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從何來(20)二更(1 / 2)

客從何來(20)

四爺一天裡看了四五處房子, 一處大些,地方是真寬,得有五進的院子。但這宅子老的很, 家具什麼都沒帶。光是把這裡修整一些家具添齊, 身上的銀子就不夠。還有一二進的宅子,地方不大,但是精巧,一步一景的,但就是屋舍太少。金家人口多,上下幾代人得一起住的, 而且彆管怎麼說, 父母在不分家的。律法嚴苛, 尊卑有彆, 弟弟斜眼瞧兄長, 那要是去告,都能入罪的時候, 最好老老實實的呆著。幾代人住的太擠, 這肯定也不成。

最後, 四爺對看中的一套三進的宅子表示滿意。沒什麼後花園, 前麵演武場的地方也不大,但基本能活動開。這個宅子最大的優點就是蓋的嚴整,換言之, 就是屋子多。

牙儈就說了, “這原是一位老大人的宅子,如今舉家回老家了,這才拖姻親幫著賣的。這家也是人口多,子孫繁茂。四代人在一個宅子裡……”所以, 加蓋了很多房子,又把房子分割成一個個院子。有些院子門口的過道隻能並行兩人,逼仄的很,但小院子的好處就是增加了私密性。小兩口帶孩子就占個院子就足夠了。再不夠,這些院子中間的牆上開個門,拉通了就是了。

最適合金家這種要銀子沒多少銀子,要地位沒什麼地位,家裡人口多,偏還交際廣。這要真來京城常住了,那基本就成了滄州一出據點了。若是如此,這外院都是屋子連著屋子的,倒是能派上用場了。

再加上這宅子的主子才搬走沒一個月,裡麵的家具是常用的,不新,但啥也不缺。買下來粉刷粉刷,叫人打掃一下,就直接能住了。

可就是抵償救命之恩,太便宜了一些。

於是,他在看到外城的一處很大的宅子,建造的很粗糙,像個莊戶院的時候他就表現的特彆喜歡,還跟金嗣況有模有樣的商量呢,“……要論起體麵方便,適合咱們家,還得是那個三進的宅子。但這個彆院,我覺得也好……要不商量商量,咱把這兩個都買了?”

金嗣況隻得咬牙配合,這得多少銀子呀?京城那麼好位置的三進宅子,沒有六七千兩都拿不下。如今這個莊子,再怎麼便宜,估計是沒有五千也拿不下來。這個確實是靠近的外城的很了,圈的地界都沒轉到頭,種著果木,帶著菜地,農家的三合院一排一排的,沒有個主次,但兄弟們多了分家過日子這都是能的。

加起來一萬二三千,合族之力都買不起。

這會子他皺著眉頭,像是用儘了力氣說話,“都買了也行。這也就是耽擱了,買宅子的事早該準備的,內城裡想碰個大點的宅子,怎麼這麼不容易。”

牙儈也不摸人家的底,覺得這倆小夥子穿的不算多富貴,但年紀小點的這個……氣度很不一般。又能跟承恩侯府結親,再差能差到哪兒?有些人家就是在外麵不露富,這個誰也不能知道,對吧?

再說買宅子倉促這個事,不能賴金家。這不是趕上滄州出事了嗎?聽說烏衣衛把滄州都給圍了,百姓都不叫出門出城的盤纏了很長時間。人家金家嫁閨女當然是著急的,可這不是趕上了嗎?三進的宅子,確實是不大。

四爺就又跟金嗣況商議,“其實靠著甜水井胡同那邊的一進半的小院子也不錯,地方不大,但是規整的好,房子也新。不行把那個也買了,給大姐添嫁妝裡。”

金嗣況隻覺得心頭一顫,訛人呀!

金家常跟綠林來往,說實話,花五百兩銀子,就有人替你殺人的。那人便是當朝王爺,小兩萬也夠一票人替你去刺殺了。你之前不是說之後還要跟人家打交道的嗎?這要的這麼狠,合適嗎?

他看四爺,四爺也看他。他隻得咬牙,“那個一進半是不是小了些。我可聽說承恩侯家世子夫人進門的時候陪嫁可不少。若是寒酸了,大姐在夫家怕也抬不起頭來。”

“那就那個兩進,精巧些的……”

有商有量,好像身上真有那麼些銀子似得。

一直轉悠的晚上,辭彆牙儈的時候,四爺又賞了二兩銀子,“明兒你再過來,咱們把契書過一過。這三家估摸著一天未必都能聯絡到原來的主家。因此,今晚就麻煩你抓緊跑一跑,明兒抓緊過戶,屋子還是要修整的……”

那是!那是!

應承的可好了,房子給你們留著。可晚上被鄭王家的管家給買去了,天不亮,牙儈就帶著昨兒的二兩銀子和一匣子米粒大小的珠子過來致歉來了。意思是:我失信了,我很抱歉。這賞銀我不能拿,人家那是王府,我一個小小的牙儈我得罪不起。賣出去三個宅子的潤手費都換成這些珠子給您帶過來了,您千萬彆生氣。你們背後的承恩侯府,也不是我能開罪的起的。

反正是東西不收不行,不收小牙儈心裡害怕呀!

金嗣況隻得出麵收了,四爺在屏風後壓根就沒露麵。等小牙儈走了,四爺也要走,臨走的時候交代金嗣況,“不管給什麼,都隻管接著。有時候學學三哥的胸無城府,挺好的。”

懂!反正就是都心知肚明可偏要掛個遮羞的屁股簾。

金嗣況抹了一把臉,這會子才知道,他們哥倆訛詐的是鄭王。鄭王是誰?鄭王是皇上的親兄弟,一母同胞的那種。老四這個不靠譜的,膽子也忒大了。但事情做下了,萬萬沒有叫他頂在前麵的道理呀!還得自己這個當哥哥的來!

罷了!罷了!富貴險中求,那就這麼著吧。

果然,半個時辰不到,那天遇到的兩人中年輕的這個登門了,“敢問是金公子嗎?”

“不敢!不敢!您客氣!您客氣!”金嗣況裝糊塗,“你們也住這個客棧呀?那倒當真是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