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章(1 / 2)

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坐在直播間裡的田汝輝和周繼明兩人,他們所觀看的視角是比現場觀眾更加清晰的直播間視角,這也讓他們對於江源剛剛的這一跳有了更加直觀的觀察角度。

但即便是如此,不到半分鐘前還在介紹江源‘距離晉級決賽還有一定距離’的田汝輝和周繼明臉上也仍舊寫著驚愕。

直到賽場上的江源已經從沙坑上起身,田汝輝才迅速開口道:“來自S省體工隊的年輕小將江源剛剛完成一個非常出色的跳躍……!”

“從助跑階段開始,江源的助跑啟動迅速助跑技術出色,為他的整個跳躍環節做出了非常好的準備,包括助跑的起始階段,江源的步長、節奏都十分穩定,這種穩定的起始節奏也對他的上板起跳的準確性帶來了重要的輔助。”

作為一名有著紮實基礎知識的田徑解說名嘴,哪怕在剛剛江源第一跳時田汝輝和周繼明兩人都沒看得太專注,但對於江源的表現也仍舊有著一定的印象。

因此在快速的回憶之後,田汝輝先是簡單地介紹了江源在起跳階段給他留下的最深印象部分之後,很快就將注意力放到了眼前已經能夠大致估算出的最終成績上——

可即便是已經有了一小段介紹的時間作為緩衝,田汝輝對於自己眼前看到的成績還是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最終,在勉強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後,田汝輝才道:“7.80米!剛剛這一跳,來自S省體工隊的小將江源跳出了至少7.80米的距離!這一跳最終的成績和成績是否有效還在等待現場的裁判進行最終的測量——但不論這個成績最終是否有效合規,這位來自S省體工隊的年輕選手都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完全不可思議的震撼成績!”

就在剛剛,江源起跳的那一瞬間,田汝輝和周繼明腦海之中想的還是‘這小孩兒水平不錯’,但等他們看清江源的身影越過了7.80米的標尺時,腦子裡的‘不錯’兩個字轉瞬之間就消逝無蹤,取而代之的則是‘發生了什麼’的驚愕。

如果說現場的觀眾在江源跳遠的時候第一眼還沒看清他的成績的話,那麼當體育場現場兩側的電子大屏開始回放江源剛剛這一跳的精彩畫麵時,現場原本嗡嗡的觀眾們則整齊劃一地給出了‘哇’的一聲驚歎聲。

“7.8米!這肯定有7.8米了吧?!”

看台這裡,率先跳起來的正是十二中的那些學生們。

原本他們看著前麵的那些選手一個個跳出了7.4米、7.5米,還有7.6和7.7米的,心裡正一片絕望,覺得他們班的學霸江源大概是沒希望晉級決賽了。

結果這種有些煩悶的情緒還沒持續多久呢,江源上場就開了一個大,直接跳出了一個看起來大約是7.8米往上走的成績!

“我的媽呀,媽媽快來看神仙……”

鐘文這會兒愣愣地看了一會兒電子大屏上的回放畫麵後,突然就是朝著他表哥的方向咧嘴一笑:“啊呀,哥,我記得你剛剛說,想要晉級跳遠決賽,起碼得

有個7.45以上的成績是吧?”

“你看,我這同桌……挺巧的,他好像一不小心跳了個7.8米多的成績呢!”

“您看他這成績有機會晉級決賽了嗎?”

王陽明這會兒和他身邊剛認識的田徑迷大兄弟也正愣愣地看著現場的電子大屏呢,還沒等他愣神完畢,就聽見他表弟的這一串又細又密的話。

聽著鐘文的這些話,王陽明不由得一陣牙酸——你說你好好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子,說話怎麼能又茶又陰陽怪氣的?

但在鐘文‘真誠’的注視下,王陽明還是不得不老實地回答:“……何止有機會。”

截至目前為止,已經上場的11名選手中,也隻有高旭一人跳出了7.80米以上的成績,再算上個江源的話,也就兩個人而已。

要是等江源的最終成績出來,裁判判定江源的這一跳有效的話,那及格賽接下來的兩次試跳江源都可以不用參加了——至少在國內賽上,王陽明還沒見過有哪次的及格賽,選手跳出7.80米以上的成績還無法晉級決賽的。

想到這裡,王陽明心裡的震撼始終還是停不下來。

就剛剛,如果不是因為鐘文在陰陽怪氣地喊他,他估計這會兒也還沉浸在震驚的情緒裡無法緩和呢。

結果在他回答完之後,就見他表弟朝他豎起了三根手指,緊接著扣下了一根手指,剩個2的數字對著他。

王陽明:“……”

這一瞬間,王陽明隻覺得自己脖子一涼,仿佛三分之一個腦袋已經離自己而去變成球了。

直到鐘文樂顛顛地轉身去跟他的同學們一起熱切期待裁判組給出的最終成績判定後,王陽明才齜牙咧嘴地捂了捂自己的脖子。

邊上今天認識的哥們兒一臉沉痛地拍了拍王陽明的肩膀,大概是在沉痛悼念他已經嘎了三分之一的腦袋,然後才轉頭看向了現場的方向,對著王陽明道:“哥們兒,你這三分之一的腦袋掉得不冤啊,一個14歲的小將,跳出了這成績……”

其實王陽明心裡也是認同這個說法的,隻是原本還想嘴硬兩句,說個‘最終成績也還沒出來,剛剛他的起跳未必就沒犯規’之類的話,但還沒等他開始嘴硬,現場的觀眾席上就又爆發出了一陣新的驚呼聲——江源的這一跳成績出來了!

當王陽明循著眾人的驚呼聲看向電子大屏時,電子大屏正在又一次地播放江源的起跳腿踩踏在起跳板上的畫麵,這個畫麵十分清晰地顯示出了江源這一跳的起跳沒有犯規,緊接著在畫麵播放完江源的整個跳遠及落地向前起身的過程之後,回放畫麵結束,現場的電子大屏上出現了江源第一跳的最終成績——7.83米。

一個了不起的,足以掀起現場觀眾狂歡以及同場運動員震撼的成績。

“多少?7.83米?!”

跳遠的備賽區中,正在等待裁判試跳指令的選手們都愕然地麵麵相覷。

“誰?11號的那個小孩兒嗎?他不是才14歲??”

“不是吧,那個小孩兒之前不是說了他的PB才7.37米?怎麼就一下子跳到了7.83?這合理嗎???”

麵對‘這合理嗎’的疑問,其他運動員的心裡也在紛紛呐喊——這誰能回答呀?難道我們就覺得這合理嗎?難道我們覺得不合理這個成績就真的不存在了嗎?!

所有選手中,看起來最為鎮定的大概也就隻有高旭了,畢竟他在剛剛的第一跳中已經跳出了7.93米的好成績,江源的這一跳雖然驚人,但和他之間還有足足10厘米的距離,暫時還無法對他造成威脅。

可是即便如此,也不代表高旭的心裡沒有震驚的情緒——一個能夠跳出7.83米成績的14歲小將?是天才嗎?還是碰巧而已呢?

此時,嘰咕視頻的直播間裡,在看到江源的最終確定成績之後,周繼明和田汝輝兩人也是驚歎連連。

田汝輝率先讚道:“7.83米!真是一個讓人震驚、讓人意想不到的好成績!”

周繼明也點頭讚同:“是的,就在剛剛,我和田老師都還在討論,認為這位江源同學至少還需要兩年時間才能開始在大獎賽這樣的賽場上拿出一個晉級決賽的好成績,我們是真沒想到今天居然能夠在一個年僅14歲的小將身上看到7.83米這樣的預賽表現。”

“通過剛剛的現場實時排名大家應該也能看到,江源憑借7.83米的數據,已經一躍來到了及格賽第二的位置上,這基本已經代表著他十拿九穩的決賽晉級資格了。”

“是的,不僅如此,7.83米的成績也已經跨過了跳遠健將7.80米的標準,這意味著這位年僅14歲的江源同學已經具備了跳遠健將的水平的達級資格。”

在一連串的誇獎之後,田汝輝翻了翻手裡的參賽選手名冊,道:“這位來自S省體工隊的江源選手不僅報名了男子跳遠項目,同時也報名了男子跳高這個單項,但與他此前7.37米的跳遠PB相比,2.06米的跳高PB還是要稍顯遜色一些。”

周繼明也接著點頭道:“是的,相信常看比賽的觀眾們應該也知道,通常在大獎賽的跳高這個單項上,主裁判所製定的的起跳高度就已經在2.00米,第一次橫杆升起之後,選手的跳躍高度就將上升到2.05米,這已經逼近這位江源同學的PB了,依照目前的及格賽成績來看,我想接下來江源同學還是應該將他的主要精力放在跳遠這個單項上,這對他未來的個人發展應該要來得更好一些。”

***

賽場上,江源並不知道田汝輝和周繼明兩人是在怎樣對他進行評價的,在明確了最終的成績有效後,江源點了點頭,然後就當場向主裁判提出了後續兩次試跳的免跳申請。

要知道,這會兒就連剛剛第一次試跳中成績排名第一的高旭都還沒提出後續的免跳申請,因而主裁判看著江源是有些驚訝的,但主裁判心裡也清楚,以江源當前的第一跳成績,確實沒有繼續試跳的必要了,於是在明確了江源的意見之後,就同意了他的免跳。

倒是高旭在看

到江源直接離場後,才知道這個名叫江源的小將竟然在確認成績之後就果斷地提出了免跳申請。

這種果斷的性格也讓高旭一陣側目,直到看到江源頭也不回地離場之後,原本還在心中猜測剛剛的第一跳是否是江源超常表現的高旭心裡突然有了一個答案——不是意外,7.83米,或許就是這個江源所具備的真正實力。

***

此時的S省體工隊中,蘇嶼仍舊坐在椅子上,正閉著眼調整著自己的狀態,直到休息室的門哢擦一聲,他才睜開了眼,看向了進門而來的江源。

江源看著警覺睜眼的蘇嶼,笑了笑:“準備得怎麼樣了?”

蘇嶼抬頭看了眼休息室裡的時鐘,這會兒距離跳遠及格賽開始才過去不到20分鐘,而江源已經回到了休息室裡。

雖然休息室裡沒有電視,但蘇嶼也已經猜到了江源的及格賽結果:“恭喜哥。”

江源笑著揉了揉蘇嶼的腦袋:“謝謝小嶼,接下來該輪到你加油了。”

隨著江源的這句話話音落下,S省體工隊的工作人員也探頭敲了敲門:“蘇嶼,該準備啦,場上的比賽已經進行到第四組了。”

餘下的10組比賽,總計耗時大約會在40分鐘上下,作為將在第15組登場的選手,現在也確實該到了蘇嶼前去熱身的時候了。

於是在江源返回休息室之後,蘇嶼與他完成了一次交接班,留在休息室裡休息恢複體能的人變成了江源,而蘇嶼則在與他道彆之後,跟著工作人員的指引來到了一個單獨為男子百米選手預留的現場熱身區。

這會兒,熱身區裡仍舊在熱身備賽的選手不少,雖然也有選手在看到蘇嶼之後有些驚訝,但有了上一場分站賽葉明浩10秒47奪得分站賽季軍的表現在前,再加上這一次的分站賽拿著外卡名額來參賽的各省隊少年組選手不少,因而這些百米選手雖然對於蘇嶼的出現有些驚訝,但也並沒有太多在意。

現場真正在意蘇嶼的大約就隻有身在群裡如今和蘇嶼關係頗好的蔣若輝以及另外兩位在此前的基地賽中認識了蘇嶼的外省小將湯顯文以及章平。

幾人之中,率先看到蘇嶼現身的正是距離熱身場地入口不遠處的蔣若輝,在看到人後,他當即一邊朝著蘇嶼揮了揮手,一邊嗷嗷叫著:“小嶼,我在這裡!”

蘇嶼在聽到蔣若輝的叫聲後停下了腳步,緊接著蔣若輝就一路小跑繞到了他的跟前。

“嗨呀,你可算來了,葉子他都已經上場了,周宇昂也是。”

他們群裡這幾個小夥伴,葉明浩的分組簽序是最靠前的,排在了預賽的第3組登場,這會兒早已經比完了預賽下場休息了,周宇昂的分組則是在第7組,這裡的熱身場地沒有電視,蔣若輝也不清楚周宇昂上場了沒,不過大概差不多也就這時間前後了。

對著蔣若輝的熱情開朗,蘇嶼這段時間在群裡也已經習慣,他在悶聲朝蔣若輝點了點頭後,就開始脫下外套長褲,開始專注地在現場熱起了身來。

雖然蘇

嶼從見麵開始就隻是點了點頭,但蔣若輝也全然不介意,他這會兒會來跟蘇嶼搭話主要是來自他們全群的使命任務,畢竟蘇嶼這是第一次參加正式賽事,作為群友又恰好和蘇嶼同時段熱身,多少當然得照顧著點的。

眼看著蘇嶼完全沒有不適應的模樣後,蔣若輝也鬆了口氣,接著繼續他自己的熱身準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