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1 / 2)

馬車裡原本的君臣氣氛被打破了。

見韓先生一臉擔憂地低頭發呆,燕王開口勸慰道:“先生不必介懷,九弟這性子自幼就被寵壞了,你不用搭理他,反正他也不會為難你。”

韓皎回過神,這才發覺自己無意間冷落了燕王,忙苦笑著應和道:“這個臣明白,九殿下本質上是位禮賢下士的主子,不會輕易為難臣下。”

“禮賢下士?”燕王一臉藏不住的嫌棄:“你說我九弟?”

韓皎誠心誠意地誇讚**oss:“沒錯,臣認為九殿下骨子裡是個豁達君子,此前多次受臣牽累,卻從未遷怒於臣。”

燕王笑道:“那是他沒法對你動怒,他今兒還跟我說呢,說你是棉花做的?不扛揍,還特地囑咐說,你要是犯事兒,讓我彆對你動粗。”

韓皎:“……”

這難道就是**oss比原著中脾氣好的真實原因嗎?

因為韓皎決鬥時輸給了綁匪,就認定了他是棉花做的!

罷了罷了,**oss以為他不扛揍也不是壞事,畢竟,在**oss眼裡,扛揍的人恐怕命不長,走得還很不體麵,都是全身粉碎性骨折那種。

回到家,韓皎清空思緒,開始仔細回憶宴會上發生的事。

燕王為什麼會忽然轉變態度?

整場宴席,除了被那武官騷擾期間,韓皎一直在關注燕王跟其他皇子的交流。

燕王一直跟**oss坐在一起,中途多數是對大皇子、三皇子幾個關係不錯的皇子敬酒。

原著中,李閣老派係的二皇子、四皇子和五皇子,幾乎跟燕王沒有任何交流。

這麼看來,最可疑的就是韓皎不太熟悉的大皇子。

仔細一想,散宴後,燕王帶著校霸三皇子找他時,態度還跟從前一樣隨意,被三皇子打跑後,再回來時,才開始不對勁。

當時韓皎正專心致誌向三皇子解釋查案過程,沒注意那期間燕王去了哪裡,現在想來,很可能是跟大皇子私下攀談了幾句。

這個大皇子。

韓皎皺起眉,大皇子原著中是個沒用的牆頭草。

起初,燕王是最合祖製的嗣君人選,這位大皇子從少年起,就私下拚命巴結燕王。

後來,殺良冒功案被血氣方剛的燕王鬨大了,皇帝丟了顏麵,以勾結邊防將領的罪名處罰了燕王,大皇子見風使舵,轉而投靠李閣老派係,甚至還回頭狠命踩了燕王幾腳。

丟了嗣君之位的燕王,受儘奚落嘲諷,這才變成了原著中那種城府淵深的隱忍性格。

原著的主體事件,是從燕王二十六歲開始記載的,殺良冒功案隻是原著中一小段背景回憶,簡單說明了男主性情轉變的原因。

燕王在鬥垮李閣老之後重新得勢,而最終**oss謝奪在暗中崛起,與此同時,大皇子因為把燕王得罪得太狠,馬不停蹄跳去了謝奪的陣營。

而此時,跟著李閣老一起失勢的二皇子黨羽,失去了對北鎮撫司和遼東都指揮使司的掌控,也就是失去了龍吟衛和北方駐防軍的勢力。

這兩股勢力,被苟延殘喘的李閣老,轉移到了大皇子手中,以求卷土重來。

這個時期的**oss雖然身為太子,但黑化之前,他沒有培植過嫡係勢力,於是接納了大皇子的投誠。

這也許是大皇子最失敗的一次翻牆頭了,投靠男主至少還能保住條小命,而他投靠**oss,還偷偷挖boss牆角,企圖為李閣老複出積累實力,結果就很淒慘了。

那個時期的謝奪已經黑透了,跟大皇子一起出征後,暗地裡策反了與韃靼聯合作戰的異族部落首領。

第一次交戰後,大皇子被韃靼俘獲,謝奪密信提醒被自己策反的異族首領:彆讓大皇子把他們兩方秘密聯合的事情告訴韃靼首領。

異族首領得到消息,嚇得連夜將被俘的大皇子滅口了。

兩軍決戰之後,一切如謝奪所料,異族軍隊與大楚裡應外合,乾掉了韃靼主力軍。

本來應該按照秘密協議達成和解、瓜分韃靼,謝奪卻在此時提出,先去韃靼駐地救回自己的大哥。

異族首領一聽直接傻眼了,心想你大哥不是知道咱倆的秘密,讓我滅口了嗎?

他憨厚又抱歉地把大皇子已經被宰了的事情,在酒桌上跟謝奪這麼隨便一說,沒想到“兄弟情深”的謝奪雷霆震怒,說“我隻是示意你彆讓韃靼嚴刑逼供我大哥,你居然把老子的大哥給宰了?那可是跟我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於是**oss手起刀落——

強悍的異族首領都沒來得及拔刀,就被**oss秒了。

這個首領死不瞑目,真沒想到謝奪敢動手,因為當時的情形是在異族首領的營帳裡喝酒慶功,謝奪加隨行侍從,一共三個人,而異族首領加四個兒子加族中最勇猛的將領,共計三十四個人。

誰能想到,大楚的這個小白臉皇子一拔刀,唰唰唰,把三十四個頂尖高手給全秒……

這還是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