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88(1 / 2)

大黃魚駱常慶不準備出了,他弄的大黃魚全是野生的,之後會越來越少,所以甭管是個頭大的還是小的都不出,哪怕還有個七八千斤也不出。

餘生很長,放著慢慢吃唄。

最後這回給張斌的貨裡他就隻給了一小部分,年前再要也隻供帶魚、淡水魚和各種蝦類了。

價格給張斌這邊也很優惠,張斌心裡也有數,又幫他弄了兩箱茅台,這回更牛,弄的是78年份和76年份的,上回那幾箱全是80年份的。

要論以後的升值空間,這兩箱要遠比上回那批升值空間大。

而駱常慶攢在果園裡的海貨,帶魚是大頭,比大黃魚多多了,體型也都特彆勻稱。

還有一部分淡水魚、蝦類,一大批鹹魚、蝦皮。

能當做零食的魷魚絲、海蝦乾數量不多,也不準備賣,留著自己吃。

還有點海參、海米之類的乾貨,也是留給家裡人的。

他跟趙為國說讓他早上起來直接從招待所去市場,小夥子也聽話,起來吃了點東西就溜達著去了。

等他到的時候,他小姨夫擺出來的那些帶魚已經凍硬邦了。

旁邊還放著一堆鹹魚。

“小姨夫你幾點去接的貨啊?咋不喊我呢?”趙為國實在地問。

喊他就沒法接貨了。

“咱那車棚裡坐不下倆大人,車鬥裡裝滿貨也坐不下人。”駱常慶道,“接貨不費事,一個人就辦完了。”

“哦,那倒也是!”趙為國就信了,趕緊過來幫忙。

他看駱常慶一捆一捆的弄好,六條一捆、十條一捆,有些納悶的問:“小姨夫,咱論捆賣啊?”

人家不得挑挑嗎?

他娘去集上買東西,哪回都得精挑細選,忙活半天買個三五斤。

不過他小姨夫弄的這帶魚個頭肥瘦都差不多,確實沒多少挑頭。

駱常慶扔給他一副手套讓他戴著,這會兒市場上還沒上人,就給他傳授經驗,道:“如果人少,生意不好,咱也有時間陪著顧客磨,他們想挑就挑,要是人多,眼看著都忙不過來了,就跟顧客說不讓挑。”

“當然,他可以在幾捆之間選一選,要是一條一條的拆開挑,那不行。”

“再說咱這魚,你看看有挑頭嗎?”

趙為國表示受教,趕緊過來幫著捆。

這帶魚幾乎每條都在八兩以上,條條肥美,他進價是很便宜,但賣不可能賣的那麼低,有個人過來問,就報了一塊五一斤的價格。

他有空間是他的事,可若是常規運輸過來呢?

有的供銷社裡賣的帶魚都要到一塊一、一塊二了,不但得要魚票,還不如他賣的這個肥。

他不要票賣一塊五,黑市上都不是這個價。

從他報完價,這人不確信的又問了一遍,然後把車子支好過來要了兩捆大的,就能看出來他這賣價有很大的市場。

給駱常慶攤子開張的這位顧客還要了十斤鹹魚,鹹魚便宜,駱常慶定價是五毛五一斤。

當然,也有嫌貴的,想跟駱常慶還價,來回拉鋸半天沒把價格砍下來,這人也掏錢要了個小捆的。

小捆的在五斤左右,大捆的十斤左右。

沒有多餘的冰碴,有沾著冰碴的駱常慶給人家稱的時候也都敲乾淨才稱,更不會缺斤少兩。

剛開始人不多,就趙為國一個人忙活,駱常慶繼續捆那些零散的,捆好整整齊齊碼上去。

到了九點半十點,攤子上的人多起來,駱常慶就清楚,他的計劃又得作廢一次。

——這攤子還是最少得倆人看著。

最忙的時候倆人也不好使,有人就差點‘忘了’稱重付錢,要直接提著魚走呢。

晚上爺倆滿身魚腥味的回到招待所,駱常慶叮囑趙為國早點休息,自己開始琢磨計劃。

要說出貨量高不高?還真不賴,他早上弄出來一千斤冒頭,一條不剩。

按照這個速度,他果園裡大約還有三萬斤上下,年前肯定能賣完,但是鴨絨服光指望店裡就懸了啊。

雇人,還是得雇人啊。

而且今天收攤子的時候,聽見市場門口的方向一陣吵嚷,好多人往那邊湧,然後聽那邊傳過來的話是有人搶錢。

他離的遠沒看見具體情況。

不過騎著三輪出了農貿市場門口的時候,看見路對麵好幾個人圍在那裡,好像是按住了一個。

這給駱常慶敲響了警鐘。

快到年底了,肯定亂。

不光他這邊得雇,店裡也得雇一位保安。

這個計劃還得儘快提上日程。

第二天還是去的農貿市場,這邊的攤子租了三天,原本是打算第三天上看情況再決定是續租還是換地方。

現在則得臨時放一天假了。

第三天收攤後駱常慶就跟趙為國說讓他明日休息一天,出去轉轉找一下哪裡還有大型農貿市場,其他區縣也行,自己回齊城辦點事。

駱常慶起來就直奔車站,中間倒了趟車去了中清。

問著找到了張大爺和苗大娘家裡。

他一直沒抽出空來看看張家在這邊的院子,今天是頭一回來。

上門也沒空著手,拿了一條煙,一包紅茶,幾條魚,二斤大蝦,一把紫砂壺,還有一隻鹽水鴨。

駱常慶的果園裡就是不缺各種特產,放在裡頭備著,除了自己吃,有點事的時候當禮物答複人情也不錯。

本來想拿兩斤梭子蟹的,那梭子蟹特彆肥,想了想還是換成了蝦。

“小駱,唉喲,大忙人來啦!”老兩口看見駱常慶都很開心。

“大爺大娘。”駱常慶隨意打量了眼院子,比他們在大崖村那套寬敞,道,“這院子不錯啊,位置也好找,巷子也寬。”

“不錯吧?”苗繡花笑道,“這邊也是重新修整了修整……”

說著話趕緊往屋裡讓。

正屋那裡門簾一撩,走出來一位看著約莫在四十上下的男子,身材高大,表情冷峻,跟張金水有點像,可眉宇間卻比張金水多了一股子剛毅與正氣。

駱常慶一瞧就猜著應該是張家老大。

心裡都忍不住笑了下,感歎自己這是什麼運氣啊。

——他就是奔著張家老大來的。

果然,苗繡花就給他介紹道:“這是我大兒子張金海。”

又給張金海做了介紹。

張金海沒穿軍裝,跟駱常慶握了握手,笑道:“駱同誌你好,可沒少聽我娘提起你。”

“張大哥你好!”駱常慶也忙寒暄了兩句客氣話。

苗繡花瞧著駱常慶帶來的東西,忍不住嗔道:“又花錢。”

張老爺子卻很喜歡那隻紫砂壺,嫌屋裡光線不好,拿起來走到門口那裡撩開簾子端詳,問駱常慶:“這是你出去進貨時從外頭淘的?”

“是啊大爺,我瞧著做工還行,就買了兩把。”駱常慶跟張金海一人點了一支煙,吸了一口,笑道,“您瞧著怎麼樣?”

“我瞧著也還行,這玩意兒不錯。”張大爺嗬嗬地笑。

苗繡花則忙問家裡倆孩子的情況、鋪子的情況,還問他們年前準備忙到啥時候回老家。

張金海靜靜的等爹娘寒暄完才跟駱常慶說話。

聊了兩句,苗繡花就問駱常慶今日咋有空過來,是來這邊做買賣啊還是咋著。

駱常慶也沒有不好意思,大大方方說明來意,他道:“我也沒想到今天這麼巧,正碰上張大哥在這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