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1 / 2)

書房內沉默了一陣。

葛賢長籲了一口氣,說:“目前我們得先繼續敷衍著他們,”他估摸了一下,“最多五日內。

超過五日,就拖不下去了。

畢竟皇帝會生疑。

欽差令封停沿河兩岸,是,刺史們會按令嚴格執行,但不代表他們沒意見,恐怕投訴的折子現已經在上京的路上了。

這個蕭逸和蕭琰沒法全截的。

普通折子上京,大約需七到十日,皇帝生疑繼而大驚,以防萬一六百裡加急下旨,兩日內必到。

現在已經過去四天了。

剩下五日。

蕭逸和蕭琰當然也明白,他們肯定有備用計劃的,不會讓一直拖下去的,蕭遲要是一直不去大雁山,他們就該對彆院動手了。

現在蕭遲帶了五百多護軍和侍衛,加上霍參的一千欽差衛隊,共一千五百多人,這是明晃晃放在麵上的,可對方仍這般成竹在胸。

“想來,這通縣至少潛伏了數倍於我們的人馬。”

還有一樁,攤開輿圖,通縣位於文州南,頭頂即是文州城,而左邊是安州,竇廣的監察使衙門所在。再右邊,則是靖王的矩州,蕭琰的大本營。

三麵密不透風,呈甕中捉鱉的態勢。

形勢很嚴峻。

但再嚴峻,都得想出法子來,坐而待斃是不可能的。

接著眾人開始你一言我一語,說出自己的看法,集思廣益。

蔣弘道:“既然此二人麵和心不和,那……我們能不能嘗試一下,分而化之?”

蕭遲沉吟一陣,搖了搖頭。

“隻怕不行。”

接話的是裴月明:“眼下,蕭逸和蕭琰目標空前一致,怕是分化不了的。”

蕭逸蕭琰是心有齟齬,但那也是事成以後的事了,現階段,兩人目的高度一致。

眼下的局麵,是他們費了多少年的心思才籌謀而成的,哪可能放棄?一千一萬個不和,都得等殺了蕭遲再說。

除非,有什麼更高利益能交換吧,或許還有機會能成。

但這兩人,都是來複仇的,劍指皇帝劍指龍椅,目前都到了成功路上最關鍵的一步,蕭遲能給他們皇位嗎?

不能的話,那就免談。

沒有打動對方的籌碼不說,且這兩位估計還恨蕭遲入骨呢。

所以分化不行。

現在南北交通被截斷了,沒法求援,也沒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北上遁離,那麼就剩下一個方向,那就是從內部尋找破綻並設法了。

或擊破,或遁走。

眾人議論了很久,很多提議,總體都是圍繞這個兩個策略的。

反複討論補充,最後得出兩個比較有可行性的辦法。

“我就不信了,這江南東道還成了他竇廣的一言堂?”

“沒錯!倘若這樣,隻怕陛下早已察覺了!”

“我也覺得是這樣!”

江南富庶,占據天下賦稅之一半,皇帝的重視程度可想而知?

雖然千裡之遙,哪怕蕭琰借靖王之勢很可能已經營了很多年,但也不可能徹底攻陷整個江南官場的。

就算想方設法將竇廣調任過來,也就不足兩年的時間而已。

這個看法,大家還是很一致的。

“這是謀反,寒窗苦讀十年,科考入仕何其艱難,要說人人都會收些孝敬,那我信,但若說人人都投身謀反,那我可就不信了!”

說到這個,科舉出身的葛賢蔣弘最有感觸,這可是謀反啊,一旦失敗,不但功名儘毀,還得滅九族!

哪怕長官有問題,底下也未必。

倘若蕭琰真經營到這個程度,他也不用這樣步步計算環環設謀了。

“我們可以嘗試從江南內部尋求外援!”

敵我懸殊,想增加贏麵,設法尋找外援是必須的。

“不錯。”

蕭遲頷首,“至於這個蕭琰。”

提及此人,他神色沉了沉,轉轉手上的玉扳指。

“靖王。”

蕭琰,他現在勢力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靖王之上的,釜底抽薪!

靖王若知道他駕下第一謀臣的真實身份,相信會很有趣。

裴月明說:“趁著靖王發難的時候,我們再聯合借來的勢力驟起。”

如果幸運的話,他們最好的情況隻需要對付蕭逸一個。

就算沒那麼幸運,能一定程度削弱敵人也是好的。

這般雙管齊下,是他們目前可謀求並實施的最有效方案。

“我們最近繼續麻痹敵人。”

葛賢說:“成功,自然最好。倘若失敗了,我們便趁機四散而逃!”

混淆耳目,彙入人群,努力繞道北上。

好。

應對策略商議出來了,接下來就是安排實施。

蕭遲看向馮慎:“提醒靖王,就交給你了。”

馮慎“砰”一聲單膝重重跪地,鏗聲:“卑職即便粉身碎骨,亦不負殿下之所托!!”

“好!”

蕭遲站起身,親自扶起馮慎,“你率人立即出發,抵達矩州之後,可便宜行事。”

蕭遲一連點了十幾個人,都是心腹好手,馮慎等人應了一聲,飛快轉身準備去了。

連夜就出發。

靖王那邊很快就安排好了,蕭遲還給了一幅加蓋王印的空白布帛,以備不時之需。

輪到在江南東道尋找外援這邊,卻犯了難。

第一,人選難定。

第二,還是人選難定。

這第一個人選難定,說的是目標外援,該選誰?

其實這最好選項,該是地方大營的。

大晉兩套軍事體係,一是營兵,二是州兵。營兵就譬如京郊大營,屯大軍已備戰時。州兵則是負責維護一州安寧,兵不多一般二三千,兩者互不乾涉,軍政兩方長官也非常忌諱有過深交往。

蕭琰和竇廣就算有心滲透,也極難下手的。

要是蕭遲能向地方大營成功求援,那難題必會迎刃而解。

但現在問題是,一無調兵手令,二更重要的,距離通縣最近的地方大營在江北的信州。這想來也是蕭琰蕭逸封禁南北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至於江南,除去靖王,就是一千多裡外的彭州大營。

距離太遠了,哪怕對方肯頂著無旨意擅動的壓力出兵,也絕對趕不及的。

所以現在蕭遲他們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選擇州兵。

江南東道十一州,蕭琰在此經營了快十年甚至更久,他是不可能一網打儘,但紮根很深也是肯定的。現在該選哪個刺史相援?最怕就是一頭撞到蕭琰的人懷裡去了。

彆到時求援不成,反而直接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