己一起跑運輸。
摸不著方向盤,僅僅是跟著運輸隊打打雜,那也是一般人求而不得的事。
李婆婆收到信後就安了心,聽說她兒子還在外頭混出來了些名堂心裡頭更是高興。
可大隊長不一樣,他性格要更謹慎些,更何況那還是他的小兒子。
按照自己兒子寄回來的信上地址,托人幫自己查了下,確定那運輸廠確實存在,那個司機老王也是運輸廠的員工後才放了心。
李大壯現在好歹也跟他兒子在一起,大隊長在查清楚了之後就順便也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李家人。
一開始李大壯目的非常明確,拿到介紹信後就規劃著投機倒把,可他自己沒人脈也沒路子,在心中大概算了一筆賬後,覺得冒著那麼大的風險乾這個實在是不劃算。
就在兩個人垂頭喪氣的時候,剛好碰上了那司機老王,幫了他一個忙,就被順利給捎帶上。
論投機倒把這件事,再也沒有什麼能比司機更適合乾,這時候甚至還流傳著一句話,‘方向盤一轉、給個縣長也不乾’。
他們天南地北到處跑,大部分司機都會在車上塞點自己的東西帶回去。
這種賺外快的方式,所有司機都是默認的,老王發現他兩也感興趣後,就直接帶著他們一起。
接觸到這個新天地後,李大壯壓根兒就不想回家,小宋也正年輕,跟他一樣恨不得住在這裡。
他兩不回家,可運輸隊裡多得是在過年時想回家跟親人團聚的人,老王正缺人手的時候,他們兩個人主動湊上去幫忙。
後麵老王教導他們起來,也更儘心了些。
之前本來隻是讓他們跟在自己身邊打打雜,可這個年過完後,開始找了門路想把他們送進駕駛班裡,能不能考出來,全靠他們自己的本事。
如果說其他事的話,小宋跟李大壯都不是那樣有耐心的人。
可這次他們跟在大哥身邊見識過這到底有多能賺錢,而且運輸隊是要比當工人更體麵的工作,刺激再加上利益,兩個人進去後就發了狠的學。
老王這人還真有點本事,是運輸隊的隊長,覺得小宋跟李大壯都挺合他的眼緣,要是他們真能考出來,就打算把他們帶在身邊學。
有這樣一個老師傅在旁邊幫忙,那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
在有了這個打算後老王就沒瞞著,找了個機會請他們喝酒的時候,順便把這件事給說了出來。
小宋和李大壯聽見這消息後,恨不得立刻就跑回去繼續學。
在此期間,還抽空寫了一封信送回家裡,不管是李家還是大隊長家,一聽說他們有可能當司機,都把家裡的錢票都給寄了過去,生怕他們在這邊過得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