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四大貝勒出人意表的選擇 盛京.眾人 ……(1 / 2)

買活 禦井烹香 6584 字 5個月前

去蝦夷地, 去黃金地?

老汗手下的這四大貝勒裡,為什麼從沒有人認為三貝勒有能力繼承大統,除了大貝勒之外,其餘人最多是對黃貝勒另眼相待?原因差不多就在這裡了, 這話一出, 彆說黃貝勒瞥過一眼, 眼裡藏滿了深深的不屑,就連童奴兒也瞪了兒子一眼。

“彆裹亂!”

他嗬斥著,“一邊呆著去, 你已經被仇恨蒙蔽了雙眼,現在的智慧還不如三歲的孩童!沒法留在盛京城, 你就不甘心,還想著和買活軍作對!”

這番話, 可算是把三貝勒的心思給說透了:三貝勒並不真的愚蠢,否則他打不了勝仗, 四大貝勒中,大貝勒、黃貝勒能文能武,二貝勒和三貝勒脫穎而出, 靠的則是顯赫的戰功。這會兒他已經感受到了,自己留在盛京抗買抗敏, 死戰到最後一兵一卒的想法,是得不到什麼支持了。這滿屋子的人,對大汗的安排都沒有太大的抵觸,反而個個沉思幾個選擇的利弊,就足夠說明一切,連主子們都是如此,他們底下的士兵, 隻會更不堪。

沒人來相幫,兵丁們四處逃逸,留在盛京,就不是拚出血性,而是留下來送死。三貝勒已經知道事不可為,但卻還是難以放下對買活軍的芥蒂,依舊想著對抗,這才會想插手買地已經瞄上了的蝦夷地,甚至是黃金地。這種仇恨,已經讓他完全看不明白事實了——建州的將士要是能打水仗,敢坐船,還會對東江島束手無策嗎?

高麗的兩大漢人道,在建州全盛時期,其實就是和他們隔海相望的,而且高麗人效忠漢人,敵對建州的態度非常堅決,建州想不想搞一下高麗?做夢都想,但他們能想到的辦法,也隻是乘著冬季海水上凍,渡海奔襲!靠將士的吃苦耐寒的精神,還有騎兵的高機動性,給高麗軍事上的壓力!

就連高麗尚且如此了,怎麼去更遠的蝦夷地?不先解決這個問題,誰會跟著三貝勒走?蝦夷地若是不好,買地也不會有人想過去,但沒有船,說什麼都是白扯,就算有船了,運過馬嗎?要是到了蝦夷地,連馬都沒有,那和沒有武器盔甲有什麼區彆?

眼看三貝勒還有些不服氣,但童奴兒根本不再給他發言的機會了,而是直接了當地借著這個例子,告誡子侄們,“不要想著留在漠南漠北,距離買活軍太近了……安身下來沒有多久,又要和他們打交道,那苦也就全都白吃了,要麼,就去通古斯,要想去歐羅巴,也得先往南邊走一趟,談好了再走……”

很艱難,去歐羅巴這條路,滿是變數,前提還要得到買活軍的許可,伏低做小甚至大表忠心也是必然,這自然不是什麼好滋味,去通古斯那一帶呢?更不必說了,雖然拔腳就能走,但建州祖上,就是從那一帶遷徙到如今這白山黑水之間的老家,如果通古斯的日子好過,何必還遷徙過來做漢人的藩屬?當然,現在會比從前好,至少可以采礦,有一個潛在的大買家,但那說到底,建州在通古斯立足也還是要靠買活軍啊,買活軍要是不買礦,不支持建州,那誰會甘心在這樣的苦寒之地,過著一輩子能看得到頭的艱難日子?

不論去歐羅巴、通古斯還是南下,甚至是異想天開地賭上一切去蝦夷地,都離不開三個字:買活軍,無非是自主權是大還是小而已,這說法讓人很不是滋味,但又的確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這一晚,盛京城內太多人無眠了,消息靈通的牛錄,聚在了自己的恩主、旗主或者是家中長輩身邊,聽著他們分析著老汗指明白的幾條出路,很多年輕人的情緒很有幾分激動,甚至痛哭流涕:這才多久?建州人盼了幾百年的王權霸業,一塊屬於自己的基業,就這樣煙消雲散了?原本戰無不勝、算無遺策,簡直是神明一樣的老汗,不但不能一掃頹唐,反而……反而就要死了?

但是,事已至此,除了眼淚以外,他們也無法用任何實際行動來抗衡局勢了,甚至就連眼淚也都流得不久——早在過去幾年內,他們其實已經慢慢逐漸地接受這一點了。現在最緊要的,是圍繞著自己認定的首腦,商議出一個道道來:未來到底去哪裡,到底走哪條路。

至於說,到底去誰那裡求問,決定跟著誰乾呢?那就看自己的選擇了,建州內部,關係錯綜複雜,誰和誰都能攀得上親戚,又用旗份來進行行政區分,按道理來說,旗主就是所有旗下人的主子,這也使得旗人並非隻有一個上層可以跟隨,一家人各有各的選擇都很正常。這也意味著,旗主往往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一旗——五大臣也各有旗份,但旗主對他們就敢呼來喝去,視為自己的包衣阿哈了嗎?

就算是身份顯貴的旗主貝勒,也不能說自己對一旗就完全捏在手心了,在這樣的時候,他們身邊能聚攏多少人,靠的不是身份、職位,而是更實際的東西:能力,平時折服了多少人,多少人願意跟著他們乾,信服他們的決定,又展現出了多少魄力、決斷,讓人覺得跟著他們不虧,遇事有人拉扯一把,不會被人帶到溝裡去。

大貝勒的府邸賓客滿堂,黃貝勒那裡也不遑多讓,二貝勒、三貝勒府上的場麵就遜色許多了,但也絕不會無人問津,秦檜都有三個生死之交呢,總有些人的前程已經完全和他們綁在一起了,也覺得他們值得自己追隨。五大臣那裡,也是門庭若市,就連守城的小隊長,手底下隻管五個人的,這會兒也想儘辦法托問到他們門前。

除了這些顯貴大臣之外,還有一些中層將領府上,也非常熱鬨,這些興旺的姓氏大族,彆看或許沒有太多高官,但因為人口多,誰都不敢小看,自主性也很強,這和漢人村寨中,人丁稠密,壯年男丁多,即戰力強的人家,總是讓人高看一眼一樣。就算是老汗,也很注意籠絡他們的民心,一姓之中,兄弟反叛誤事,被斬了之後,叔伯繼續被重用的現象是屢見不鮮的,老艾家絕不會和一個姓氏完全翻臉,就說大妃吧,親哥哥反複善變,終於和老汗翻臉,闔家被殺了,那也不妨礙大妃繼續受到恩寵,其餘同姓的遠親被提拔上來重用。

這樣的大姓,進入建州,那是加盟,隨時都能從旗份、從建州這裡脫離出去,撤資自尋生路,自然也就更有自己的心思了,這些人家的宅院中,也是人影憧憧,明顯出入人丁,臉上的失落要更少,滿是一種精明的算計,甚至還隱隱有幾分興奮……

“一樣都是當奴才,當買活軍的奴才有什麼不好?”

這樣的觀點,在不少宅邸中,被不約而同地提了出來,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難道還真回老家去,在烏拉草氈裡過冬?”

“就是,還去通古斯呢,我們葉赫家祖上就是從通古斯那旮旯來的,那地兒要是好,還能來這?現在還有老親嫁到那旮旯去,八月裡就下雪了,一年能有半年大雪封門,吃不上一口菜!他們還想來盛京呢!去通古斯開礦?誰愛去誰去,反正我們不去!”

尤其是中層軍官家中,不少大格格、老姑奶奶也叼著煙鍋子,大膽地發表著自己的見解,“人隻有步步挪好的,哪有越搬越窮的?從老家搬來盛京,下一步就得從盛京去更好的地方,反正我就認這老理了,誰讓我從盛京出去,誰就得讓我去比盛京更好的地方——往南麵去!”

這些姑太太、姑奶奶,和男丁一樣,都把原來的發際線還要剃得更加往後,甚至有的露出小半頭皮,最次也要營造出額頭寬廣的感覺,餘下的長發。編成辮子,在頭頂盤著,一個個高聲大氣,聲勢半點不輸給男丁,建州這裡,沒有什麼女人不當家的說法,大姓的女兒,出嫁以前在家裡就是格外高待幾分的,出嫁後在娘家地位更高,很重視姑奶奶,結婚後夫妻不和的,直接把孩子帶回家中,跟著娘家子侄一起長大的都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