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太學求師(1 / 2)

第13章

“袁術!汝縱馬鬨市,自求死者舍汝其誰?”何顒看起來氣得不輕,他胡須顫抖,直罵了回去。

荀忻聞言精神一振,他打量著眼前頗有氣勢的中年人,此人有四十來歲,須髯飄飄,麵容細膩,一看便是養尊處優之人,原來這位便是袁術。

“伯求豈可空口誣陷?你說我縱馬,有何憑證?”袁術冷笑四顧,身後家仆數十人紛紛按刀以示路人,路人畏懼,紛紛驚逃躲避,片刻間原本熙攘的市巷為之一空。

荀忻:“……”

此人好無.恥。

荀彧拉住了何顒的右手衣袖,阻止他拔劍,何顒甩手,“文若!”

青年人走到何顒身前,正色對袁術拱手行禮,“久聞中郎將大名,今日幸得一見。”

袁術斜著眼瞥他一眼,見眼前人通雅清秀,不似庶人,這才肯開尊口,“汝乃何人?”

青年卻並不答姓名,隻道,“大將軍天下之望,中郎將亦當惜名。”

袁術聞言眯了眯眼,看著眼前寬衣博帶的如玉青年,他此時正是在何進麾下,這句話恰好戳中他袁公路的軟肋。

“告辭。”青年人握著何顒的手腕,拉著他轉身從容而走,荀忻也寸步不離地跟著自家兄長走了。

袁術沉默未語,隻是在原地站著,並未阻攔。

袁術身邊的小家仆沒有眼色,此時仍湊過來問主人,“主公,就放他們走了?”

袁術神色不豫,罵道:“庸奴,險壞我大事!”

“還愣著作甚?去把那孽畜給我帶回來,生死不論。”

眾仆從諾諾稱是。

他恨恨道:“何顒,我誓必殺汝!”

……

這一邊何顒神色尤憤憤,“文若阻我作甚?袁術驕橫無狀,仗勢小人,顒今日寧血濺五步,也不受此辱。”

荀彧勸解他,“先生也道術乃無狀小人,死於小人之手,徒增人笑耳。”

“先生與袁公路如何結怨?”荀忻忍不住問道。

何伯求冷哼一聲,“顒何曾招惹小人?”他歎口氣,“許是我與其兄袁本初交好,而對他不假辭色,引其嫉恨。”

何顒憤憤不平,抱怨道,“他自己不修德行,反怨我耶?”

“果然如聖人所說,唯小人難養,遠之則怨。”何顒這才稍解氣憤,感謝荀彧方才幫他解圍。

行到歧路口,兩人惜彆。

二月初春,巷間柳樹抽出新枝,鮮翠欲滴,總角小童從他們身邊嬉鬨著跑過,唱著不成調的童謠。

滿目春光裡,荀忻問起兄長,“袁家四世三公,門閥顯赫,袁公路出身名門,怎會如此豪橫?”

荀彧答道:“出身名門,便自以為高人一等,其實並非幸事。”

荀忻望向青年沉靜的側臉,聽他沉聲道:“能亂天下者,必袁氏也。”

何顒答應寫推薦信,果然很快就令人送過來了,荀彧也將太守的舉薦文書拿了出來

,荀忻拿著兩卷竹簡,感受到了命運的惡意。

都到了古代,他怎麼還要繼續求學?

這一天,荀忻便穿著青色儒袍,頭戴幘巾,袖子裡揣著兩卷竹簡,前去太學報到。

荀彧已經去了宮中當值,走前還殷殷叮囑他,“何伯求顯名太學,有他相薦,入學乃是易事。然有得便有失,隻怕有人因此與你為難,忻弟應當有所防備。”

大佬的示警荀忻怎能不上心?於是他做好了一番心理建設,預演了種種情景,以應對突發狀況。

太學設立在雒陽城南,傍水而建,高大的石門前有一片極開闊的廣場,廣場上立有石碑四十六塊。

這正是熹平四年漢靈帝為避免經書章句有誤,命當代名儒同時也是大書法家的蔡邕,寫定五經之文,以隸書刊刻在石碑上,耗時八年,史稱“熹平石經”。

碑落成之時,前來參觀摹寫的人絡繹不絕,一日間車乘千餘輛。無數儒生學子聞此消息,不遠千裡,負篋曳屣而來,專門來太學門前抄寫經書。

在此之前,東漢順帝時也曾修繕太學,擴建房舍,以致太學生一度達到三萬之眾[1]。

荀忻往石碑群中走去,此刻也仍有幾人身影或坐或立,懸腕持筆,在抄寫經書。

少年凝視著刻滿隸書的高大石碑,筆跡端正渾厚,字形介於隸書與楷書之間,左側落款“熹平四年蔡邕伯喈書”。

蒼茫天地間,碑文頂天立地,仿佛是先賢遺音,亦或是千古聖銘,凜然莊嚴不可侵。

這些在他眼中不過是曆史遺跡,對時人來說,卻是神聖的天下至理。

荀忻不再逗留,他進門找到主事的學官,把郡裡的文書與何顒的推薦信一起奉上。

五十多歲的老學官,須發灰白,眼睛有些渾濁,他展開簡牘仔細辨識了一會兒,便為他登記造冊,並遞給他一片單支的竹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