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53(2 / 2)

就這樣也讓她賺了兩三百塊錢。

她在公社那邊是按八分五賣的,同樣的斤數比駱常慶掙的都多。

老婆子喜的見眉不見眼,拿著錢找小兒子進鞋。

終於能賣屬於自己的解放鞋了。

一家人都累的夠嗆,晚上沒做飯,駱常慶從公社捎回來的包子火燒,家裡還有煮好的玉米,光熬了點粥,連廖春華一起湊合著吃了一頓。

吃著飯的時候廖春華就計劃著換家具,主要是小兒子又給她講了番道理,她聽著不光覺得新鮮,主要是信了。

小兒子說錢掙來就是得花,花了才屬於自己的,如果不花,她哪天兩腿一蹬,啥也撈不著,啥也享受不了,隻會便宜了彆人。

“我添張大立櫃,床也重新打一張,再買口鍋,買個蜂窩煤爐子。對,要緊先買個蜂窩煤爐子,再買點蜂窩煤,我煮雞蛋就方便多了。”

駱常慶批給她五十雙鞋,這些鞋賣完,能把她說的這些東西都添上,手裡還能有倆餘錢。

“行,明天你掙了錢,後天我就去給你問家具,蜂窩煤爐稍微麻煩點,我沒看到公社有賣的,等哪天我去縣城看看吧。”駱常慶啃著棒子,道。

一提縣城,廖春華就想起前兩天大兒媳婦氣自己的那樁事,少不了又把劉美青拉出來嚼了一頓。

最後突然特彆生氣地道:“你大嫂那張破嘴啊,真是沒有一天不嚼舌根子的,她跑王文山家跟人家說你在外頭混不下去準備搬回來,說你整天在外頭胡鼓搗,瞎折騰。王文山家那個老婆跟你大嫂真不愧是表姊妹倆,滿村裡給你吆喝嚴了。”

文霞這才恍然,無奈的‘唉喲’一聲,道:“我說呢,這兩天出門,誰見了誰問我是不是要搬回來住。”

駱常慶猜個差不離,搖頭笑道:“沒事,等忙完秋收我們回去了,謠言也就不攻自破,咱專心賣鞋就行,先掙錢。”

“沒錯,這是正理。”廖春華忙道,“有那工夫生氣還不如多掙點錢。”

駱常慶想了想,醞釀出一碗雞湯,看著他老娘,緩緩的灌了過去:“娘,你現在可是乾大事的人。能自己掙出收音機、電風扇,不光比村裡其他老太太強,你比我大嫂都強多了。你看看我大嫂,比你年輕這麼多,整天光盯著東家長西家短,嚼舌根能嚼來錢花嗎?”

“嚼不來錢,淨惹人討厭了。”廖春華氣道,“咱不稀得搭理她。”

“可不是。”駱常慶擰著眉,有些擔憂地道,“不過啊,我大嫂這種人也不能小瞧了她。這種人傳染力度特彆強。誰跟她接觸的多,說話說多了,好好的人就能讓她帶歪。你想想你以前跟她好的穿一條褲子的時候,是不是不乾好事?”

廖春華一噎。

小兒子好久沒這麼噎她了,還是熟悉的感覺。

不過現在她不會跳腳的生氣了,她現在可有見識了,分得清好壞呢。

就是有點難堪。

她鬆弛的老臉一紅,飛快的瞥一眼小兒媳婦,再瞥一眼那邊的小孫女,忍不住悄悄踢了小兒子一腳。

心說你說這個單獨跟她說就是了,乾啥當著文霞跟孩子的麵說她啊?

不過說的倒是實話。

“我那不是…那不是沒事乾嗎?淨叫她戳哄我。”廖春華不好意思地說,“你不早點點醒我!”

駱常慶絲毫沒有覺得老娘尷尬,道:“現在也不晚,我是看你現在快成女中豪傑了才跟你說這些話,要是放在以前,我說了你信嗎?但是我相信我娘,你現在肯定信,關鍵是能聽懂,能明白我的意思,對不對?”

“我信!”廖春華語氣堅定地道,“你說吧!”

駱常慶語重心長地道:“我想說的是,娘啊,到達現在的高度不容易,可彆把自己的檔次再降回去了。”

“我保證不降!”

文霞忍的嘴角直抽,低頭去哄兒子。

她算是弄明白婆婆現在為啥轉變這麼大了,都是叫常慶哄的。

以前是讓劉美青哄,現在是讓小兒子哄。

不過一個帶著她嚼舌根,一個帶著她掙錢。

就看婆婆跟誰走的更長遠了。

媽呀,老父親又一次刷新了她的認知。

這輩子是徹底換屬性了嗎?

她喜歡這種轉變。

駱聽雨收起臉上的震驚,隨後忍不住替劉美青點了根蠟。

她覺得老父親這輩子態度太堅定了,有種鐵了心要把大伯一家坑到穀底的意思。

先分解大娘跟奶奶的婆媳關係;後頭會不會分解奶奶跟大伯的母子關係啊?

真要是這樣她可就省心了,根本不用等她長大把上輩子受的委屈找補回來,老父親連本帶利就能收乾淨。

若真如此,那就沒她啥事了,就專心成才吧,以滿足老父親想培養個優秀女兒的心願。

駱聽雨翹著嘴角忍不住開心,決定等等多讀一會兒字典。

這一世的老爸簡直是…神勇機智,無比拎得清,不知道的還以為她爸才是重生回來的那個呢。

一高興,又多啃了半個玉米。

廖春華吃完飯回到她自己的老宅,突然琢磨著,小兒子掙的肯定比她還多,咋沒聽著他要計劃往家裡添點啥呢?

就多那台風扇和收音機,不準備也添點家具啊?

想著抽空問問,結果第二天開始賣起鞋子的時候就把什麼都忘了,一門心思掙錢。

駱常慶則把剩下的豆餅分到其他村子裡消化掉,還賣了不少解放鞋。

家裡,文霞沒再留豆餅,村裡要的已經快飽和了,沒要上的就沒要上,隻能等下次。

倒是解放鞋一上午就賣出去上百雙。

中午倆孩子睡了,她都沒顧上睡午覺,一直有人來。

解放鞋在村裡是好賣。

駱常慶把各個村子轉了一遍,自然沒落下小李莊和上楊村。

駱立春聽說她弟弟不光賣豆餅,又鼓搗起了解放鞋,一雙鞋比供銷社還便宜五毛錢,聽的心裡也直癢癢,卻又拉不下臉去買。

她總覺得弟弟怎麼著不得主動上門來一趟?

誰知道等到天黑也不見人來。

倒是她自己本家的妯娌有買的,拿過來給她看:“真是平商鞋廠的鞋,你弟弟太能耐了,居然能賣的比供銷社還便宜。”

駱立春臉繃的特彆難看:“淨胡鼓搗!”

他咋啥都倒騰?

真是沒良心的人臉皮也厚。

還跑來小李莊,親姐姐就在這裡都不登門,他咋那麼好意思呢?也不怕人家笑話他。

上楊村劉家養著豬,就是不買鞋也得買豆餅,不然誰知道多久才有來村裡賣的?

可去買豆餅的時候,見人家拿著一雙雙新鞋,又實打實的便宜,心裡翻來覆去的擰了擰,最後也掏錢了買了幾雙。

這會兒不買,要是真讓駱常慶說著了,下回漲價了呢?

而且這解放鞋價格確實一直在漲,從最早的四五塊漲到七八塊,現在供銷社都賣十塊了,搞不好等天涼快了真能漲到十一二,那時候買多虧的慌啊?

心裡始終彆彆扭扭的,回到家忍不住跟兒子嘀咕:“你姐這個小叔子真是太摳門了,自家親戚都不說給讓上點。”

兒子正滿心歡喜的試新鞋,道:“我姐不吃虧,她早晚找補回來。”

不過這段時間因為給自己家錢的事讓婆家知道,他姐不像以前那麼威風了,在婆家抬不起頭來,撇撇嘴道:“我姐也是一下讓欺住了,她有啥抬不起頭的?她給我姐夫生了倆兒子呢,憑這個我姐夫就得供著她。有倆兒子撐腰,按說得在婆家橫著走,你看看她傻的,不知道拿這個說事,現在想抬也抬不起來了。”

劉老太太一臉的思量,琢磨等那個傻閨女回來的時候得提點提點她,可不能叫婆家人欺住。

駱常慶在周圍的村子轉了一圈,趕了兩個集,前前後後賣出去兩千多雙鞋,就去縣城擺攤了。

他挑的是縣城主街的石子路口,這邊人多,一吆喝解放鞋九塊五一雙,數量有限賣完為止,周圍的人就呼啦一下圍了上來。

幾口大麻袋,把袋口挽開,跟在省城賣的時候一樣,不準挑,不準試,要就交錢換鞋,態度非常蠻橫,有點壓迫式銷售。

最為關鍵的還是便宜五毛錢。

這吸引力度很大,不到三個小時,拿出來的這四百多雙鞋就銷售一空了。

抬腳走人,先去吃飯,吃完換個地方繼續。

這個位置離礦場還不算遠,劉美青在家裡準備做飯的時候,她隔壁那家從外頭回來,一上樓梯就說:“上陽街路口那裡有個賣解放鞋的,才九塊五一雙,可多人去搶了。”

礦上每個季度也會發工裝鞋子,可家裡不是隻有當家的工人需要穿衣服穿鞋啊,再節省也有不夠穿的時候。

一聽解放鞋賣的便宜,馬上就探出來好幾個腦袋,問:“你買了嗎?那鞋子咋樣啊?”

“買了,我擠半天才搶上,買了兩雙放家裡備著穿。平商鞋廠的鞋子,這不麼……”

不少人一瞧那鞋子,忙放下手裡的東西去買。

劉美青也跟了上去,倆兒子大了,不肯再光著腳到處跑了,特彆費鞋,趁著便宜趕緊去買兩雙。

她還跟一起的人商量:“咱們去了再跟他砍砍價,看九塊錢一雙他賣不賣,要是不賣咱們掉頭就走,他準喊咱。”

畢竟是省錢的主意,還真得到了其他人的認同,互相商量著,人家要是不喊,實在不行還個九塊二、九塊三,高低得講下一兩毛來。

結果她們結伴而去,上陽街路口那裡,連個人影都沒瞧見。

駱常慶早走了,找了個賣麵的攤子吃了碗麵,去了縣城偏南邊的位置,一直賣到下午四點多才坐上車回了家裡。

連著在縣城待了兩三天,除了市裡還有周邊的村莊、大集等等,光這邊就銷掉了超過三千雙。

等各家都開始掰棒子的時候,駱常慶手裡的鞋就還剩了一小半。

家裡的錢袋子卻足足的鼓了起來。

暫停小買賣,開始專心忙秋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