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看中 又帶了兩個人回京(1 / 2)

馬縣令鼓足勇氣說完這些話。依舊忐忑地站在原地。

他是希望楊秉璋收的, 畢竟今兒一天楊秉璋的目光太冷淡了,看著嚇人。他們是在周大人的手底下討生活,但周大人卻在京城這些官員手底下討生活, 馬縣令可不希望這位丞相大人覺得他們縣城不好, 進而影響了周大人。

周大人為了他們饒州費儘心思, 馬縣令不希望這個時候拖了後退。

楊秉璋自然看得出來他的意思。

這要是換平時,他早就翻臉了, 莫名其妙送這些不值錢的東西他收都不會收,但今日楊秉璋卻收了,收完之後還不忘警告了一句:“下不為例。”

馬縣令如釋重負。

收著就好,肯收東西就說明他們沒有差到那個份上。

馬縣令於是又一臉堆笑地跟楊秉璋介紹他們縣城的珍珠養殖。說的事無巨細, 生怕楊秉璋聽不懂。

他絮絮叨叨, 話裡話外全是百姓, 也看得出來,也是真的把百姓放在心上。

楊秉璋本可以打斷他的,因為他平生最羅嗦的人,三句話能說完為何要花掉幾十句的口舌, 這豈非耽誤彆人的功夫?可是今天楊秉璋卻一直放任他多嘴,並未示意他停下。

在馬縣令口中, 縣城裡頭的每個人都對珍珠養殖無比上心, 他們縣城的人可從來沒有如此專心致誌地做一件事情。

這批珍珠已經養得很好了, 過上幾個月便能夠豐收。屆時,他們縣城便能翻身。饒州地窮,窮困潦倒的那種窮,可現下已經有富起來的指望了。

馬縣令最後道:“不敢指望跟天子腳下的人比,但是對饒州的百姓來說,能吃飽穿暖已經是富足了。以前是奢望, 如今很快就要變成現實。”

這都是周大人的功勞。

最後一句馬縣令沒有說,說出來未免有拍馬屁之嫌。他是擔心會給周律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才三緘其口。

楊秉璋越聽越覺得羞惱慚愧。

他這幾天受到的衝擊一天比一天大,在饒州待得越久,越能證明他之前彈劾周律的都是無稽之談。他要是一點良心也沒有,那也就罷了,可偏偏楊秉璋還沒有喪儘天良,知道什麼是好壞善惡。

平心而論,若他跟周律的位置調換,周律肯定做的會比他好,而他做的卻必定沒有周律儘善儘美。

這就是差距。越往下看,這樣的差距就越是明顯。楊秉璋不得不承認,他是比不得周律的。

這才更紮心。

帶著這一串珍珠項鏈回去之後,楊秉璋還未來得及遮掩就被溫肅知給瞧見了,還當眾點了出來。魏斯年跟著起哄:“咱們都是一塊過來的,為何這位縣令隻送給楊丞相,卻不送給咱們?楊丞相哪裡來的威風,那位縣令為何獨獨就瞧上了您?”

這眼神是不是不太好?

當今沒生氣,他隻是疑惑原因。

楊秉璋道:“也許是看我看得順眼,看你卻覺得麵目可憎吧。”

魏斯年又問:“那為何會不送給聖上?”

這明顯就是找事兒的,楊秉璋真的生氣了:“聖上富有四海哪裡需要這個?你若是覺得聖上真的眼饞我的東西,大可以替聖上討了去。”

“拿著。”楊秉璋將珍珠一擲,正中魏斯年懷中。

楊秉璋嗤笑:“好生收著吧。”

魏斯年愣住,看了一眼當今。

他自己惹的禍,當今可不管,兩眼一閉隻作不知。

魏斯年也沒了主意,隻好笑著重新將這串珍珠項鏈送還給了楊秉璋,又說:“這是馬縣令送給您的,還是由您保管得好。話說回來,這縣城裡頭的珍珠雖然年份尚淺,個頭也不算大,但是品相卻俱佳,瞧著不必京城裡頭的差。”

楊秉璋冷冷瞧著他,並不言語,還是魏斯年將項鏈遞到他手中,楊秉璋才作罷。

隻是麵上仍有蘊色,那些項鏈,一顆一顆地轉著,跟轉佛珠一樣。

魏斯年以為他會把這珍珠給扔了,畢竟這老小子脾氣挺臭的,這珍珠又不是什麼稀罕的玩意兒,被他這麼一膈應,想來楊秉璋再喜歡也不想要了。可結果楊秉璋卻坦然自若地收了項鏈,往後也沒提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