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49(1 / 2)

廖春華瞧著那台嶄新的收音機,嘴差點咧到耳朵後頭。

她打開箱子從裡頭翻出一塊紅布,小心翼翼的蓋到了收音機上。

駱常慶:……

收音機的操作不用多說廖春華就會。

老大家就有,她在縣城的時候擰過,她還記得自己擰的時候老大媳婦在旁邊一哆嗦,說:“娘你可少使點勁擰啊。”

當時覺得是一句玩笑話,現在才反應過來這是嘲笑她鄉下老婆子沒見識,怕把收音機給擰壞了。

想大耳刮子呼她。

不過擰彆人家的收音機跟擰自己的可不一樣。

吧嗒一下,聽著裡頭傳來嗤嗤拉拉的聲音都覺得跟仙樂似的。

廖春華把聲音開大,確定這個音量旁邊鄰居家能聽著,這才身手輕快的去做飯。

駱常慶提著鋤頭把天井菜地裡幾棵為數不多的雜草鋤了鋤,又去自留地裡看了一圈。

地裡挺乾淨。

說起來還是錢好使。

以前家裡的菜濟著廖春華吃的時候,她進來摘菜就光能看見那些熟透的菜,草長的再高也看不見。

現在成了能生錢的東西,她當祖宗伺候起來了。

駱常慶好笑的搖了搖頭。

這樣也挺好,甭管咋著,還有個能讓老娘消停下來不給他添堵的辦法。

要是他自己一個人,都不願去費這心‘改造’,可上一世讓老婆孩子跟著吃了太多閒氣,這輩子就想過個舒心日子。

萬幸他娘還有救,自己隻要把雞湯熬好,看風向不對及時給他老娘灌一碗,應該出不了大簍子。

駱常慶又跑了趟省城,這次回去他給煉油廠門衛大爺塞了一條煙加兩棵非常墜手的大白菜,徹底把這條道打通了。

一次買個萬兒八千斤的他是開不出條子,但是天天來要個一千五百斤,門衛大爺有這個權力。

不光有權力,還很配合他夜晚作業,並把價格又往下降了五厘,二分五一斤。

駱常慶這次回來之前去了趟老丈人家,把老丈人閒置在家的地排車要了過來,不光進貨方便,等回去倒賣時賣貨也方便。

白天騎車出去賣蘋果,偶爾站一天農貿市場,也不隻逮著一個區,各個區都有農貿市場,夠他循環的。

晚上去煉油廠拉上一千五百斤豆餅,趁黑存起來,攢著。

這回在省城待了十天,實現了萬兒八千斤的小目標。

揣著一萬多斤豆餅,兩雙皮鞋,回了老家。

皮鞋是他在皮鞋廠宿舍區賣蘋果時找廠裡職工買的,也是費了一番工夫,跑了三趟才拿到鞋。

剛開始逛到皮鞋廠這邊時還美美的想著倒一批鞋回去賣,結果跟在廠門口排隊等提貨的銷售商聊了聊,又問了問鞋廠的職工,就把這個念頭掐了。

現在從廠裡拿貨並不好拿,鞋子供不應求,這些銷售商的都是先打了款再來排隊等著拿貨,有時候等一天,有時候等兩到三天。

他從鞋廠職工手裡要的這兩雙是有啥給他拿啥,根本沒得挑,人家也是現找領導簽字拿條子才買到的鞋。

要不他能跑三趟呢?

不過在廠門口賣出去不少蘋果。

他也不用刻意吆喝,拿著個蘋果哢嚓哢嚓吃著來回溜達,這些開著車排隊等提貨的銷售商就開始喊他。

這個三斤,那個五斤,還給他省下不少雞蛋。

有個操著外地口音、手上戴著金戒指的胖子還當了次回頭客,起先買了三五個,一個沒吃完就又把他招了回來,要了四五十斤,放到了車上。

駱常慶也當了回奸商,沒送雞蛋。

總之,鞋廠這邊挺適合賣蘋果,是個風水寶地。

回到老家的駱常慶在大崖村以及周邊的村子賣出去三千斤豆餅,之後又回了老家那邊。

他二分五拿貨,給老娘算三分,手裡有多少錢進多少斤貨,廖春華要了一千五百斤。

其實駱常慶大致能估摸出老娘手裡有多少錢,裝貨的時候就差不多卡的這個數,直接卸在她賣茶葉蛋的地方。

廖春華知道小兒子還能弄來貨,眼巴巴的跟他商量:“常慶啊,我今天賣完這些就有本錢了,回頭我把掙的錢給你當本錢,你讓人家多給咱拉點?”

說完接著道:“我想攢台電風扇!”

這幾天她天天晚上開著收音機,周圍鄰居都知道她買收音機了,可算光宗耀祖,風光了一把。

一聽老娘打算接著就把掙的錢花出去享受,駱常慶非常爽快:“明天我再給你弄兩千斤。”然後怕老娘掙快錢上癮,以後賣茶葉蛋不上心了,接著又補充道,“不過這條線人家跑不了幾回,你這茶葉蛋可不能馬虎,茶葉蛋真正掙錢的時候還沒到呢。”

“我知道,你不是說了等開學去學校門口賣嗎?”廖春華惦記著呢,她比誰都盼著那些孩子們開學,“我記著呢!”

說完又眼巴巴的看著小兒子:“那工業票……”

駱常慶吸口氣醞釀出一碗雞湯,用鼓勵的口吻道:“娘,隻要你掙的錢都用來自己享受,吃香喝辣穿金戴銀咋折騰都行,這工業票我自己出東西給你換。”

有個過來問豆餅的大爺聽見駱常慶這番話,羨慕的跟廖春華道:“老姐姐,你兒子這麼孝順呢?你自己掙的錢不用貼補兒孫,還主動說讓你自己享用,吃香喝辣的,我咋就沒有這麼孝順的兒子?”

廖春華一臉榮光,又心虛的瞥了眼小兒子。

小兒子還算給麵子,沒當麵揭穿事情的真相。

駱常慶也笑的憨厚,滿臉孝順地道:“讓我娘掙的每一分都花在她自己身上,才是當兒子正確的孝順方式。”

廖春華感動的眼眶泛紅,那老大爺羨慕的眼圈通紅,問了問豆餅的價格,回去推車去了。

駱常慶這次弄回來一萬五千斤豆餅,讓給了老娘三千五百斤,這一趟他也賺了五百多塊。

捎著賣,是挺劃算的。

廖春華留了點收雞蛋的本錢,其他的都給了小兒子,讓他幫著買風扇,剩下的當本錢再幫她進豆餅。

駱常慶又慫恿她繼續努力,給自己掙套新桌椅……

這次沒急著回省城,他丈母娘的生日到了。

在接文霞娘仨回來的時候,順便跑了趟百貨商店,給廖春華把風扇買了回來。

文霞再見到婆婆都吃了一驚。

這個曬得黢黑黢黑、對她端著一張笑臉的老太太是她婆婆?

“你們剛回來啥也沒準備,中午去我那邊吃吧?我買的排骨,加上地蛋燉了,饃饃我也蒸了,還蒸了幾個糖三角。我那兒也有大米,一會兒咱光熬點大米粥就能開飯。”

廖春華笑的慈祥,文霞還有些不適應,忙道:“娘,一會兒我過去熬就行。”

“你們剛坐車回來怪累的,稍微歇歇光過去吃就行。”廖春華瞧著那台嶄新的風扇,眼饞的不行,強忍著想搬過去的衝動,咬牙道,“這風扇你們先用著,天熱,孩子容易生痱子,等你們回津店之前給我送過去就行。”

說完趕緊轉身走,還道:“我那邊浸著西瓜呢,你們坐坐歇歇就過來,我切西瓜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