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姨夫叫李順平,聽了三言兩語的原委就把李大誌提溜到了院子裡,一通鬼哭狼嚎之後,整個世界安靜下來,皮猴子徹底老實了。
倆閨女在家裡吃飯,邢愛燕特彆開心,她廚藝好,讓老伴兒宰了隻雞,做的紅燒雞塊,兩個嫩嫩的雞翅全歸了駱聽雨,雞腿也有她一根。
李大誌眼饞妹妹碗裡的東西,但他剛挨了頓打,爹娘跟姥姥瞧他的眼神還透著不善,也不敢說什麼不滿,站在方桌邊上吃他自己那份。
有凳子,坐不下,屁股一沾就嗷嗷叫喚著彈了起來,隻能站著吃。
駱聽雨瞧他可憐巴巴地光往自己這邊瞅,她慢條斯理的咽下嘴裡的雞肉,抬頭跟邢愛燕說:“姥娘,這麼多我吃不鳥,我吃兩個翅膀,再吃一小塊鍋餅瓤,我想用鍋餅瓤蘸雞湯吃。”
她更想吃鍋餅邊,但小乳牙不給力。
邢愛燕瞧了瞧,還是怕虧了她,把雞腿肉撕下一塊,剩下的夾給了李大誌,李大誌齜著豁牙衝妹妹傻樂:“嘿嘿嘿,我吃兩根……”
文蘭忍不住想捂臉。
李順平倒是瞧著駱聽雨有些驚訝,道:“小九是三歲吧?說話有條有理的,這麼清晰啊!”
文蘭這才恍然,忙道:“我說呢,我就聽著小九說話很順溜,也沒想什麼條理清不清楚,你這一說還真是啊——九九說話咋這麼清楚呢!”
後半句是看著文霞說的。
文霞臉上不自覺帶出一點小驕傲,笑道:“可是呢,會背三字經、能數到100,倒著往回數也行,拚音也快學完了,還會背唐詩。”說到最後提起丈夫,眼裡都是亮晶晶的光芒,“都是常慶教的,還給她買了字典,等學完拚音就讓她自己查字典學著……”
這一說可不得了,炸鍋了。
“才三歲啊!”
駱聽雨啃著雞翅把頭低了下去,心說完了,又得背三字經、唐詩、數數。
李大誌啃著第二根雞腿,心也說完了,他快挨罵了!
駱聽雨木著臉聽大家對她進行了一番無腦吹捧,又聽二姨他們把李大誌數落一頓,吃飽喝足後少不了要現場表演。邢愛燕聽完一邊覺得不過癮,牽著她軟乎乎的小手出門了……
在蘭溝村村東頭狠狠的刷了一波存在感,給姥娘賺足了麵子,她坐在姥爺自行車的前梁上跟媽媽回了家。
晚上吃飯的時候文霞跟駱常慶說起還賬的事:“還了他二姨一百五,非不要,跟我推搡半天,說讓我先還彆人,她那邊不要緊,還不還都無所謂……”感歎,“還是姊妹們親。”
現在誰家日子都緊,當初她說借錢蓋房,二姐跟二姐夫自己拿出兩百多,還跟自家兄弟借了點,給她湊了三百。
其他幾個姊妹也是,出錢出力,掏心掏肺的幫他們。
駱常慶點頭,丈母娘教女有方,擇婿有方,文家五姐妹一輩子沒紅過臉,甭管誰家有事,一招呼馬上聚齊。
早上讓他帶了西瓜鍋餅回來,下午老丈人送他娘仨,又送了條魚,文霞紅燒了。
廖春華也是沒口福,她憋了兩天氣,又拉不下臉主動來說軟話,今天跑小李莊去她閨女家吃飯了。
一大條紅燒大鯉魚,駱聽雨吃的小肚子溜圓。
駱言現在開始添加輔食了,中午文霞把鍋餅瓤用水泡軟,再拿勺子壓成泥,用筷子蘸了點雞湯攪拌均勻喂的他。
晚上也是,文霞夾了塊魚肉,肚子上肉厚,沒怎麼浸上鹽味兒,把刺挑乾淨,碾壓成泥,喂他。
奶團子都吃急眼了,嫌媽媽喂的慢,急赤白臉的哼唧,小胖胳膊抓碗的時候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力氣,文霞掙都掙不開。
吃完飯,駱常慶交上今天的收入,他抱著兒子笑吟吟的看著媳婦兒數錢。
“一百三十五塊八毛二分。”文霞驚喜地吸氣,“你今天又遇上大戶了?”
駱常慶今天搞了個促銷,不管桃子還是蘋果,買五斤送一個橘子,買十斤送三個橘子,二十斤送八個,每人限購二十斤。
效果出奇的好。
他還琢磨著明天換一換,這時候村裡雞蛋賣的便宜,可以收點雞蛋用來當贈頭。駱常慶想到前世文霞夾在一眾老頭老太太中間去超市排隊搶雞蛋時的情形,感覺雞蛋比橘子更有吸引力。
那時候家裡條件都那麼好了,種著果園,住著樓房,還願意為了一毛兩毛的優惠早上四五點去排隊,可見雞蛋的魅力。
不過他當初對家人這裡的借口是收廢鐵倒廢鐵,當時也是嘴急,下意識逃避果園的存在,就找了個跟果園無關的借口。
現在才琢磨過來,倒廢鐵還是倒水果,不都一樣嗎?
家人又不跟著,也不揪著詢問出處,那他心虛啥呢。
“嗯,今天還算不錯。”駱常慶巧妙的轉移了話題,“霞,我想跟你商量商量,等忙完秋收,咱們把地包出去,去津店住吧!”
文霞愣住了!
一直到駱常慶開始忙活他認為最有趣的事時,文霞還在思考丈夫的建議。
津店可是市裡,比縣城都大的地方,她就去過縣城,像津店那樣的大城市還沒去過,丈夫去了這幾次,突然心大了,居然想搬去城裡住。
文霞有些未知的恐慌和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