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1 / 2)

“臥槽,多少?!”

十二中初二一班的教室裡,蘇嶼的這些同學原本就在慶祝蘇嶼在本場比賽中取得的好成績,結果突然之間就又聽到了這樣一個十分炸裂的消息。

“擦呀,10秒27?學神跑進10秒30了?!”

鐘文在聽到這個成績之後,簡直是直接從原地跳了起來,一蹦三尺高。

周圍的這些同學也紛紛發出‘哇’的驚歎聲。

“10秒27??”

“我記得現役選手裡好像就隻有幾個人跑進10秒30來著?”

“就5個!鄭天錫、馮楚明、陳培傑、高天武、於少傑,國家隊目前的全部正選選手都包含在內了,男子4*100米接力隊的正選隊員和候補名單也都在這兒了!”

因為蘇嶼和江源的緣故,初二一班的這些學霸們個頂個的都成了田徑知識的科普小能手,如今在班裡問點短跑跳高跳遠相關的小問題,知道的人已經有不少了。

“哇,就5個!那咱們學神……!”

“全國第六!!!”

有人剛興奮地喊起來,就被邊上的同桌當頭敲了個爆栗:“第六個頭,傻!之前國家隊裡麵的那五位裡,於少傑隻是勉強打開10秒30的,他的PB是10秒29!所以咱們學神不是全國第六,算PB的話已經是男子百米短跑前五啦!”

***

“這就……這就10秒27了?!”

哪怕王陽明今天在現場觀賽,剛剛也給蘇嶼加油呐喊叫得震天響,甚至在蘇嶼第二名衝過終點線時整個人興奮得要飛了起來,可是這會兒在看到蘇嶼10秒27的這個成績之後,人也不由自主地懵在了原地。

王陽明一時之間很難形容自己這會兒的心情。

而此刻,他周圍的那些田徑迷們則已經看起來一個個的都已經要比他更興奮了,這些田徑迷們先是為陳培傑的表現歡呼呐喊,緊接著現在則是為蘇嶼的成績高聲尖叫。

他們都沒有想到,僅僅隻是室外賽季開賽的第一戰,就已經能夠看到這麼精彩的一場比賽!

嘰咕直播的直播間公屏彈幕上,這會兒也已經是一片鑼鼓喧天的景象,驚喜之中夾雜著震撼與驚訝,不少田徑迷都在捶胸頓足,隻恨自己居然錯過了一場這麼精彩的比賽。

【哭了,最近上班太累,想了想放棄了去看現場,早知道今晚的決賽這麼精彩,我爬也得爬到現場去啊!】

【冠軍陳培傑跑進10秒17,亞軍蘇嶼10秒27,第三名高天武10秒33,第四名於少傑10秒39!媽呀,前四名選手全員打開10秒40,這個成績看得我頭皮發麻,國內賽裡有多久沒有看到這麼漂亮的成績了???】

【之前想要看到這樣的成績,那至少得是鄭天錫、馮楚明、陳培傑、高天武、於少傑這五虎同場的賽事吧?今天的比賽雖說陣容也非常強大,但是我是真沒想到……】

【這個蘇嶼未免也太強了吧

?今天15歲,才初二的學生對吧?現在初中的小孩兒已經這麼可怕了?!】

【……前麵的朋友,你現在才覺得初中的小孩兒可怕嗎?你忘了今天的男子跳高冠軍是誰了嗎?】

【怎麼回事,這一屆的小孩兒……】

【你們注意到了嗎?第六的葉明浩,10秒44,也刷新PB了!】

直播間裡,哪怕田汝輝和周繼明兩人自認為都是理智的職業解說人,但在看到陳培傑和蘇嶼兩人的成績之後,也沒忍住連聲在直播間裡叫起了好。

“恭喜陳培傑,恭喜蘇嶼!!”

“開季大吉啊!!”

周繼明在看到蘇嶼的這個成績之後,整個人都沒忍住顫了顫,雖然他覺得自己說話的問狀態還一如往常,但他身邊的老搭檔田汝輝能夠聽得出來,周繼明的聲音裡這會兒滿滿都是興奮過度的緊繃和沙啞。

“各位觀眾朋友們,在今天的比賽開始之前,我和田老師也跟大家討論過,作為賽季伊始,從室內賽轉戰室外賽的首場賽事,今天的比賽有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其中有一種可能性就是,選手們在起跑反應時階段或許會有所落後。”

“但從剛剛的最終成績中,相信廣大觀眾朋友們已經看到了,本場比賽,場上的八名選手起跑反應時都非常的迅速,而這種迅速如果再從另外一個問角度來看的話,就能發現背後的細節——”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起跑反應時最快的是第四道上的蘇嶼(0.121s),緊隨其後的是第五道上的陳培傑(0.132s)和第三道上的於少傑(0.136s),其後是陳培傑右手邊第六道上的高天武。”

“選手們在起跑階段的這個反應時成績以蘇嶼為核心,向兩側依次遞減,雖然這其中未必一定都是蘇嶼的功勞,但我想,蘇嶼的反應速度確實是帶動了本場選手們快速反應的一個重要原因。”

“周老師說得對。”田汝輝點了點頭之後,緊接著又從起跑蹬伸階段選手們的表現以及途中跑中選手們的表現對場上的八名決賽選手進行了依次的點評,當然,點評的重心仍舊還是在蘇嶼和陳培傑兩人身上的,實在是因為,陳培傑和蘇嶼在本場比賽中所給出的表現確實堪稱驚豔,以至於不論是周繼明還是田汝輝,都忍不住地對著已經結束的這一場比賽反複複盤。

***

賽場上,不論其他人在怎樣複盤、討論這一場比賽,對於場上的選手們來說,他們也已經完成了自己這一場的拚搏。

所有人中,最興奮的當然還是陳培傑,他在看到自己和蘇嶼的成績之後,又熱情地抱著蘇嶼反複感謝了一把,然後和高天武、於少傑等老朋友也逐個興奮地擁抱了一波。

而在蘇嶼這裡,葉明浩則在看到蘇嶼的成績之後,也第一時間跑了過來,給了蘇嶼一個大大的擁抱。

“好家夥,小嶼,10秒27啊!”

葉明浩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看到蘇嶼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小孩兒的起跑反應速度也太快了,那時候他

本能地就覺得蘇嶼未來有可能會是自己一個很強勁的對手,但沒想到,這個對手的成長速度也太快了。

現在不是蘇嶼暫時沒有辦法跟自己同場競技,而是自己無暫時追趕不上蘇嶼的腳步了啊!

蘇嶼任由葉明浩揉著他的腦袋,隻是略微皺了皺眉頭,倒是沒有推開。

葉明浩看著蘇嶼這模樣,沒忍住笑了笑,又多揉了幾下。

在群裡混得久了,大家早就都看出了蘇嶼的性格本質——看起來冷冰冰不太好說話的小孩兒,實際上話雖然不是很多,但人其實是軟乎乎的小貓樣兒,混得熟悉了之後一不小心都能把貓肚皮翻出來給你揉的。

葉明浩一邊揉揉蘇嶼腦袋,一邊笑嗬嗬道:“一會兒回去就去咱們就發紅包慶祝!”

蘇嶼:“……”

蘇嶼現在也已經習慣葉明浩這個紅包狂魔了,隻要是心情好的時候,動不動就是一個又一個的紅包往外撒,有的時候蘇嶼覺得葉明浩不該叫現在這個名字,而應該改名叫趙公明。

看著蘇嶼好像有點欲言又止的模樣,葉明浩想了想,補了句:“嗯,一會兒得發兩個紅包,一個慶祝我刷新PB,一個慶祝小嶼你刷新PB。”

他這麼說當然不隻是為了讓蘇嶼放寬心,他是真心覺得自己今天的表現挺不錯——賽季之初第一戰,10秒43刷新PB,如果不是因為跟他同組的對手裡有蘇嶼這樣稱得上石破天驚的天才小將在,他今晚的成績絕對也會被大書特書的。

可是吧,他和蘇嶼之間的實力差距確實就是擺在這裡的,雖然因為蘇嶼的成績,使得他的成績看起來好像不夠出色了,但這個世界上總沒有因為自己的成績不如對手,就不讓對手慶祝的道理,也沒有自己的成績不如對手,自己就不需要慶祝的道理。

總之,自從他上個賽季聽了蘇嶼的建議,成功抓住了機會讓自己能夠留在田徑賽場上之後,葉明浩對於許多事情都看法和想法就有了細微的改變。

他仍舊熱愛這個賽場、熱衷於這個項目,但在跨越過當初以為無法跨越的困境之後,他開始更深刻地認識到,偶爾一場賽事的勝負,甚至某個成長階段的勝負未必有那麼重要。

現在的他或許暫時追趕不上蘇嶼,但是他想,隻要他繼續努力,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有機會再度追趕上他的這個小朋友的腳步。

一邊這樣想著,葉明浩一邊又笑嗬嗬地揉了揉蘇嶼的腦袋,道:“源子呢?走走走,今晚的比賽結束了,明天你和源子可都還有比賽呢,要快點回去休息啦!”

***

第二天上午,B市田徑國家隊訓練基地教練組會議室中

在前一天的比賽已經結束,新一天的短跑相關賽程還沒開始時,國家隊的會議室裡,短跑組的教練們已經齊聚一堂。

就在剛剛,孫高樹帶著教練組的教練們重新將前一天選手們的比賽又再回顧了一遍,在又看完了這一場全國田徑大獎賽Z市分站賽首日賽程的全部比賽後,雖然沒有人領頭,但在直播畫

麵中出現陳培傑、蘇嶼他們這些決賽選手的最終成績後,在場的教練們還是一齊默契地鼓起了掌來。

即便是這些國家隊的教練們,如果讓他們這會兒來評價蘇嶼和陳培傑的表現,他們也隻會說‘太精彩、太漂亮’了。

原因無他,確實是這兩位選手,在昨天晚上的這一場決賽中,都竭儘他們所能地給出了近乎最好的表現。

而在鼓掌完畢之後,孫高樹看向了會議室裡的教練們:“行了,昨晚首日賽程已經結束,大家現在有沒有什麼新的看法?”

所謂新的看法,主要還是說的世青賽的選手名額問題,這其實也已經是一個反複商討確認過的問題了,但在經過了昨天上午和晚上的預賽、決賽之後,隻能說蘇嶼的世青賽參賽資格基本已經被穩穩圈定了。

至於另外一個名額……

“另外一個名額,目前來說我還是更傾向於葉明浩,雖然在昨天上午的預賽中是馮曉峰的狀態更出色,但很顯然葉明浩對於自身的狀態把握更好,在預賽和決賽的狀態調整上要更為優秀。”

“葉明浩吧。”

“其實馮曉峰也不是完全不能考慮……”

雖然經過了昨天上午的預賽和晚上的決賽,但葉明浩和馮曉峰兩人之間究竟該怎麼選擇,教練們之中還是有一定的意見分歧,於是眾人最後隻是分彆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人選,然後等待後續幾場比賽中兩人的具體表現。

當然,將這些教練聚集在一起看比賽,看的肯定也不隻是這些內容——在現場會議室中,除了用於觀看比賽的這塊屏幕之外,還有另外一塊同樣巨大的屏幕,此時裴定山正在這塊屏幕旁的台子上站著,通過筆記本電腦在進行某些數據操作。

等到現場的屏幕亮起之後,這塊新的屏幕也被點亮了起來,而這一塊屏幕上正在飛速地閃過一連串的數據影像,最後這些數據流似乎經過了整合,成了一個個一般人看不太明白的數據表格。

如果仔細看去就能發現,這些數據表格上的內容,含括了本次全國田徑大獎賽Z市分站賽女子、男子百米決賽的幾乎全部數據,其中包括並不限於有選手們在百米賽程中每10米分段階段的成績,選手的起跑聽槍反應時、全程的步長步頻數據,還有選手們在比賽全程中的最大速度以及最大速度階段中的步長步頻數據,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即便是國家隊的教練組成員們,平時也很少會看到細致到這種程度的數據分析反饋,因為這種程度的數據分析反饋需要賽前極為耗費心力的拍攝器材布設準備,要有足夠資金支持的同時,也還要有足夠的技術支持。

這一回國家隊能在Z市分站賽搞這個分析,一個是因為體總方麵下了狠心想要加大對於田徑這些不算太熱門的項目的支持,另外一個是有體總支持的同時,國家隊這裡有裴定山這個從萊爾斯學院學成歸來的教練幫忙,裴定山還和國家隊這裡外教組的負責人進行了溝通交流,再帶上了科研組那裡的幾位博士,一起忙前忙後,同時G省作為國內短跑的第一大省份

,對於相關研究也給出了大力支持,G省就自費在Z市體育場幫忙做了不少的前期拍攝準備工作。

在這各方麵一連串的人員共同努力下,在場的教練們才能在比賽剛剛結束的第二天一早,就第一時間看到屏幕上的這些數據初稿。

可以說,此刻電子屏幕上的這些數據,看似不起眼,但背後凝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努力。

講解台上,裴定山在再次確認了筆記本和屏幕上的數據流內容無誤後,才對孫高樹點了點頭。

孫高樹在謝過了裴定山之後,接下來的實際才是國家隊這些教練們會聚集在這會議室裡的重點內容——他們將會根據這些信息進行首輪的梳理,根據選手在不同百米分段階段的成績表現,分析選手們的成績突破口在哪裡,也分析選手自身當前需要鞏固的弱點和問題在哪裡。

賽後複盤,這原本是每一個教練在賽後都會反複在做的事情,但在過去,每一次複盤的效果是和教練本身經驗的豐富程度和個人能力、眼光成正比的,可這一次的複盤,麵對著眼前這一大串詳實的數據,可以說,即便是經驗粗淺的新手教練也足以做出一些正確的判斷了。

看著眼前的這些數據內容,在場的這些教練們也不有得在心中暗暗感慨——這還是第一回賽後複盤這樣簡單明白。

有教練裴定山還在整理數據時在底下暗暗討論:“這小裴教練不愧是萊爾斯回來的,這個腦子和能力,是真的好啊。”

“那肯定的,這要是沒點能力,能從萊爾斯把認證資格給考回來?”

不過也有些教練暫時還不知道,為什麼這一次要這麼急著搞複盤,非得這麼大陣仗的搞來這些數據。

“什麼叫這麼急著搞複盤?就算不急著搞,那這些數據難道就沒有用嗎?你看剛剛最後的那一組選手觸地時間和騰空時間的數據,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也是看到這個數據才發現,你看,像是馮曉峰,他的騰空時間對比他的身高體型就是偏短的,他的步長明顯不足,犧牲了步長去提升步頻,這對他來說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前麵說話的教練則在解釋:“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這一次反饋確實有點著急了,感覺好像有點彆的事兒……”

孫高樹在簡單地聽了聽現場教練們的討論後,伸手敲了敲桌麵,示意眾人可以安靜下來了,然後他才開了口。

“我知道大家對於這一次為什麼下這麼大力氣做這些即時數據反饋感到有些疑惑,這裡要說的是,今天這一場比賽的即時數據反饋還隻是初步的嘗試,之後我們會以更大頻率、更常態化的數據記錄、布設作為後續我們的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