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細作 五更合一(2 / 2)

秦纓看著他的眼睛,“您的眼疾似有些嚴重,可需用藥?”

程硯秋歎息,“此前看過,但效果甚微,大抵就是人老了,不中用了,多謝縣主了,你實在有心了,隻來過一回,便知老夫最需要什麼。”

謝星闌道:“她一早便想來看您,怪我耽誤了時日,不過您放心,她以後會與我常來。”

程硯秋一愣,看看秦纓,再看看謝星闌,眼瞳一瞪,“你小子——”

他忙打住話頭,又對秦纓感歎道:“縣主真是菩薩心腸,能遇著縣主,是這小子天大的福氣……”

……

離開程宅後,謝星闌道:“程老都不知內情,足見此事多麼古怪,他是我父親最信任的長輩,若有什麼連他都不能說,那我實在想不到。”

秦纓聽見此言,倏地駐足,“你這話,又讓我想到了我母親。”

謝星闌好整以暇看著她,秦纓道:“當年我母親彌留之際,似乎是意識到了什麼的,但她並未對我爹爹提起,我爹爹認為,她是在保護我們。”

謝星闌劍眉微蹙,“你是說,我父親辭官的理由或許十分凶險,這才未曾告知程老?”

秦纓點頭,“絕不排除這般可能。”

謝星闌沉思一刻,“若是如此,那便不得不再想去陛下身上了,隻有觸及皇權宮廷,才會讓父親如此忌憚……”

秦纓咕噥道:“我本以為昭文館著火之事,多少有些關係,如今看來,竟真像是巧合,罷了,既然趙燮幾人殺了侯波,那這裡的線索,方是實打實的。”

謝星闌點頭道:“正是如此,我會儘心查的,時辰不早,先送你歸家去。”

秦纓爬上馬車,待馬車走動起來,又掀簾道:“程老的眼睛,或許真有藥可用,我過兩日去找找汪太醫看看……”

謝星闌滿眸明彩,“好,你找的藥,他必定好好用。”

想到程硯秋所言,秦纓放下簾絡,又忍不住失笑起來。

一路回了侯府,謝星闌下馬掀簾,又目送秦纓進了府門方才離去。

翌日是正月三十,過了這天,這個年便算徹底結束,府中因過年而設的明豔裝扮,也皆要取下,一大清早,侯府上下便忙活起來。

秦纓先與白鴛一起幫忙,待用過午膳,又與秦璋定好隔日赴郡王府婚宴所帶之禮。

做完這一切,見日頭已經西斜,便又在暖閣看起未央池地圖來,這月餘間,未央池幾處景致間的距離與方位,她早已爛熟於心,但已過數日,她仍然沒想通那幫凶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去荷花池的……

如此枯坐一下午,直等到黃昏時分,白鴛忽然快步進了屋子,“縣主,謝堅來了!他說代州來消息了!是來給您送消息的!”

秦纓“噌”的一聲站起,拔腿便往前院去,到了廳中,便見謝堅麵色肅然地候著。

見到她,謝堅先上前行禮,又道:“縣主,去代州的人送信回來了。”

秦纓示意白鴛守在門口,又吩咐:“說吧——”

謝堅竹筒倒豆一般道:“去代州的人找到了江原那個叔父,還找到了當初欺壓他們家的縣令,那縣令說,當初江原家中做小本買賣,因欠了稅賦,才被查封了鋪子,那縣令也確實貪財,不僅查封鋪子,還捉拿了江原的老父親,要江原巨款來贖,彼時江原哪有銀錢,便連江原,江原母親,還有他新婚妻子一起抓了,又串通刺史府,給判了個舉家流放之罪。”

“代州本就在西南邊境,流放也隻能往更南邊去,可走到半路,他們一家子都染了病,眼看著就要死在路上,衙差也不願管,正打算任他們自生自滅之時,卻出現了一隊商隊,那商隊的少主人見這家子可憐,便掏了銀錢替他們求個生機,押送的衙差一看銀錢甚多,且反正人都要死了,便拿了錢回去複命。”

說至此,謝堅眉眼間也生出幾分厭惡,緩了口氣接著道:“那以後,江原一家便沒了蹤跡,也再未回過老家,他們老家的親人,還以為他們死在了外頭,直到兩年後,他那族叔才接到了他的信,這才知曉,江原一家,竟去了南詔討生計。”

“這個族叔因被江原家裡連累,也被查封了鋪子,平日過的十分窘迫,江原大抵知道這一點,才頗為盼望他們也去南詔,起初,江原隻說自己找到活計,過的還算富足,讓他們出關往南詔邊境的鎮子上來,江原派人去接他們,但他那族叔不喜南詔異族,自是不去,又過了三月,江原又叫人帶來了信,這一回,江原說他跟了一位頗為尊貴的主子,那位主子是他的大恩人,正是他們救了江原一家性命。”

“他說那位主子雖年紀輕輕,卻頗有謀略,又因母親是周人,並非純正南詔血統,十分善待前往南詔的周人,此人對大周風俗了解不說,更因長相更像周人,自小隱姓埋名來大周進學,他天資絕豔,才學過人,若是能參加大周科考,必能高中,江原還說,他還出入過南詔王庭,再不會遭人欺辱,隻要族叔去,便可儘享榮華……”

秦纓聽得擰眉,“母親是周人?來大周進學?”

謝堅點頭,“不錯,他族叔還說,期間江原又叫人帶信,次次都在說那位主子如何天縱英才,甚至提過一句,說南詔要在此人手中國富民強,他族叔起初半信半疑,但後麵江原說得多了,他便也信了,也猜到他說的主子,說不定是南詔哪位貴族子弟,而就在五年前,江原忽然說他要跟著主子回大周,說等大業成了之後,再親自去老家接族叔一家去南詔落腳,但自那以後,他們再也未收到江原的信。”

秦纓語氣深重起來,“五年前?貞元十五年?”

謝堅應是,“不錯,公子看完這些,肯定謀害趙將軍的幫凶並非大周內奸,而是南詔細作,此人既參加了賞雪宴,那必定是當真參加過科考,做了朝官,除了昨日商定的三人之外,公子會徹查賞雪宴上,貞元十五年之後入仕朝官的底細。”

秦纓重重點頭,“此人長相並無明顯異族特征,且身份尊貴,但他潛入大周,自要百般掩藏身世,江原隻說年輕,也未提及到底多少歲,如此也不好鎖定人選,……”

謝堅道:“您有所不知,大周科考核定嚴苛,除卻祖上三代皆要查驗外,還需要擔保人做證人數名,此細作縱然能作假一世,但祖上三代定是編造,再加上出身與家世多有漏洞,如此深查下去,方知是誰藏匿在朝堂之上。”

此法雖冗雜了些,但憑著這份證供,也隻能如此暗查,至少不會打草驚蛇。

秦纓應好,“也罷,我記得當夜赴宴的,有三四個新科翰林,再加上其他年輕朝官,想來目標也不多,至多半月,應有結果?”

謝堅振奮點頭:“正是如此,公子讓您也不必太過牽掛,代州的人還在查那商隊的下落,若能查到這些人,那便更能直接找到細作是何人。”

秦纓籲出口氣,“好,你們在外辦差,小心為上。”

謝堅笑著應好,見天色不早,立刻告辭離去。

他一走,秦纓心弦微鬆,看了眼升至中天的彎月,腳步輕快地出了廳門,可還沒走出幾步,秦纓腳下一頓,眉頭擰了起來。

白鴛跟著駐足,“怎麼了縣主,這不是好消息嗎?”

秦纓疑道:“江原的族叔說,江原曾出入王庭,那位主子,多半是南詔貴族子弟?”

白鴛點頭,“是呀,否則如何出入王庭?”

秦纓微微眯眸,“若是貴族子弟,那此人不僅蒙禮與施羅認得,阿依月豈非也認得?”

白鴛眸子微睜,“阿依月是公主,自是認得。”

秦纓眉頭越擰越緊,“這便是說,賞雪宴上,還有獻寶那夜的宮宴上,阿依月都看到了這位舊相識?”

說至此處,秦纓語聲一急,“我記得她在獻阿讚曼的那夜,念過一首詩——”

她越想越覺得怪異,沉聲道:“那是一首思念夫君的詩,說的是自夫君離開那日起,她便憔悴不堪,因思念夫君,心中煎熬,日日垂淚,她在那時念這首詞,難道是意有所指?”

白鴛嚇了一跳,“可她並未成婚,且、且她說她有周人做夫子,這才學會了周人的詩詞。”

秦纓搖頭,“可那麼多周人的詩詞,她怎偏偏念了這一首?本要留在大周,又為何忽然改了心思?改心思也就罷了,為何最終自殺?”

說至此,秦纓忽然想到:“若我未記錯,南詔還有位從未露麵的大皇子,此人久居深宮養病,極擅周文辭賦,還與阿依月說過親,但不知為何,並未定下婚事,外間的說法,是說阿依月的父親,嫌棄此人重病在身,但假若,此人並非重病,而是不在南詔呢?”

秦纓心跳的疾快,又麵色難看地踱步起來,口中不住輕喃著什麼,焦灼又緊迫,不知過了多久,她猝然停下腳步,“我知道了——”

白鴛也緊張起來,“知道什麼?”

秦纓沉浸其中,並未聽見她這一問,她僵在原地,又難以置信地搖頭,“不,怎會是他,這怎麼可能……”

白鴛大氣也不敢出,“縣主——”

“快!快讓沈珞備馬車——”

秦纓揚聲吩咐,“去金吾衛!”

……

坐上馬車,沈珞馬鞭重落,眨眼間便駛出一射之地。

車廂裡,秦纓的臉隱在一片昏光之中,卻仍能看出她麵色極其難看,長樂坊去金吾衛並不算遠,但她第一次覺得這條路這樣漫長,她不住地掀簾朝外看,等馬車停在金吾衛之外時,掌心已漫出一層冷汗。

掀開車簾,秦纓高聲問:“謝大人可還在?”

門口的武侯一愣,“謝大人剛剛離開。”

秦纓“唰”地落簾,“去將軍府——”

沈珞調轉馬頭,空無一人的寒夜長街上,隻聽得見急促的車輪與馬蹄聲,秦纓攥緊指節,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等到將軍府外,她立刻跳下馬車叫門。

片刻府門打開,小廝驚訝地看著她,“雲、雲陽縣主?”

秦纓徑直推門而入,“我有急事要見你們公子——”

小廝嚇了一跳,一邊應好,一邊拔腿往西院跑,秦纓亦提著裙裾,腳步如風,眼看著要走過第一道回廊了,儘頭的月洞門處,終於出現了謝星闌的身影。

他驚訝地迎上來,“發生何事了?”

謝堅剛去過侯府,他們也剛從衙門回來,秦纓如此著急忙慌地趕來,自是生了十萬火急之事。

他剛走近,秦纓一把抓住他的手,“我此前想錯了!”

謝星闌不解,“何事想錯?”

秦纓語速飛快道:“未央池賞雪宴,還記得我告訴你,我看到了蒙禮和阿依月私會嗎?我想錯了,我隻看到蒙禮走向邀月樓,又聽到了阿依月的哭聲,理所當然的以為,那邀月樓外的角落裡,是阿依月對蒙禮哭訴衷腸,是他們二人有私情!”

謝星闌反握住她,“有何不對?你親眼看到蒙禮走過去。”

秦纓不住搖頭,“不,倘若蒙禮去之前,阿依月便已經與另一人在一起呢?若她那些哭訴,是對那人而非是對蒙禮呢?在被我們發現之後,我們為了避人,躲進假山之中,可那人才是最心虛害怕之人,他繞過邀月樓,躲去荷花池,那裝著香粉的竹筒,也是在那時丟棄,而當我們一起從假山繞行去梅林西北之時,他其實就在我們身後不遠處盯著我們,等我們走遠,他從假山中段逃入梅林,還找到芳蕤為他作證!”

秦纓一字比一字更快,“與阿月有私情之人是他,阿月起初願意留在大周亦是因為他,後來阿月性情大變,不願留在大周,還是因為他,最終,阿月選擇死在大周,更隻是為了保住他!”

秦纓一口氣說完,神色憤然中還有幾分悲慟,謝星闌驟然聽到這樣多推斷,尚未理清,但見她神情,立時問:“你已知道那人是誰?”

他一頓,“莫非是我們相熟之人?”

秦纓目光沉痛,深吸口氣道:“若我未猜錯,此人,正是方君然!”

謝星闌狹眸,“方君然雖被懷疑,但如今還無鐵證。”

秦纓急快道:“若我沒猜錯,方君然便是南詔那位纏綿病榻的大皇子,他並非重病纏身才不露麵,他是來了大周做奸細!南詔獻寶那夜,阿月念了一首思念夫君的情詩,而她在南詔,是與那位大皇子議過親的,方君然家住興安坊,距離千福樓不遠,當日我們伴阿月遊玩,到了晚上,是她說聽過千福樓的大名,想去那裡飲大周酒釀,最後那幾日阿月性情大變,是因為她聽說了芳蕤有心方君然,還婉拒了太後的指婚,她入內宮住著後,老跑去勤政殿方向,是因為想看見方君然上朝——”

秦纓語聲一沉,“而阿月自殺,也是為了保方君然,因在此前,我已有了猜測,我想著,蒙禮若與阿月有私情,又為何非要去邀月樓私會?平日裡瀟湘館內儘是他們的人,她們想如何相會便如何相會,為何偏偏選在賞雪宴那夜?”

秦纓搖頭道:“那一日,我與芳蕤去看阿月,卻不歡而散,後來我想到這一點,便又返回了未央池,在未央池正好遇見了方君然與崔慕之,那時我未想過方君然與此事有關,還讓芳蕤與方君然在邀月樓外說話,幫我重現當夜偷聽時的情形,以此來判斷阿月他們是在樓內還是在樓外相會……”

“芳蕤毫無所知,隻管配合,但方君然……當時他寡言少語,還因芳蕤戲弄之語色變離去,我隻以為他是經不住芳蕤逗弄,可如今想來,他是那一夜親曆者,自然立刻知道了我的目的是什麼,從那時起,他便警覺起來,定是他告訴阿月當夜私會或已暴露,令他們速速離開大周,也是那兩日,蒙禮與施羅上折子打算返國——”

“而阿月,她或是愧疚,又或是不願南詔返國受阻,也怕拖延下去暴露方君然,這才選擇以自殺來破局,她死了,大周有理也變沒理,更不敢強留他們,施羅與蒙禮可歸國,趙永繁的案子也有了個交代,還能攪亂大周朝堂,讓方君然更好地隱匿,而方君然,若他還有半分良心,大抵會永不會忘記阿月……”

秦纓一段段串聯,謝星闌本未理清,此時也覺醍醐灌頂,身後謝堅、謝詠幾個,更是震驚地瞪大了眸子,當初趙永繁的案子本還需清算,可誰知阿依月忽然死了,崔慕之頂罪,太後與皇後又要置李玥於死地,這一番動蕩下來,所有人的重心都已偏移。

時移世易,秦纓所言情景,任是誰都覺得再尋常不過,隻有將這諸多細節合情合理地聯係起來,方才能勘破真相,而能做到這些的,大抵隻有秦纓一人。

頓了頓,秦纓慘笑道:“為芳蕤添妝那日,芳蕤曾問我們何時行三書六禮,我說我們挑明心意還沒幾日,可她卻說,上元節那夜,方君然都早知我們有私情,我當時便想,我們一同辦差,從來清白守禮,哪會被彆人看出不妥?”

謝星闌狹眸:“因他看到我們在攬月樓後的假山中同行!”

秦纓點頭,又緊緊將他的手一握,懇切道:“已經沒時間找鐵證了,明日便是芳蕤的婚典,若等到婚典之後,一切都來不及了,我絕不能讓芳蕤再嫁錯一次!”

“嫁錯”二字令謝星闌眼瞳微縮,他問:“你想如何辦?”

秦纓定聲道:“立刻去方君然府上搜查,他做奸細五年,府中定有罪證,還有那個與江原私見之人,便是已經離京,隻要拿著畫像去找四街鄰裡查問,定有人見過!”

方君然官居四品,明日還將成為郡王府的乘龍快婿,倘若今夜闖入府中搜查,卻未證明其有罪,這份過失,便是謝星闌也不好承擔。

但隻一瞬,謝星闌頷首,“好!我隨你先行,謝堅回衙門調集人馬!”

秦纓緊繃了一路的心弦驟鬆,立時點頭。

謝星闌再不耽誤,吩咐謝堅:“速去速來!”

謝堅聽令,眾人一同出府,待各自上了車馬,分頭疾行,不過片刻,皆隱沒在了漭漭長夜之中。

……

從安政坊去興安坊要走半個多時辰,眾人一路風馳電掣,直等到子時過半,方才趕到了鬆子巷方府。

馬車停下時,謝堅也帶著金吾衛武侯們趕了過來。

數十人烏壓壓地立在方府外,而夜深人靜的漆黑巷子裡,唯有方家門外貼著喜字的大紅燈籠映下一片昏光。

方府內也靜悄悄的,紅燈籠隨風搖曳,門扇上的喜字也明豔喜慶,從外麵看,覺不出一絲一毫的異樣。

破門之前,謝星闌看向秦纓,秦纓眉眼冷肅道:“我寧願一切推斷皆是錯的,若是如此,我向方君然與芳蕤請罪——”

此言落定,謝星闌示意謝堅,謝堅從袖中掏出一物,再往門縫中搗鼓片刻,沒多事,隻聽“吧嗒”一聲響,門閂墜地。

謝堅猛地推開門扇,所有武侯傾巢而入!

寂靜的府邸驟然生變,秦纓也大步走入中庭,可剛看清府內景象,她便是一愣,她來過方府,隻見花木清雅的庭院中,正堆放著滿地係著紅綢的大小箱籠。

秦纓想起李芳蕤的話,沉聲道:“這是芳蕤今天早晨送來的嫁妝。”

天亮之後便要接親,接親後便要擺喜宴,可這方家,竟讓未來女主人的嫁妝,就如剛送來一般堆在這庭院之中?!

謝星闌暗道不好,“往裡搜!”

驚呼聲很快響了起來,沒多時,五六個仆從被謝堅揪了出來,當首一人看到秦纓與謝星闌,驚訝道:“縣主?縣主怎麼這個時辰來了?!”

說話的正是阿硯,秦纓目光一利,“你家大人在何處?”

阿硯眨了眨眼,乾笑道:“明日是我們大人與李姑娘的成婚之禮,縣主您這個時候帶著人闖進來隻怕不好吧,我們大人正歇著呢……”

府內各處都換上了大紅燈籠,喜字也貼滿了窗扇,分明是真要辦婚典的人家,可被揪出來的阿硯眼底,卻隻有等死般的漠然。

阿硯話音剛落,謝堅又揪著個鬢發花白的老者走了出來,“公子,縣主,上房裡頭沒找到方君然,隻找到了這個老頭兒——”

方君然的府邸並不大,如今各處屋子的燈燭點亮,窗扇與門扇亦是大開,一片燈火通明之間,整個方府一眼便可看到頭。

——方君然跑了!

秦纓呼吸緊促起來,目光一掃,看到了個滿臉恐懼的麵生小廝,她正要查問,謝星闌已先一步上前,一把將此人揪了起來,“方君然在何處?!”

小廝嚇得魂不附體,哭腔道:“小人不知啊,小人是過年之後才被買到府裡的,說是這家主人要成婚了,仆從不夠,小人還以為找到了好主顧,卻哪裡知道這主子有鬼啊……他、他午時跟著馬車出城,給城外施粥的粥棚送米糧,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秦纓眼瞳一顫,“喜粥!方君然上元節之前便開始在城外施粥,美其名曰是納福的喜粥,前日在郡王府,趙雨眠提起過!”

秦纓背脊發涼,“他這是一早便做了打算?!”

謝星闌鬆手,小廝跌滾在地,一旁阿硯被押著跪在地上,卻是似笑非笑毫無畏色,那鬢發花白的老者,竟也是一臉的早有所料。

謝星闌沉聲吩咐,“立刻帶人出城追查,再往西南各州府送飛鴿傳書,他們要掩人耳目,必定快不了多少——”

謝堅應是,立刻點了人出發。

秦纓一顆心墜入穀底,麵色都慘白了幾分,她死死盯著阿硯和那老者,“方君然早就想好要等到今日出逃?他有沒有想過芳蕤?!”

她微微眯眸,喝問:“方君然是不是南詔大皇子?!”

阿硯和老者天亮之後本也會暴露,如今隻提前了兩個時辰罷了,他們並無懼怕,但秦纓此言一出,二人皆震驚地看向她。

秦纓冷笑,“好啊,竟真是——”

她咬了咬牙定下神來,對謝星闌道:“該如何追捕你自安排,時辰不早了,我要去郡王府知會芳蕤此事——”

謝星闌眼含關切,“可要護送?”

秦纓搖頭,“無需,我尚好,隻是芳蕤她……”

她深吸口氣,再不耽誤,叫上白鴛和沈珞直奔郡王府而去。

走在半途,白鴛也忍不住氣紅了眼,“這都快四更天了,李姑娘知道了可怎麼受得了,方君然、方君然怎麼能如此狠心啊!就算他是南詔細作,可這幾個月李姑娘待他那般癡心,難道他毫無所動嗎?還偏偏選在今日出逃,若縣主未發現,等天亮之後賓客都來了,卻等不來接親的新郎官,那郡王府豈非鬨出大笑話……”

秦纓胸腔一陣比一陣窒悶,想到添妝那日李芳蕤如何歡喜,此刻她心底便有多憤慨,而待會兒見了李芳蕤,又該怎麼向她開口?

馬兒喘著粗氣一路狂奔,等到了郡王府之時,已是四更初刻。

與方家門外靜悄悄不同,秦纓剛走到郡王府門之前,便聽見裡頭一片人聲嘈雜,秦纓重重敲門,片刻便有小廝將門打了開。

小廝穿著新衣裳,腰間係著紅綢,一見來的是秦纓,立刻高喝道:“來客了來客了,雲陽縣主到——”

高喝完,裡頭一陣喜慶的驚呼,小廝又笑著迎她入府,“縣主來的真早,幸好我們早有準備,否則要失禮了,這會兒我們姑娘隻怕還在梳妝呢,您是頭一個來送姑娘出閣的,姑娘定然高興極了——”

秦纓踏入府門,一張張笑臉迎上來說著吉祥話,隻等秦纓走過了,郡王府下人們才麵麵相覷,雲陽縣主是來送嫁的,怎一點兒笑臉都無?

越是靠近李芳蕤的院子,秦纓的腳步越是沉重,剛被送入院門,便有幾個穿粉紅衣裳的喜娘迎了出來,不多時,秦纓又看到了喜氣洋洋的沁霜,她今日跟著主子著新裝,一襲淺粉的錦衣襖裙,將她也襯的出水芙蓉一般。

秦纓耳畔陣陣轟鳴,隻見滿目歡喜,卻誰的話都聽不清了,她腳步僵硬地邁入李芳蕤閨房,還未站定,便聽見李芳蕤歡喜地驚叫了一聲!

“天啊,纓纓,竟真是你來了!”

李芳蕤已換好大紅嫁衣,流光溢彩的綾羅錦繡襯的她身段窈窕,婀娜娉婷,她麵上妝容已上完,朱唇嫵媚,黛眉動人,唯獨發髻才挽了一半。

不顧梳妝嬤嬤攔阻,她自妝台前起身,戴著剛插好的半邊步搖來迎她,殷紅的瓔珞墜子在她臉頰邊搖搖晃晃,愈發襯得她美豔矜貴,姿容無雙。

“她們說你來了,我還當她們在哄我,你果真是頭一個來送我的,正好你來看我梳妝,看我的胭脂是不是太紅了,若讓方君然看見,他不知會不會嚇……”

李芳蕤未說得下去,因她瞧見秦纓眼眶忽地紅了,她一愣,連忙道:“哎呀,你怎麼要哭了,還沒到哭的時候呢,你舍不得我出閣嗎——”

見她要找絲帕為自己拭淚,秦纓忙將人拉住,她艱難地吞咽了一下,在這滿室歡喜吉慶之中,啞聲道:“芳蕤,方君然,他不會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