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 2)

“娘,村裡大集哪有縣城賣的東西好?你嘗嘗,你得嘗嘗才知道。”劉美青連口水都沒顧上喝,忙把桃洗了,回來邀功似的拿給婆婆,殷勤地遞過去,“彆看就這幾個,還得搶呢。”

廖春華瞥一眼,有些嫌棄,但很享受大兒媳婦這種低眉順目賠小心得態度,伸手接過來咬了一口,硌牙花子的硬,滋味實在算不上好吃,說甜不甜說酸不酸,水分也不算大,嚼了一嘴碎沫子,勉勉強強咽下去,還噎了下,遠不如前兩天吃過的水蜜桃。

可這也是錢,不好浪費,好歹是大兒媳婦得孝順,廖春華艱難地啃著手裡的桃。

劉美青滿臉殷切地等著,沒等來啥認同的話,就主動說起自己那倆兒子,這兩天寫作業多用功,背書背得多好,還說惦記著奶奶,要不是心疼車費,恨不能每周都要坐車回來呢。

廖春華一聽頓時喜笑顏開,詳細問了問那倆寶貝孫子的近況,話趕話就提到了老二家,隨口道:“小孩腦瓜就是好使,他二叔家的聽雨認不少字了,還能背經呢。”

就是忘了背的啥經,聽她小嘴叨叨過一遍,也聽不懂。

劉美青一愣,說啥也不信:“咋可能呢娘,那丫頭片子才三周歲吧?”撇嘴一笑,“這是看你疼那倆小子眼饞,巴巴地表現呢,你可彆忘了咱家掉的那個,都沒那個福氣讓奶奶親香親香……”

一提這個就是在廖春華心上紮刀子,當場乾嚎了兩聲,頓時覺得三歲孩子會背經沒啥稀罕了,而且昨天還讓她下不來台,是不如她大孫子。

婆媳倆嚎了一包,劉美青抹了把臉上的汗,起身出去看麥地。

她家的地包出去要的不是錢,是糧食,她得把柏向海家的地都轉一遍,免得到時候讓人糊弄了。

出門沒直接往坡裡走,繞去了老二家。她得去點個卯讓人知道她回來,老二媳婦怎麼不得留頓飯?要不在婆婆那邊還得她燒火做,又熱又嗆,她才不想受那個罪。

大門開著,劉美青直接就進去了,嘴裡喊著:“他小叔小嬸在家呢?”

文霞正在用筷子攪麵,瞧著進來的人一愣,忙笑道:“嫂子回來了。”

“我回來看看麥地,你做飯呢?”劉美青仰頭看看天,“喲,可不是到吃晌飯的時候了,他小叔沒在家啊!”

“他出去了。”文霞也沒往屋裡讓,更沒提讓她中午過來吃飯的事,做了幾年妯娌,對這個大嫂實在喜歡不起來,連態度也沒多少熱情,神色淡淡地問,“大嫂這是看完回來了?麥子長咋樣啊?”

劉美青愣了下,瞧著文霞神色不對,想起昨天的菜,知道這是又犯小心眼呢,兀自笑道:“還沒去呢,剛從咱娘那出來,順腳過來看看倆孩子。”

說完看著在涼席上的姐弟倆,忙笑道:“小萍不認識大娘了?咋不喊人呢?”

那邊文霞皺了皺眉:“嫂子,我們改名了。”

剛改名就跟家裡親戚還有鄰居們說了,大家一開始總喊錯,但後來也都改了口叫起新名字。大伯子家裡提過好幾次,回回應著,當場一轉頭還是喊以前的名字,有種‘你說就說吧,我該咋著咋著’的感覺。

“你瞧我,不常回來總記不住。”劉美青說完,又不以為意的嗨了一聲,“叫啥不是叫,萍萍不也挺好聽的嘛,咱農村人不都是萍萍、蘭蘭、芳芳、梅子娟子的叫,女孩小名都是大丫、小丫、大閨、小閨的喊,弄那洋氣勁淨叫人家在背後講究。”

劉美青還記著上次說了個小丫頭片子,小叔子跟自己翻臉的事,就他們家事多,還改什麼‘聽雨’‘九九’,咋不叫醋呢,她就偏不叫新名,氣死他們。

文霞就是不願意聽這種話,忍著氣問:“嫂子,誰講究了?你說出來我去問問他。”

劉美青一噎:“我在城裡住我哪知道,這左鄰右舍誰不講究你們啊?”

文霞沉了臉,剛想跟她掰扯掰扯,那邊就傳來駱聽雨奶聲奶氣的聲音:“大娘長得是長耳朵嗎?在縣城能聽見咱村裡人說的話?”

劉美青有些生氣,也有些詫異。她不懂什麼條理清晰,就疑惑這小丫頭片子才三歲居然能說這麼長的話,說得還挺順。

正想著,就聽駱聽雨咯咯的笑:“長耳朵是兔子耳朵,大娘長了小兔子耳朵,大娘會蹦蹦跳跳,會吃胡蘿卜嗎?”

劉美青氣結,臉一沉:“你這熊孩子咋說話呢?”

“大嫂,你咋說話呢?”

駱聽雨也瞪大了眼睛不解的嚷囔:“是大娘說在城裡住卻聽見村裡人講究我們家啊。”

是,她是說…呸,是什麼是,她哪說這句話了,沒好氣的道:“你個小丫頭片子懂啥,咋這麼沒大沒小……”

“小軍他娘,孩子小難免好奇。”文霞站過來,連嫂子也不叫了,看著不溫不火,聲音卻冷颼颼的,“其實我也納悶,嫂子說住在城裡,不知道村裡人講沒講究我們家改名的事,那先前咋又說我們名字改的洋氣,淨叫人講究了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