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1 章(1 / 2)

其實有人願意捧場並不是什麼壞事,但是唐氏這捧得幼雙都覺得有點太過了,不知道該怎麼接話的她乾脆略過這個話題說:“說到請安,日後你們也不用那麼常來給我請安了。”

“除去大節之外,你們每個月的初一十五來一趟就好。”

幼雙有心要當一個賢惠的太子妃,但是沒想要和妾室們成為好姐妹,因為她們的身份和立場都擺在那兒,注定不可能成為好姐妹的。

再說了,即便真的能成為好姐妹,幼雙自己也覺得彆扭,既然如此,倒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為難自己,雙方都維持一個淡如水的來往和接觸就好了。

反正幼雙的原則很簡單,隻要這三個格格不惹事,那麼她就肯定不會找她們的麻煩。

所以除去一些節日以外,她們維持一個月來她這裡請安兩次的頻率就行了,少了不利於她及時掌握她們的動靜,多了……

咳咳,她嫌麻煩。

再說了,幼雙覺得不用她們天天都來正院給她請安對她們來說也是好事,這樣李佳氏她們每天想睡懶覺就睡懶覺,想乾嘛就乾嘛,隻要不出格,時間完全可以自由分配。

但是幼雙哪裡知道三個格格聽到她這麼說,臉色都有些變了。

唐氏就不用細說了,她可是打定主意要抱幼雙的大腿的,如果不讓她經常來正院請安的話,那她能有什麼機會見到幼雙?

連幼雙的麵都見不到,那就更彆談什麼抱大腿了。

而林佳氏雖然做不出唐氏做的那些事,但是她也是想要向幼雙靠攏的,畢竟大樹底下好乘涼嘛,她倒是沒想過和幼雙爭個高低,她就想著巴結好幼雙之後,以後要是有什麼好事,說不定她能記著她一點。

最讓人意外的就是李佳氏了,她居然也想反對幼雙的這個決定,在唐氏和林佳氏陸續開口之後,李佳氏也道:“這事兒傳出去,知道的人知道福晉您是體恤奴才們,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咱們毓慶宮妻妾不和呢。”

唐氏和林佳氏兩人會開口勸她改變主意,幼雙不意外,但是連李佳氏也開口了,她就難免有些側目。

“你想多了。”幼雙道,“外人要是真知道了這件事,也不會一下子想到那處去,真的一下子想到那處去的人,便是你們日日來給我請安,他們也照樣能給咱們毓慶宮潑臟水。”

“所以就這麼說定了。”

不給三個格格反對的機會,幼雙就直接拍板了,見狀,李佳氏她們除了答應還能怎麼辦?

隻是……

“素蘭你說好端端的,福晉怎麼就不讓我們每天去給她請安了?”李佳氏實在是想不通,她覺得如果她是幼雙的話,那麼她就不僅僅隻是讓妾室們每天都來給自己請安了,還得給她們立規矩。

省得有些不長眼的人不把自己放在眼裡。

“奴才覺得……福晉大概是想要彰顯自己的賢惠?”其實除了這個原因之外,素蘭還想到另外一個,那就是幼雙不想見到她們。

隻是這樣的話素蘭不好說出口。

李佳氏聞言,“哼”了一聲:“想要彰顯賢惠自有她的機會,用得著這樣來彰顯嗎?”

李佳氏也不是對於要給幼雙請安這件事有什麼執念,事實上想給幼雙請安是假,想要趁機偶遇胤礽是真。

彆看李佳氏剛剛嫌棄幼雙“故意”在她們去給她請安之前自己先去寧壽宮給太後請安,為的就是“故意”錯開時間,不讓她們遇到胤礽。

但是事實上再怎麼嫌棄,隻要她們日日都來正院的話,指不定哪天就能夠偶遇胤礽的,因為他也不是天天都得去上朝,總有錯不開時間的一天。

希望再渺茫那也是希望不是?

結果幼雙這個決定一下,相當於直接把這個渺茫的希望給斬斷了。

李佳氏深知自己是妾,而幼雙隻要沒有犯大錯的話,胤礽肯定不會冷落她的,所以李佳氏才會有那樣的緊迫感,生怕胤礽和幼雙兩人會在這一個月培養出更深厚的感情,到時候她這個(和唐氏、林佳氏相比)新寵說不定就會被胤礽拋之腦後。

為此,她連一個月都等不了。

*

幼雙沒那麼多心思管李佳氏她們是怎麼想的,等她們離開之後,她就開始接手毓慶宮的事務。

之前毓慶宮因為沒有女主人的原因,所以毓慶宮很多事情都是由胤礽的三個奶嬤嬤打理的,如今幼雙嫁進來了,那麼該由她接手的事情自然得由她來接手了。

胤礽的三個奶嬤嬤分彆姓趙、錢、孫,其中趙嬤嬤管著毓慶宮的一些人情來往,而錢嬤嬤則管著毓慶宮上下的雜事,至於孫嬤嬤大概是最得胤礽信任的,因為他把自己的庫房都交給她了。

這三個嬤嬤當中,趙嬤嬤和錢嬤嬤手頭上的事務幼雙是肯定要接過來的,否則她這個毓慶宮的女主人豈不是成了擺設?

然而幼雙派人把三個嬤嬤請來之後,都還沒有來得及開口,就有人提前將自己手上的權力上交了,這人不是旁人,正是管著胤礽庫房的孫嬤嬤。

而且人家也是有備而來的,庫房賬本和鑰匙都一並帶齊了,顯然是打算馬上就上交。

“當初太子爺把庫房交給老奴打理,就是因為福晉您沒有進門,如今您和太子爺成婚了,那麼老奴也該功成身退了。”

孫嬤嬤不僅交權交得利索,而且把話也說得好聽。

錢嬤嬤見狀,自然緊隨其後,將自己手上的事都交給幼雙了,如此一來,幼雙都還沒有來得及開口,就順利的把兩個嬤嬤手上的權力給收了回來。

至於趙嬤嬤交得就沒有那麼爽快了。

“老奴打小就在太子爺身邊伺候,也多虧了太子爺信任,才將這樣重要的差事交給老奴來打理。”趙嬤嬤開口道,“按理來說,太子爺是咱們大清的儲君,但是日常的人情來往,方方麵麵的,也得打點得妥妥當當才行。”

“所以老奴打從接手了這件差事之後,就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千萬得小心再小心,否則一個不留神說不定就會給太子爺拖後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