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愛燕和文喜糧也覺得這是大事,都得回來。
把店裡安排好,讓丁麗蓮幾個看著,一家人提前趕回來忙活,準備上供的東西之類的。
村裡超過一半的人跑來看。
村裡第一座三層小樓啊。
不少西頭的孩子都跑了過來,圍在邊上看熱鬨。
村裡人有羨慕的,有嫉妒的。
羨慕的盼著自家日子哪天也能跟人家駱常慶家一樣,不說起三層樓,蓋個小二層也行啊。
嫉妒的則跟旁邊的嘀咕:“這要是政策突然一變,他家可就行了,第一個就得鬥他們家,甭叫他們嘚瑟。”
旁邊的人也不願意聽這話,‘嘖’了一聲道:“人家啥時候嘚瑟了?過年的時候你沒從人家手裡買魚啊?沒買人家的炒貨啊?沒覺得省勁啊?你說你這個人真是…說的啥話!”
“一碼歸一碼,買東西我又不是沒付錢,還不興我說句話了啊?”
“說說說,你說吧,真是……”旁邊的人不太擅爭辯,無奈地道,“我都不知道咋說你好!”
另一部分人則在私下裡猜著,說駱常慶家得是萬元戶了吧!
有人一臉揣測地搖搖頭:“要是攢住錢彆這個花法,搞不好能萬元戶了,這翻了房子,聽說那輛三蹦子也是人家買來拉貨用的,裡裡外外添多少東西了啊?”
“沒添這些東西,一個萬元戶跑不了。”
另一人持反對意見:“還一個萬元戶?我給他算著,加上這攤子東西最少倆萬元戶了。光年前那批魚吧,聽說把整個公社的村子都賣遍了。”
“他那是跟人家合夥的,不合夥他沒那麼多本錢……”
“合夥也能分不少。”
反正說啥的都有,但傳不到駱常慶的耳朵裡去。
吉時一到,先擺上供養燒香磕頭,瓦匠他們在旁邊說著吉祥話,上梁的時候有人負責點鞭炮。
鞭炮一停,周圍的人呼啦一下湧了上去。
上梁師傅開始往下扔糖、扔花生、小饅頭,還有成分的硬幣。
吉利話也是一套一套的。
特彆熱鬨。
駱常慶給上梁師傅還有其他乾活的發了紅包,中午又喝了頓上梁酒,熱鬨才結束。
文霞在家裡住了兩天,她爹娘吃完上梁酒,又回蘭溝村待了一天,之後又返回了省城。
駱常慶得留下來,房子進入尾聲了,驗收,結算工錢啥的,忙完再回去。
等房子正式收尾已經是七天後了。
院牆是加高的,大門修的也寬,方便以後買了車開回來進出方便。
驗收完畢,把工錢結了,給乾活的人們又一人發了一包煙,每人額外包了六塊錢的紅包。
還有來幫著做飯的,工錢結完,額外包了紅包,隔天又拿了點海帶送過去。
多搭點東西怕啥了,以後自己不在家,他老娘要是有個啥事,還是得這幾個相熟的鄰居幫忙照應著。
倆拉不平更不用說了,自家親戚更不能虧了他們。
房子還不能馬上搬進去住,得晾晾味兒。
但是進去參觀和站外頭打量還是沒問題的。
廖春華站在院子裡看著這三層小樓,有種‘親手養大的孩子’的感覺。
她眼看著一層層壘起來的。
他德康大爺說得對,這老宅交到常慶裡風水才能好,老祖宗才能安心。
起了這麼氣派的房子,風水能不好?
瞧貼的這瓷磚,這大玻璃窗,還有用水泥打的天井。
整個公社估計都沒有這麼好的房子了。
廖春華感歎著。
這麼長時間了,老大一家回都沒回來過。
當然,下回見著了如果問,那肯定是有理由。
人家現在是雙職工了,忙,兩口子一個月能掙一百呢。
不回來就不回來,還當她稀罕他們了。
“娘,你站那裡,我給你拍張照。”
駱常慶指揮著她站好,拍了好幾張照片。
年後她去省城的照片已經洗出來了,誰來家裡玩廖春華都得把相框摘下來讓人家看看。
在家裡又拍了好幾張照片,廖春華叮囑小兒子,洗出來可彆忘了給她送回來,她得留著。
家具黃師傅打的差不多了,還沒弄回來,等房子晾好,挑個良辰吉日正式搬進去。
房子弄完,廖春華的小買賣也準備重新開工。
這回小兒子弄回來一批襯衣,她瞧著挺不錯,打算帶著賣賣。
好長時間沒做茶葉蛋,也怕生疏了呢。
但那批襯衣駱常慶不讓她馬上賣,說再過個十天半拉月,等一部電視劇開播,說這幾款衣服都是比著那部電視劇裡穿的衣服做出來的。
名字還挺拗口。
廖春華都覺得神奇,電視還沒播,常慶就知道人家穿啥衣裳?
等電視播了,要是真能對上號,她又有能跟人家聊的了。
駱常慶第二天回了省城。
在家裡待了幾天,跟文霞把店裡全部調整了一遍,平價店讓出來一半空間擺光夫衫。
這麼大的陣仗,文霞都有些看不明白。
那幾款襯衣和新款針織衫賣的是好,但凡能成為店裡主打款的衣裳銷量都不錯,可常慶壓的貨會不會太多了些?
駱常慶就跟她說了國內引進電視劇,以及很快就會開播的事。
文霞明白了,就跟她曾經想過讓常慶比著雜誌上的衣服進貨的道理有點相同。
但她仍想象不出駱常慶說的,等電視劇開播後的那種瘋狂。
不過該調整還得調整,不調整一下好多貨沒地方擺。常慶還弄了一批絲襪,擺在那裡也沒人買。
估計得等天熱了著,那絲襪好像是穿裙子的時候穿的,露著腿不雅觀,配雙絲襪正好。
文霞自己留了兩雙,等著夏天的時候穿。
店裡的生意也挺穩定,那幾款新襯衣和針織衫銷量不錯,營業額每天也有提升。
現在就等著常慶說的那種境況了。
駱常慶把店裡收拾完,又回了穗城。
廠裡還有一批貨沒生產完,他等交了貨再回來。
郭大旺和朱東風兩人留在了省城,跟著熟悉店裡的情況,不然等忙的時候光文霞幾個忙不過來。
四月中旬,一部電視劇《血疑》在央台播出。
煉油廠某位職工家裡,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頭看,等播了十幾分鐘之後,家裡的小女孩指著電視上的人跟她媽媽道:“媽媽,你的毛衣跟她一樣。”
家裡人一愣,回頭瞧:“唉喲,我說咋瞅著眼熟呢,這不一模一樣的啊!”
正在擦桌子的女同誌也有些驚喜,道:“還真是,我前兩天才買的……”
文霞家裡也在看電視,被劇情吸引的同時,忍不住看了常慶一眼。
自家南屋裡堆滿的那些貨,銷量應該不用愁了。
第二天,文霞就穿了一套同款,襯衣配一款針織衫。
駱常慶是在收完貨之後,跟成大發商量好對外的批發價,趕回來的。
到店裡,他把寫好的大字廣告貼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