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120(1 / 2)

甭管是天麻酒還是刺梨汽酒, 駱常慶指著這個都掙不著錢。

現在煙酒價格卡的嚴格,他一箱天麻酒的利潤按照當地進價、零售價才能掙幾毛錢,一箱, 不是一瓶, 一箱才掙幾毛。

異地零售價格可以稍微往上提一提,他一箱也掙不到一塊。

刺梨汽酒掙的更少, 醬菜就更不用說了。

花錢買鹹菜?有那買鹹菜的錢還不如多添一份炒菜呢。

哪怕張斌嘗著不錯, 連吃了好幾筷子, 但是讓他掏錢買鹹菜他也不樂意。

可這幾樣東西都是他們招待所沒有的, 不光他們招待所, 外頭那些國營飯店裡也不見有賣的,這又是一個新鮮。

駱常慶道:“這醬菜兩三年前就去國外參過展, 人家現在都賣出國了!”

是, 一看這正兒八經的包裝就知道不是自己家裡醃製的。

王主任挨著嘗了嘗, 都很動心。

汽酒不用說, 現在啤酒供應緊張, 他這還是好的,鄉鎮供銷社能分到的量連他們的零頭都沒有。

但還是不夠賣, 汽酒可以填補一部分空白。

天麻藥酒他是頭回聽說,在聽駱常慶介紹完功效後,他自己就掏錢要了一箱。

刺梨汽酒也想掏腰包買點,他品嘗的還是冰鎮過後的口感。比啤酒的口感稍微淡了點,又比起汽水多了一股子勁兒,說不上來,反正感覺一瓶過不了這個癮。

這種購買衝動, 讓他覺得接下來的這兩款酒的銷量應該錯不了。

能給招待所創收。

他們招待所的情況怎麼說呢?

一直在虧損, 每年就指望政府補貼。

每次開會, 每次都被點名,上頭對他們的要求都不說能盈利,最起碼能先實現自給自足。

當然,能掙錢更好。

他們也想掙錢,可掙錢的東西它不敞開供應。

其他的跟國營飯店哪的大差不差,沒啥競爭力啊。

“駱同誌,我就直說了。”王主任摸出煙給駱常慶遞了一根。

旁邊的張斌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

慌忙掏打火機給領導和他駱哥點煙。

他那打火機還是駱常慶送的呢,跟煙卷似的,王主任頭一回見,剛想調侃一句‘喲,張采購都抽上過濾嘴……’

那話醞釀好了還沒脫口而出,就見張斌把濾嘴拔開,哢嚓一下,那濾嘴上竄起了火苗。

“誒?這小玩意兒不錯,從哪弄的?”王主任忙湊上去吸了一口把煙點著,道。

張斌有點慌,下意識的看了駱常慶一眼。

他怎麼說?駱哥送的?雖然做采購能小打小鬨的撈點油星子喝喝,上頭也睜隻眼閉隻眼,可再小的油星子讓領導撞上,那也不好看啊。

駱常慶反應極快,他拍了下自己的腦瓜子‘嗨’了一聲,問張斌:“我說咋總覺得還有點啥事沒問呢。對了,這東西試用感受咋樣?在你們招待所有沒有市場啊?”

張斌沒掉鏈子,知道他駱哥那裡有貨,馬上就道:“倒是有問的,很感興趣,好幾個人都找我打聽呢,我也尋思著不行就拿上一批放我們這裡試試,這不是你一直在外頭跑沒回來麼……”

又趕緊跟他領導說:“主任,我覺得咱們可以采購一批打火機。”

王主任能看不出兩人在打掩護嗎?

他也清楚駱常慶跟張斌接觸時間長了自然也有份交情在那裡,人家給張斌送點小玩意兒不叫事,這兩人也是太緊張了。

但這小東西是挺稀罕。

招待所賣打火機?

他拿過來翻來覆去地看,問了問價格,聽說賣兩塊,嚇了一跳,一瓶啤酒都到不了這個錢。

兩塊啊!

以他的收入肯定能買得起,就是舍得買不舍得買的問題。

王主任麵露思量,這個思量不是在考慮他自己買不買,而是琢磨放在招待所會不會太矚目了。

出來進去的都是領導,這個價格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一瓶酒才多錢?一份菜才多少錢?

駱常慶笑道:“主任,這款東西的進價就比一瓶酒貴。”

當然,酒有貴的也有便宜的,得看跟什麼酒比。

他接著笑道:“你們可以微利潤銷售,因為虧了上頭會給你們補貼,個體戶不同,車費住宿費運費,我都得算上,還不包括找貨源搭進去的人情關係,我得算這些成本,虧了就得自己擔著。”

招待所不一樣,即便虧了也虧不了他們的工資,可能福利會比彆的單位稍微差點兒。

想掙錢填補虧空,又怕加價高了惹麻煩,沒有兩全其美的事。

王主任理解並認同駱常慶說的,但他還是婉拒了打火機的采購。

還是賣酒吧,希望新鮮的黔州特產能給他們帶來一些意外的驚喜。

一番交談,讓駱常慶答應了勻給他們一批天麻酒。

醬菜也會留,留的少,還是怕賣不出去虧了。

不過王主任既然讓駱常慶抓住了,就不能這麼輕易讓走了,談完酒和醬菜的供應,駱常慶笑道:“荔枝你們要不要?”

“菠蘿要不要?上了菠蘿你們可以添一道菠蘿飯。”

“再過幾個月香蕉柚子和橙子,你們要不要?”

他越說,王主任眼睛越亮。

急的抓耳撓腮的。

這些東西店裡有過嗎?有過,但是量太少了。

飯店裡賣水果?

不不不,他們是上果盤。

前兩天來了十幾顆菠蘿,招待所裡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這個科長想買一顆,那個主任想切一塊。

最後就賣了三份果盤。

有個回頭客第二天又來,進門就先點果盤,結果被告知沒有了。

荔枝,一年分到他們這裡的更少,他還沒見見今年的荔枝長啥樣呢,是比去年小啊還是比去年的大。

聽駱常慶這意思是,不光能弄到菠蘿,還能弄到荔枝?

“現在有貨嗎?”王主任迫切的問道。

無視張斌幽怨的小眼神,駱常慶笑道:“菠蘿下午能提供個百八十斤,荔枝……”

荔枝他一共就買了百八十斤,準備一會兒帶回去給家裡人吃的。

黔州離荔枝之鄉挺近,但他連茅台鎮都沒抽出空來去,更彆說去采購荔枝了,就從黔州那邊買了點兒。

不便宜,人家不搞批發,他要百八十斤都不給他便宜,就算總數的時候讓了幾塊錢。

算下來也差不多三塊一斤了。

八十年代,三塊多一斤的水果,說是奢侈品也不為過。

郭大旺幾個沒好意思吃,一人嘗了倆,就說啥也不吃了,駱常慶就打包收了起來,給‘朋友’送了過去。

“荔枝給你們勻三十斤,等我忙完這段時間再去弄一批。”

王主任忍不住拍了下掌,三十斤不少了。

他們明明有采購,為啥不讓張斌直接去呢?

不劃算!

要不這時候的采購啊銷售啊…怎麼說呢?不夠靈活!

他們算的是,駱常慶進貨是他天南海北倒著賣,他要的量大,整體來說合算。

單單他們招待所能要多少?日銷能有多少?

進一千斤?要是賣不了不就賠了麼?

提供給兄弟單位?

那進價、運輸等各種費用扒拉起來容易扯皮,王主任不想沾這個麻煩。

哪個領導也不想沾這個麻煩。

都抱著這樣的心態,逐漸就陷入了一個怪圈裡。

我東西不夠賣,你那邊的東西也不夠賣,但就是不出去。

駱常慶既然能給他們提供,他們自然樂得這份輕鬆。

當然,駱常慶也不白給他們忙活,除了微薄的利潤,他最想要的是一份國營單位的采購證明。

想過跟張斌提一提這件事,上回張斌在電話裡給他提供的海鮮產品正名時他就想回來提一提。

可也琢磨不能啥事都壓張斌身上,太難為他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