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稀罕東西都給她往回拿,連人參都給她帶回來了。
誰知買賣正當好,老大媳婦家那個挨千刀的弟弟一把火就給燒了個精光。
她那時候什麼也顧不上了,覺得天都要塌了,火急火燎的去了省城。
知道小兒子那邊肯定亂,想著過去搭把手,幫著過去這個坎。
沒想到火越燒越旺,小兒子家的產業越來越紅火。
小兒媳婦勸她留在省城,一個人在老家他們也不放心。
廖春華聽著心裡熱乎乎的,正好她過了幾天熱鬨的日子也不想回來再一個人孤零零的過,小兒媳說的實心實意,她就順理成章的留了下來。
開酸辣粉店,小兒子提出讓他丈母娘參與進來,她覺得該這樣做,人家幫著帶孩子看店,老兩口都撲小閨女身上了,她也覺得挺愧疚。
“我少拿點,讓他姥娘多拿點,不能白叫人家跟著你忙活。”
最後一分為三,小兒子還投了一筆錢,酸辣粉店跟旁邊的商店一起開了起來,紅火到晚上睡覺都能笑出聲來。
日子好了,心裡也舒暢,每天晚上一大家子湊到一起熱熱鬨鬨的吃飯,小孫女聰明又機靈,小孫子可可愛愛,每天這心裡說不出的暖烘烘。
後來沾小兒子的光,她去了首都,去過南方,坐過飛機,甚至有一天小兒媳來問她,願不願意把戶口挪出去當城裡人。
她才知道特區那邊買房子還能帶戶口。
要說以前,農轉非是所有人擠破頭都搶不上的好條件。
劉美青當初成了工人要起戶口,進村的時候不還耀武揚威的?
但當這種便利擺在她前頭的時候,她突然覺得不重要了。
“你跟孩子們出去吧,我先不挪了。”廖春華跟小兒媳說。
文霞笑道:“我跟孩子們也不挪,常慶把戶口挪過去,以後去特區方便,不用光辦什麼邊防證。”
是啊,沒想到有一天她還能想當城裡人就當城裡人,不想當就留在村裡不動彈。
戶口的問題幾年後小兒子又來問了她一回:“娘,你想不想把戶口挪去海城?”
這回文霞帶著倆孩子把戶口挪了出去。
廖春華動過心。
當初劉美青回村裡挪戶口的時候還跟彆人說:“他小叔不是能耐嗎?他能耐不還是泥腿子?”
這句話就是對著村裡其他泥腿子說的,瞬間得罪了一票人。
那時候廖春華心裡也憋著氣,琢磨著要是小兒子能想辦法把戶口起走就好了,村裡那些跟劉美青一樣陰陽怪氣的也不會說啥了。
後來小兒子辦到了,村裡人羨慕了好一陣子。
而且文霞不光能帶著孩子挪走,她想挪也能挪,小兒子說了,家裡又不是沒有錢,房子一套套的買,多在海城買兩套怕啥了。
廖春華按下了這股子衝動,她老神在在的想著,她家有條件能把戶口挪走,但石安村是
曾經帶給她活下去的希望的地方,她還是想把戶口留在這裡。
當年離婚,娘家沒有給她撐腰的,她有個哥哥二十郎當歲的時候意外掉河淹死了,她娘受不了這樣的打擊沒幾年也去了。
她爹走的更早,賈家那個人渣就是她嬸子把她嫁過去的,她快被打死的時候娘家一個出麵的也沒有。她嬸子還說,誰家男人不打娘兒們,各家的日子都是這麼過的,還讓她反省反省是不是自己不夠賢惠。
當年她拚了命把婚離了,回娘家那邊給廖家一個叔爺爺磕頭磕的一腦門血,求人家幫自己做主解除跟賈家那邊的婚姻。
還給當時的老村長磕頭,求人家幫自己做主而不是把她勸回去。
到底是看著她長大的長輩,看她這麼可憐,動了隱惻之心,給她做了回主,幫著她把事情辦了。
叔叔嬸子反而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也是她幸運,帶著孩子沒過多長時間村裡一個大娘給她說了駱大軍。
駱大軍前頭有一個,媳婦難產死了,大人孩子都沒保住,他受了點打擊,拖拉了好多年沒找。
她沒彆的條件要求,隻要願意讓她帶著兒子就行。
駱大軍過來跟她相看了相看,憨厚的點點頭,第二天兩人就拜了堂,過起了日子。
日子清苦,但是沒有打罵,隻有大軍把改名的常勝馱在肩膀上扛著滿院子轉時孩子的歡聲笑語。
因為恨她叔叔嬸子,嫁過來後就跟娘家那邊斷了聯係,逢年過節也是在村頭給她爹娘兄長燒紙,家裡叔爺爺跟村長沒的時候她回去過,之後就再沒回去。
石安村是她的家,能把心踏踏實實落在這裡的地方。
所以隻猶豫了片刻就跟小兒子道:“我戶口不挪了,留在村子裡吧!”
戶口留在石安村,她還跟著小兒子在省城,跟著兩人學著管理員工,體會到了當老板的輕鬆。
日子彆提多舒坦。
倆孩子也爭氣,當年小孫女成為省狀元的時候一家人從省城回來,駱常慶去給他爹上墳的時候她也跟著去了,一邊燒紙一邊念叨:“大軍啊,你孫女可爭氣了,咱老駱家出了個狀元呢。”
這會兒,廖春華在首都的彆墅裡疊著元寶,跟常慶商量哪天回去上墳,是等小言回來帶著金牌去一塊回去,還是先回去一趟給常慶他爹說一聲,讓他在下頭先樂嗬著,等他孫子回國,再去看他。
齊元哲跟駱聽雨兩人過來跟她打了個招呼,要出去一趟。
廖春華隔著窗戶往外瞧著兩人開車走了,才笑道:“這倆孩子今年定下來不?”
駱常慶惆悵的點了根煙:“誰知道呢,你孫女未來三年的工作計劃都安排好了,就是沒提結婚的事。”
電話又響了,估計不是道喜就是記者的采訪電話。
駱常慶走到旁邊接起來。
廖春華低下頭繼續疊元寶,疊一個念一次阿彌陀佛,希望駱大軍好好保佑這一大家子,讓小孫女投資的電視劇電影大火、讓駱言不停的拿冠軍、常慶兩口子永遠這麼恩愛下去,家裡諸事順心,還在心裡道:“咱親家公親家母你也得保佑著,就保佑老兩口健健康康,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