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否完全從自身的利益出發, 進行理性的選擇?
葉昭齊正式參加工作以來,有很充分的機會來思索這個問題,因為這也有一部分算是她的工作職責——她作為一個本土活死人編輯, 進入《萬國報紙》,本就是帶著任務去的,不但要確保報紙的內容, 能夠起到謝雙瑤預設中的作用,而且也要確保報紙編輯的立場永遠和六姐保持一致。而不至於鬨出人在曹營心在漢的笑話,讓《萬國報紙》成為在買洋番向故鄉輸送利益的渠道。所有在《萬國報紙》工作的本土活死人, 幾乎都有同樣的工作內容, 這是無可置疑的事情。
既然如此,葉昭齊就不得不徹底地思考這個問題了, 因為它本來不應該是問題的——現在《萬國報紙》的洋番編輯,在利益上幾乎都隻有了買地一個選擇, 如果六姐, 以及所有洋番所描述的西方世界,沒有摻假的話, 那麼, 葉昭齊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出這樣的結論:所有洋番編輯, 都不能再見容於故鄉, 所以, 她們也完全沒有任何理由為故鄉考慮, 做‘二五仔’,站在買地這邊, 死心塌地的為六姐服務,是她們唯一的選擇。
但是,一個人的利益和立場是否能完全一致呢?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葉昭齊在南下壕鏡之前,偶然也會如此思忖,因為人們在生活中是往往做出令人費解的選擇的。就從她的親人說起好了,現在,昭齊所有的親戚幾乎都已經遷居到了買地,所有的產業,也已經遷移了過來,沒有什麼根子再留在故鄉了,從利益上來說,徹底‘買化’,對於任何一個人都是最適合的行動策略,但她很容易就能發現,有許多親戚壓根沒有這樣的想法,甚至可以說是卡在了買、敏之間,人過來了,但生活方式,還有一多半留在敏朝那裡那。
最好的例子,莫過於她的舅舅沈君庸了,說實話,彆說葉昭齊,就連母親沈宛君、堂姨沈曼君,都認為沈君庸和妻子張華清遲早是會離婚的。他們的婚事是很典型的盲婚啞嫁、親上加親。張華清是沈君庸的嫡親表妹,這麼近的血緣,在買地是強烈不建議結親的,因為這對後代的身體不好。而且,婚後兩個人也聚少離多,似乎並沒有太多的夫妻情分,舅母所生的幾個孩子,都是早早夭折,這固然也有纏足的原因,但或許也是因為兩人血緣很近的緣故。
感情不太親密,又是買地不鼓勵的親近血緣結親,在買地這種離婚成風,勇敢追求新生的風氣中,二人離婚再各自成親,難道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嗎?他們的年紀都已經不小了,倘若想生孩子的話,似乎也該抓緊。因此,家裡人對於他們的事情,一向是三緘其口的,並不規勸什麼,隻是順其自然,等待著張華清的思想徹底融入本地之後,或許某一日就會過來宣布這個消息——沈宛君私底下還準備了一筆錢和一間房子,準備作為對張華清的饋贈,如果兩人購置的房子歸了張華清,那麼,母親的小房子就準備給舅舅居住。
可是,這都幾年過去了,舅母已經儼然完全融入了本地,成為了一個頗為典型的買式女娘——她甚至敢於穿短袖和中褲了,工作也從最開始的掃盲班教師,換成了現在的戲社編劇,有了一份很體麵的收入,而舅舅也從海商書記員,接連換了好幾份工作,甚至玩了一段時間的交易所,現在又想去考吏目,期間也一直在學校進修——
總之,折騰中,也沒少往家裡拿錢,兩個人眼看都是站住腳了,卻依舊遲遲沒有宣布離婚,也沒有傳出喜訊——要說感情逐漸濃烈麼,似乎也沒有,總之,就是這麼不鹹不淡而又相安無事的消磨著,這就是很典型的違背了自身利益的行為,讓外人也不由得十分費解——原來如此放蕩不羈的舅舅,心裡也有執拗的,屬於舊式的一麵,哪怕到了買地,什麼都放開了,但他卻依舊不願讓離婚這種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反正,作為親人,昭齊也隻能如此理解了,至於舅母,或許也是如此,生活方式雖然買化了,但思維方式,卻還有敏朝那傳統思想深深的痕跡那。
或許,在有些時候,人都是徹頭徹尾的非理性主義者,人群作為一個集合,所做的決定雖然有‘唯利是圖’的導向,但那隻是因為每個人非理性的領域不同,大數疊加下,呈現出符合利益導向的結果,但在個體的人身上,理性絕不是行動的第一驅動力。
葉昭齊在琢磨這件事的時候,從身邊找到的例子裡發現——很多時候,人們的行動導向並不是由自身的利益,或者是現在的思潮決定的,他們更容易受到小時候所接受的教育思潮的影響。在小時候接觸的是什麼樣的思想,長大了以後,人們就會天然地按照這種思想去行動,他們會認為這是不言自明的事情,根本不需要猶豫,即便這種思想導致的決策,或許和他們的利益相背,但即便是這樣,他們有時候也願意稍微的委屈自己的利益,來順從這種思想,或者是在兩種傾向之間,進行調和——也就是說,孩子永遠是最容易爭取的,成年人的統戰價值就差得多了。
就說她的家庭吧,來到買地的年限,相差不遠,現在的身份地位也都還十分體麵,但是,和舅舅舅母傳統的婚戀觀不同,昭齊的婚戀觀就要激進得多了——不像是她父親,雖然也支持她毀去原本定下的娃娃親,但心中還帶著對袁家深深的歉疚和不安,這件事上,他是為了女兒的幸福而放棄了自己做人的準則——
昭齊這裡,悔婚是理直氣壯的,她認為根本沒有什麼不好和袁家見麵的理由,她照舊還和袁家的伯父、伯母通信,勸他們到買地來,並且在袁家應邀前來之後,還大大方方地登門拜訪,提出拜袁家二老為乾親,這樣她認為她是仁至義儘了:在買地這裡,婚姻自主,如今大家都是六姐的活死人了,袁家也理應遵循這個規矩,而她不願嫁給袁家那纖弱的未婚夫,這是她自己的決定,和葉、袁兩家幾代的交情無關,因此,完全沒有什麼好愧疚的,這還是幫袁家掙點政審分的好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