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92(2 / 2)

“小姨夫!”

郭大旺和朱東風喊了聲‘駱哥’,他倆都比駱常慶小。

三人還把票子規整好了,一捆捆的放在帆布包裡。

駱常慶跟趙為國核對了一下,又從車上拖下一包貨給他們留下,讓他們在這邊擺著,自己坐車回了村裡。

他快到公社的時候就下了車,等公共汽車走的看不見影子了,才找地方把三輪車弄出來。

車鬥裡裝了滿滿一車帶魚,用塑料布蓋住封好,又在駕駛室裡放了一袋子炒貨,開著往公社走去。

廖春華擺攤的位置已經很固定了,駱常慶轉了個兩個據點就罩著了他老娘。

這時候開機動三輪的少,一聽到動靜廖春華就伸著脖子瞧,看見她小兒子了。

“常慶啊你可回來了。”

駱常慶把車子一停,廖春華就聞著魚腥味兒了,她通過半透明的塑料布看見了裡頭的帶魚,忙掀開一個角去看。

“弄的帶魚啊?”

“帶魚、大蝦、鹹魚,還有一批炒貨。”駱常慶瞧了瞧他老娘的攤子,沒有衣服了。

上回文霞托運過來的那一批已經送了出去,她手裡的存貨都清完了,就又煮了點茶葉蛋來賣著。

廖春華也沒尋思著,茶葉蛋冬天賣的比秋天的時候還好,就是雞蛋又漲錢了不說,收的也越來越少。

她估摸著撐不到年底就得在家歇著。

雞蛋的問題駱常慶能解決,他之前收來當添頭的那些還有不少呢。

“娘你先在這邊擺著吧,我給你留一袋瓜子你賣著,我把魚送回村子裡……”

娘倆說著話的時候,旁邊就有人看見了,過來問。

一聽說是帶魚就想買。

駱常慶略做為難地道:“這是單給我們村裡起的貨,行,給你勻個十斤八斤的吧!”

一塊五一斤,那人爽快的掏了錢。

聽說他是專門給自己村裡人弄的貨,還問了問哪個村子,羨慕的不行。

聽說還有瓜子,這人也想要,駱常慶搬下來放到廖春華攤子邊上,又給了他娘一摞紙袋子,道:“從我娘這兒買吧。”

給他老娘留下一杆秤,上車走了。

帶魚沒留,他當初跟宋勝武說海鮮管夠,誰知道在齊城賣的時候沒刹住車,賣冒了,留出來的這些夠嗆能達到‘管夠’的程度。

他前腳走,後腳在遠處看到的幾個人趕緊跑過來問,廖春華驕傲地道:“我小兒子就光給我們村弄了一批,多餘的勻不出來。”

“我們村咋沒有這樣的人?”那人還問了問是哪個村的,他心思活泛,趕緊回去騎車,準備去石安村問問,看能不能搶上點。

駱常慶到家後直接去找的宋勝武。

宋勝武出來看到那一車貨,臉上頓時笑開了花。

問了問價格,用大喇叭喊了幾聲。

離宋勝武家近的人都沒等著喇叭喊,就趕緊過來要。

不到兩千斤的帶魚、五百多斤蝦,在村裡還真不夠賣的。

看這架勢再兩千斤都打不住。

駱常慶看著他勝武殷切的目光直擦汗。

好吧,他失言了。

駱常慶一咬牙,道:“年前還會來一批。”又裝作模樣的問,“咱村裡還能吃下多少啊?”

宋勝武道:“你儘管弄,保證讓你砸不到手裡,咱村吃不下還有彆的村呢?”

剛才不就有彆的村的人來問了麼?

讓圍在這邊的人打發走了。

好家夥,本村的都買不上還能照顧彆的村?

當然,駱常慶也不怕賣不完,今年賣不完還有明年呢。

他先裝模作樣的回家一趟,用小推車推了幾袋子炒貨過來,都沒到天黑,幾個袋子全空了。

這邊集中啊,宋勝武在大喇叭上一吆喝,人呼啦就過來了,所以賣的也快。

駱常慶給人家門口打掃乾淨,去公社把他老娘接回來。

吃了晚飯,娘倆算了算這段時間的賬,分完錢,駱常慶就回他那邊進果園把三輪車刷出來,洗洗睡了。

第二天一早回了齊城,跟趙為國說了聲,讓他賣完手頭這些帶著那倆回家歇兩天,等自己出差回來還是賣海鮮。

之後坐車返回齊城,回家放下最後一批貨,讓張斌幫他弄了張飛機票就飛走了。

接下來的幾天,駱常慶腿都跑細了,在群島那邊瘋狂掃貨。

還趁機把果園裡存著的那批緞被麵發回齊城。

自己返程的時候又去了趟琴島。

琴島是本省的,要說這邊離家近,按距離上算來這邊更方便一些,可這邊他之前沒來過,這時候的交通也不發達,他擔心現找門路收貨耽誤時間。

杭城他都把路趟出來了,在那邊有眼熟的人,直接找了個之前合作過的幫他收,把大家這段時間的存貨都收入了囊中。

來到琴島這邊,多花了兩天時間收了一批,馬上趕往火車站買票回去。

還從杭城那邊收了一批醬鴨。

駱常慶在周圍的村子裡又出名了。

——那個來賣過豆餅和解放鞋的人又來賣魚了。

這回總算給本村的人管夠了。

他把趙為國三人招過來,弄了兩輛地排車開始賣魚。

優先照顧周圍的村子,村裡乾部也支持,用大喇叭幫著吆喝,出貨比他在農貿市場快。

當然,駱常慶也不讓人家白幫忙,給村長送了點海鮮和炒貨。

郭大旺和朱東風都麻了!

老板就是老板,往外跑了一趟,就又有源源不斷的海產品往這邊發來。

到小李莊的時候,駱立春是最坐立難安的一個。

因為誰見了她都對著她誇一通她弟弟。

她也有骨氣,梗著脖子不去湊這個熱鬨。

當然,駱常慶更有骨氣,他早忘了這村裡還有個姐姐了。

駱常慶抽空給文霞發了個電報,跟她說了聲。

文霞回家跟閨女嘟囔:“你爸本來說回去待兩天處理完手裡那批帶魚就來店裡忙活,結果又出了趟發,進了一大批魚,也不知道年前能不能賣完。”

駱聽雨自動摒棄老媽語氣裡暗含的自豪之情,裝聽不懂的,替老父親說話:“肯定能的,要是沒把握我爸也不可能特意跑出去進貨。”

文霞笑道:“是啊,可就是太辛苦了。”

得,好在店裡人手充足,但也是每天忙到飛起的狀態。

越到年底越忙,幾乎每天晚上都得到十點打烊。

等緞被麵到貨後,先對著單子給預定的顧客留貨,整理的時候有新的顧客過來問,還得一遍遍解釋,先壓著貨不賣。

等整理完有剩餘才會對外出售。

這東西是真搶手。

人家就在旁邊等著,等文霞他們核對完本子,把預定的留出來,剩下的那十來條都沒等往牆上掛,就被這些人分了。

來取緞被麵的人知道人家說話算數,回去又幫著宣傳一番。

店裡的呢子大衣、羊毛大衣、毛領皮衣、節約領、還有某款喇叭褲都相繼斷貨。

好幾款毛衣也賣完了,眼下就是有什麼賣什麼。

鴨絨服跟防寒服也一件不剩。

平價店那邊最先賣完的是牛仔褲和格子褲,鬆緊布鞋也賣了不少。

鞋店那邊好幾個架子都空著沒啥擺了……

皮包連著出了七八件。

年底忙,也確實亂,鄭國強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巡邏的警車也一趟趟過來轉悠,還會有民警時不時進來問問情況,關照兩句。

駱常慶在老家這邊賣海鮮又賣瘋了,他們分成兩組賣,趙為國帶著郭大旺,他帶著朱東風。

他這回弄了多少呢?

四萬多斤,本來備著年前能賣掉兩萬斤,就沒白往外跑這一趟。

結果在小年的前一天,這回出去弄來的這批海鮮就還剩了不到五百斤。

這還是駱常慶留下來的,給小九她姨家各送了點。

給他老娘留了點。

還準備給員工發過年福利。

趙為國也沒想到跟著他小姨夫一乾就乾到了年底。

他黑了,也瘦了,耳朵上還長了凍瘡,但數數自己這一個來月掙的錢,也高興的不行,偷著跟他娘說:“跟著我小姨夫乾比跟我爹乾掙錢。”

至於他小姨夫能掙多少,趙為國沒去算,他覺得自己也算不著。小姨夫發給他的才是他這段時間的勞動成果。

駱常慶帶著郭大旺和朱東風回了省城。

到家的時候才知道程建也來過,給家裡送的年貨,看到程建買的鞭炮,駱常慶笑道:“今年咱家不用買了。”

他也去了趟平商,給程建送了點海鮮和之前留出來的炒貨。

又去了趟郝榮光家裡,看了看郝大娘。

郝大娘老家人郵過來的乾菌類,給了駱常慶一大包,還給了他幾張牛肉票。

張家老兩口已經回津店了,走之前也去跟文霞說了聲,問他們啥時候回去過年,回去路過津店的時候去自己家一趟……

駱常慶提前給店裡的員工發了年貨。

每人五斤帶魚、五斤鹹魚、二斤蝦,一斤瓜子和一斤花生。

按說丁麗蓮和崔靜兩人到年底開不著工資,可畢竟是過年嘛,駱常慶就給她倆提前結算了十天的工資,並額外多包了十塊錢的紅包。

鄭國強仨人能開的著。

給郭大旺和朱東風提前放了假,店裡實在轉不開這麼多人,給他倆除了紅包之外還報銷回去的火車票。

郭大旺和朱東風兩人都有些激動。

來的時候是迷茫的,回去的時候卻有種滿載而歸的幸福感。

兩人確定好了明年來上班的時間,拿上一部分行李買上車票回老家了。

店裡的貨賣到大年二十七,就隻剩了零星幾件,駱常慶大手一揮:放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