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票原價轉,很搶手。
趙為國去幫著廖春華把小三層打掃出來,爐子生起來,燒了幾暖壺水。
今年都在小三層那邊住,另一套院子光過去看了看,稍微收拾了下。
她一回來,鄰居們少不了過來串個門啥的,有日子沒見彼此還挺親切。
廖春華也從這些鄰居口中知道駱立春辦的那半吊子事,這事常慶沒跟她提,回來才知道。
不過還好,吃一塹長一智,現在不在村裡賣,天天跑去縣城擺攤子,聽說賣的還不錯。
“不吃虧不長記性。”廖春華拿了套剛刷過的陶瓷茶壺泡了壺紅茶,給郭秀紅、高秀琴幾個倒了半茶缸子遞過去,閒聊著,“你們家裡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吧?”
“昨天就掃完了,也沒啥好收拾的……”高秀琴道。
郭秀紅也道:“差不多了,一會兒再擦擦窗戶就行了。”
她接過茶在手裡捧著,一陣陣的茶香往鼻子裡飄,不是花茶的味道,說不上來一股啥香味,低頭一瞧,茶缸裡的水呈棗紅色,顏色透亮,特彆好看,她忙問,“嬸,這是啥茶啊?”
“紅茶,常慶從外頭買來自己喝的,說冬天喝紅茶暖胃,他好這一口,隻要走到出產茶葉的地方就買,我就是跟著他喝……”
郭秀紅品了一口,砸吧了下,說不上來啥味,但就是喝著好喝,琢磨著去供銷社問問,有的話稱上二兩在家裡放著,她男人也是個好喝茶的。
幾個鄰居閒聊了一會兒,問了問駱常慶那店遭火災的事。
這種消息瞞不住,村裡都聽說了。
“這不是上天理啊,他倒是得著好了?”郭秀紅道,“倒是劉美青她那個弟媳婦一直沒回來。”
廖春華都快忘這一茬,忘那個人了,這時候才驚訝道:“一直沒回來啊?”
“沒回來,也不知道跑哪去了,倒是計劃生育的三天兩頭過去問……”
廖春華許久沒跟鄰居們說話,也是東家長西家短的聽了不少閒話。
正聊的進行,宋開庚提了點蔬菜、買了塊肉過來了。
廖春華趕緊起來,笑道:“宋主任,你咋有空來了?”
好家夥,供銷社主任都開始來看她了。
“嬸,叫我小宋,或者叫我開更都行,叫宋主任見外了。”宋開庚提著東西進來,跟郭秀紅幾個打了個招呼。
郭秀紅她們趕忙應著。
也不好意思再待了,就要起來走,心裡也道,瞧瞧人家駱常慶混的,以前彆說供銷社主任了,就供銷社那些賣東西的瞧人都自帶幾分傲氣。
跟他們說話都是自己這一方先賠笑臉。
要不然有點啥稀罕東西你給錢人家都不給你留。
去買個針頭線腦,喊三遍都裝聽不見的。
現在供銷社主任都開始往他們村東頭跑了,還親自來提著東西來看廖春華。
要不咋說有本事的人腰杆子硬呢。
宋開庚道:“等等等等,給你們看樣東西,瞧瞧是不是常慶跟他媳婦啊……”
“啥啊?”廖春華愣怔。
郭秀紅跟高秀琴也有些懵,啥東西啊還看看是不是駱常慶兩口子?
就見宋開庚從隨手提著的黑提包裡拿了本薄薄的書出來,這書瞧著比孩子學的課本要大,但是很薄,瞧著沒幾張。
宋開庚翻開手裡他們帶過來的雜誌給廖春華看,道:“嬸,是常慶跟他媳婦吧?常慶還燙過頭啊?”
兩家以前真不熟,隔的又遠,沒啥來往,也就是近期開始合作才熟悉起來。
他沒見過羊毛卷期的駱常慶,所以乍一看見的時候都沒敢認,還以為是哪個明星跟駱常慶長的像呢。
廖春華驚的鬆弛的眼皮都撐起來了,嘴裡‘唉喲’一聲驚呼:“是常慶跟文霞啊,他夏天的時候為了照相燙的頭,他倆這咋還印書上去了呢?”
郭秀紅倆人見過駱常慶兩口子這張照片,廖春華那邊的院子裡有,以前還帶著去公社賣衣服呢。
但是咋還印到書上去了?
彆說,當時看見照片的時候就覺得像明星照,這印到書上更像明星了。
宋開庚笑道:“我可不知道,這種書叫雜誌,也不是我的,還是彆的村人家閨女在外頭念大學,從外頭帶回來的。”
“正巧那閨女她娘認識常慶,以前從常慶手裡買過豆餅、解放鞋,翻開看的時候瞧著像,特意拿過來給我看。”
又問:“大娘你也不知道啊?”
“我不知道啊,我也不看書。”廖春華有心想留下等著常慶回來問問,可一聽這雜誌也不是宋開庚的,就不好意思提。
宋開庚倒是道:“我跟人家說了,留幾天,你們千萬保存好彆人家弄爛了就行,不然我沒法交代。”
“那謝謝了,我一定保存好好的,常慶過兩天就回來了,我拿給他看看。”廖春華笑的滿臉褶子。
這事駱常慶知道,但能不能登上他沒抱啥希望,他跟文霞也不是啥名人,拍那照片就是方便給顧客展示的。
不過成大發跟他說這件事的時候人家已經把照片拿走了,還送了對方兩身牛仔服。
拿就拿吧,他也沒在意。
沒想到居然還真登上去了,雖然不是封麵,是裡頭的彩頁,但是他跟文霞單獨占了一張。
隻能說運氣好!
那幾套牛仔服在他跟閨女比比劃劃鼓搗出來的,找廠裡現打的版,不是大眾貨。
又碰巧那本雜誌的記者喜歡牛仔風,跑去批發市場找靈感寫稿子,乍一看見照片的時候也以為他倆是明星呢,就是瞧著麵生,沒見過。
明星不明星先不提,就是看著那套牛仔服的樣式讓對方眼前一亮。
成大發三言兩語就知道了對方的身份,大加讚揚和推廣駱常慶夫婦,巧上加巧,意外促成了上雜誌的事。
駱常慶正在省城跟成大發通電話,成大發問他牛仔服要不要加量。
“你那邊還有多少貨?”駱常慶猛地感覺有點壓力山大,雜誌上是上了,不一定能帶動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