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爹娘同意,趙為國樂得跟什麼似的,可把幾個弟弟饞壞了,過來鬨他,懷揣五元巨款的趙為國眨眼間就被幾個弟弟分走了兩塊。
第二天拿上文梅在村裡收的錢去津店找他小姨夫。
趙為國是騎自行車過來的,他知道今天出去送貨不能腿著去,一路騎著過來,一會兒回去花點錢把車子跟貨綁到公共汽車上捎回去,他再騎著到處轉。
駱常慶見他還單獨用紙做了詳細的記錄,有幾件是收了錢的,哪些是光口頭預定沒收錢的。
他點點頭,道:“行,挺認真。趁著現在還沒上人,咱先把這些貨點出來,你回去送。”
“除了送的這些貨,你再拿上幾條牛仔褲和西褲,價格你知道,到村裡問問有沒有要的,有要的直接賣了就行。”
除了單子上定的、捎給他老娘的貨,又把牛仔褲和西褲各拿了二十條,讓他跑村子的時候順便賣掉。
這時候農村的孩子都有膀子力氣,能抗東西還能跑。趙為國又隨了趙海亮的身架子,結實,抗造!
弄完貨準備走的時候趙為國才想起來他姥爺說今天回去的事,就忙道:“對了小姨夫,我姥爺說他今天回去。”
駱常慶點點頭:“嗯,你來的時候我剛把你姥爺送上火車。”
趙為國:……
趙為國覺得任務艱巨,他也暗暗下決心,去送貨的時候多賣點力氣說兩句好話,儘可能多幫小姨夫賣上幾條。
昨晚他也琢磨一宿,要是光跑腿一天就能拿五塊錢,拿著實在太心虛了,他小姨夫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現在能多幫著乾點彆的,心裡反而踏實。
這些衣服一定得想辦法賣出去,如果村裡沒人要,他決定多費點工夫往縣城跑一趟,爭取光把錢帶回來……
把裝好的貨綁在車座上,趙為國就騎車走了。
駱常慶在這邊忙的風生水起,在齊城的文霞也把店裡也十分熱鬨。
買回來的雜誌帶給她很多靈感,她搭配出來的花樣也越來越多。
男款衣服也開始成套搭配了。
夾克、外套、褲子,她挑出合適的毛衣配上去,底下也放上雙男士皮鞋。
現在也把假領子用上了。
還會在旁邊擺上一款男士皮包。
女款衣服不再隻圍繞著羊毛大衣、呢子大衣轉,可搭配的樣式更多,皮包款式也多。
黑色或者灰色大衣旁邊多一款駝色小皮包,整體感覺馬上就不一樣了。
灰色、駝色、橘色或者紅色大衣配款黑色包也很好看。
駱常慶帶回來的皮包數量不算多,但每款都很精致,價格也高。
出貨量遠不如衣服鞋子,好幾天也開不上一次張。
但是她把一款駝色皮包掛在一款黑色呢子大衣上後,進來的一位顧客一眼就相中了。
買了那款皮包和搭配在大衣裡頭的毛衣。
呢子大衣人家沒要,家裡有一款差不多顏色的,倒是覺得她配的毛衣好看。
文霞又幫她搭了一條圍巾,還拿下那件大衣讓她整體穿上看效果。
顧客就很滿意。
畢竟這時候的零售行業態度這麼好的不多見,更彆說明知道她不買,還會拿下來讓她試,就為了讓她看一眼效果呢。
最後這顧客加了一條圍巾,還有拿了一組假領子。
文霞又去拿了一款包過來配上。
去鞋店取包的時候才突然發現皮包跟鞋子擺在一起遠不如跟衣服擺在一起顯眼。
索性把店裡擺出來的包全拿了出去,跟衣服搭。
不多會兒又賣出去一款黑色背包。
這皮包可不便宜啊,比海城那邊的鞋子都貴。
那鞋子最貴的才賣到四十三,這皮包最貴的一款賣到四十六了。
要不說出貨少呢。
但今天一下出去兩款,讓文霞很驚喜,沒人的時候就跟閨女嘟囔:“沒想到這皮包從鞋子那邊換到這邊就一下賣了倆。”
“也是媽媽疏忽了,在鞋架上沒看出來多好看,拿出來搭在衣服旁邊就不一樣,確實好看……”
“她們也挺舍得,要是換成媽媽,再多添幾十買件大衣不覺得虧,可花四五十塊錢買個包,還是舍不得。”
當然,她也不用買,常慶給她留了一款,就是還沒拿出來背,也留著過年呢。
駱聽雨今天跟來店裡了,她也是實在悶得慌,早上自己收拾上幾款零食裝到媽媽用的提包裡,跟來店裡玩。
邢愛燕在家裡看著奶團子。
聽老媽跟她嘟囔,駱聽雨在心裡默默感歎——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能低估人們對時髦的追求啊。
新穎的東西甭管什麼時候都不缺買主兒。
她也是最近才想起來,上一世忘了是看的啥節目了,有個嘉賓回憶自己媽媽年輕時追求時髦的事,說當年她媽掙著三十塊錢一個月的工資,都舍得花八十八塊錢買一件呢子大衣,回去讓她外婆罵了一頓。
大約就是這個年代,或者再往前倒幾年的事。
當然,能舍得買包的到底還是少,卻不至於那麼奇怪。
她在翻看媽媽買的雜誌呢,家裡的兒童讀物一下就看完了,還是這種雜誌上的文章看著瓷實。
文霞以為她在看畫,也沒多想,她也忙忙碌碌停不下,整理沒多會兒,就又來了顧客,顧客走了就繼續整理、搭配。
讓店裡整個變了個樣。
駱聽雨還時不時舉著雜誌佯裝好奇的問這問那,其實是變相的給她老媽出主意。
午飯是早上從家裡帶來的,在煤球爐上熱一熱,娘倆吃得也挺香。
下午文喜糧回來直接來的店裡。
還帶了點糧食。
麵、米,還磨了二斤綠豆麵,準備炸綠豆丸子吃。
又帶了點粉皮過來。
他進來的時候店裡正有個穿藍工裝的男同誌,正在跟文霞談著:“……這樣,我回去問問領導,不過之前答應你們能把牆通開,這次問題應該也不大。”
“那文同誌你先忙著,我得了信再來給你答複。”
文霞笑著起來送人:“多麻煩你了。”
把人送出去,文霞才跟她爹打招呼,無奈地笑道:“爹你帶糧食乾嘛啊?咱這裡又不缺吃的。”
“放家裡再壞了。”文喜糧道。
大冬天哪能放壞啊?就是找個合理借口給閨女帶吃的。
文喜糧這也才問:“剛才那是塑料廠的?”
“對,塑料廠的。”文霞忙道,“挨著咱西邊那間人家倒出來了,我剛才看人家搬東西,多問了一句,看能不能也租過來,專門用來賣平價的衣服。”
鋪子弄的越大肯定掙錢越多,可文喜糧就怕看不過來。
文霞沒想到雇人的事,就道:“到時候把那邊的門一鎖,隻走這邊一個門,都從我這兒結賬……”
駱聽雨忍不住笑,行,她老媽提前開啟超市收費模式了。
其實也不用這麼累,雇兩名員工就行。
當然,這件事不用她操心,回頭說到她爸那兒,老父親自然就有交代。
她還不知道她爹已經雇上人了。
趙為國連著跑了兩天,貨拿的一次比一次多。
他起初還擔心褲子在村裡不好賣,結果去送貨的時候順嘴一提,要鴨絨服的人家就留了一條或者兩條褲子。
在村子的街道上走,有人見他手裡拿著牛仔褲,都是主動問,然後提起來看看樣式,再摸摸料子,就道:“小夥子我要一條,你等著我回去拿錢。”
而且已經有人買過牛仔褲了,就是從公社廖春華的攤子上買的。
不過他還是不如駱常慶會推銷,臉皮終歸是薄了些,轉了好幾個村子才把手裡的貨賣完。
好在沒跑縣城。
但高興的是光帶著錢回去了,給小姨夫交了賬,拿到了他的日工資。
這也是個沒心沒肺的,交出一摞錢看都不多看一眼,拿到那五塊樂得跟什麼似的。
趙為國很清楚,那些錢不屬於他的,隻有掙的這五塊是他的工資。
第二天過來各拿了三十條。
昨天也接了好幾筆訂單,得給人送貨,再帶著推銷。
還跟他小姨夫商量了下,晚上留兩條樣品帶回去,問自己村子裡的人,有要的就直接收錢,次日給人家捎回去。
駱常慶瞧這個外甥知道動腦子,也挺賣力氣,就道:“這樣,以後不給你開工資了,你光拿貨出去賣,一條給你提五毛錢。賣的少掙的少,賣的多掙的多。”
趙為國飛快的算了一筆賬,喜的原地蹦了起來,道:“好,謝謝小姨夫!”
一條掙五毛,十條就是五塊,那要是一百條呢?他不得掙五十啊!
越想越開心。
駱常慶糾結的卻是,彆把趙為國的路帶偏了啊,這家夥前世後來好像開了個小公司,專門弄運輸,乾的還挺好。
一年據說七八十、上百萬的掙。
自己可彆給人家帶歪了啊……
不過有趙為國幫忙,駱常慶消息也知道的及時,趙為國給廖春華捎著補貨時,廖春華就讓他給他小姨夫傳個信,讓小姨夫跟他小姨聯係一下。
駱常慶就知道店鋪要擴展的事,他給趙衛國留了一批貨,當下買票回了省城。
文霞的主意不錯,擴展的鋪子就弄成平價商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