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1 / 2)

流民曆來都是棘手的難題,受災縣往往與京城相距數百裡,災民們沿路被其他州縣的城門守衛驅趕打壓,才不得不跋山涉水來到天子腳下。

都是些走投無路的人,唯一能安撫他們的方式,就是每日定點施粥。

雖然養活這點流民花費並不多,但這會導致流民常駐京城,張嘴等飯,亦會導致天子腳下京畿重地盜竊搶劫類案件激增,宵禁期間,也隻能任由這些流民沿街而坐,況且,朝廷也不能養他們一輩子。

所以,以往遭遇流民大批湧入京城的緊急事件,朝廷多半會派欽差,領五城兵馬司,以驅趕鎮壓的形式,將流民驅趕至京畿外的州縣入籍。

為了儘快完成差事、恢複京城治安,安置好流民是次要任務,**才是主要手段,這導致大量流民最終不是被打死餓死,就是落草為寇,危害其他州縣治安。

方才徐閣老問韓皎,有什麼“緊急應對之策”,就是因為這件事必須“緊急”處理完,不能折騰太久,更不能給吃的讓流民直接賴在京城,畢竟皇帝震怒,比流民鬨事的後果嚴重得多。

事實上,此前曆朝都沒有妥善的應對之策,甚至有的朝代會直接用剿匪方式,殺戮充軍。

所以,兩個稍有經驗的編修直接略過了安撫這個不適合細談的話題,轉而追究賑災款,以及長遠防範的策略。

此刻,韓皎居然愣頭愣腦地提出“安撫流民”。

看韓皎這一副書生之氣,定會提出定點施粥之類的“德政”,於是兩名編修都沉默下來,等著看笑話。

韓皎神色認真地對徐閣老提議:“以臣愚見,戶部首先得撥放半個月的賑災糧食,定點給流民施粥。”

果然如此!

建議查貪官的那位編修是個急性子,聞言忍不住嗤笑一聲,斜看向韓皎,同情又鄙夷地歎了口氣。

另一名編修則不動神色,用目光鼓勵韓皎繼續講下去,他早看不慣這個號稱神童的庶吉士先後在皇子甚至皇上麵前露臉,這回,韓皎總算暴露了無知的嘴臉。

徐閣老麵色依舊慈和,卻準確抓住韓皎話中機鋒,耐心詢問道:“半個月之後呢?韓大人有何良策恢複京城治安?”

韓皎朗聲道:“無需半個月之後,臣估測,施粥的半個月內,足以將流民分批安置妥當。”

急性子的編修嘲諷道:“如何安置?都送去您府上安置嗎?流民至少有四萬餘戶!十萬多口人!”

韓皎對他微微一笑,繼續說完自己的建議:“臣聽聞,聖上去年準備在京畿以南,增設一座皇家莊園。預計將在兩年內建造完畢、並征召足夠的佃農入籍。以臣愚見,如今剛好有數萬身強體壯走投無路的農民,千裡迢迢來到京城,不如乾脆在武定州與濱州之間,增設一縣,讓這批流民就地入籍,依照每戶人丁數目,分地開荒,免兩年賦稅。兩年之後,這個新縣的賦稅,或可直入陛下的內帑。如此一來,一縣之稅收,遠超莊園百倍,亦可免去工部建造新莊園的徭役勞力,因為僅需撥放一年的賑災糧,流民便可自建家園。此外,依照流民自身意願,有願意遣返原籍者,可免賦稅兩年,並借一年的糧食,凡是參與修建當地水利堤壩的農戶,可以勞力抵償借糧,如此,也可省去部分修建防汛工程的費用。”

話音一落,文華殿裡寂靜無聲。

兩名編修驚愕地齊齊看向韓皎。

徐閣老依舊麵帶微笑,對著韓皎微微點了點頭,卻並未評價他的提議,轉而詢問兩個編修:“二位認為,韓大人的提議如何?”

兩個編修回過神,麵色泛紅。

一個編修先恢複了鎮定,微笑道:“卑職認為,韓大人的提議或可一試。”

性子急的編修趕忙應和道:“卑職方才也想到了這個點子,隻是從前無人嘗試,風險也未可知,卑職不敢輕言。”

徐閣老神色慈和地朗聲笑了笑,捋著胡子讚到:“好、好,老夫請三位來,原本並非為了解決流民之難。”

三人皆是一驚,目光疑惑地看向徐閣老。

不是請他們來出主意,那請他們來作甚?

徐閣老不再繞彎子,開門見山地說道:“今日下了早朝,君上召見老臣,親口稱讚翰林院庶吉士韓皎實乃可造之材。君上有意破格擢韓皎任翰林編修,特命臣親自考察其有無勝任之才。是以老夫召見了三位才子,以時事拷問,是為了考察諸位著眼點是否能切中要害。”

兩名編修滿麵驚愕,皇帝居然親口提議讓韓皎破格成為編修!

依照規定,庶吉士要任滿三年散館,考試合格,才能正式留在翰林任職,其餘庶吉士會被分派各部,從基層官員做起。

而韓皎任庶吉士還不滿半年,竟然免除考核,被皇帝點名,破格提拔,如何不叫人妒火中燒!

這次提拔,並非是韓皎找靠山走後門,而是因為此前一篇策論意外驚動了皇帝,此刻,韓皎又靠臨場應變的實乾能力,碾壓在場兩位編修。

徐閣老笑道:“考察已經完成,二位編修大人認為,韓皎能否勝任編修一職?”

已經得知,韓皎是被皇上看中,急性子的編修連忙爽快稱讚:“韓大人的應對之策,令卑職心悅誠服,若是讓這樣的有才之士居於下寮,卑職便無顏留任翰林了!”

另一名編修也趕忙表態:“卑職附議,韓大人理當升任編修一職。”

韓皎鬆了口氣,原來徐閣老突然召見,並非專程為他設局,而是皇上的意思。

沒想到,日理萬機的皇帝至今還記得他這麼個小人物。

沒了預想中的危險,韓皎這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正在經曆怎樣的巨大機遇。

直接升任翰林院編修!

這不就是免去三年實習期,直接入朝為官嗎!

依照常例,殿試一甲前三名,才能直接成為翰林院正式工,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那三位學霸的特權。

剩下通過館選的進士隻能乖乖做滿三年臨時工,結束實習期後,還有一次考核,俗稱“散館”,成績合格才能成為正式工,錄取率比殿試還低。

所以說,翰林院雖然官品低,卻是官場最有前途的部門,民間甚至把翰林院的官員們稱作“儲相”,畢竟內閣大臣皆是翰林院出生,很少有特例。

大楚曆史上,不滿二十歲成為翰林院正式工的,總共隻有兩個人。

一位是隆裕年間考中狀元的十五歲神童李慶春,距今已有兩百多年,都變成民間傳說了。

另一位則是十七歲高中探花的神童李承驍,也就是當今內閣次輔李閣老。

此刻,韓皎有機會成為大楚史上第三位不滿二十歲的翰林院正式工。

彆提多激動!

隻是不知道徐閣老會不會給他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