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分曹射覆(一)(2 / 2)

等香菱坐下,賈寶玉便迫不及待的笑道:“如此好了,也不用麻煩,就按座次來劃分好了,咱們兩邊正好一邊五個人。

我們這邊我、林妹妹、三妹妹、大嫂子和蘭兒,姨媽她們那邊,姨媽、寶姐姐、二姐姐、四妹妹還有香菱。

至於璉二哥和璉二嫂子,你們隨便選擇一方加入就可以了。”

賈寶玉給出了這樣的方案。

貌似合理,實則小算盤打的飛響。

他知道寶釵博學廣記,心想隻有他和黛玉合力,才能與寶釵一戰。

況且這樣一來,他們這邊有他和黛玉,加上探春、李紈,戰鬥力都不差,而對麵看起來就隻有一個寶釵一家獨大,便是為了平衡,賈璉也會選擇加入對麵的陣營。

如此,賈璉就不能和林妹妹一組了。

黛玉不知道賈寶玉的小心思,她也不在乎,隻要能和寶釵一較高下對她來說就是滿意的分組方式。

隻不過,聽到賈璉和王熙鳳可以隨意選擇,她還是第一時間就看向賈璉。

賈璉和王熙鳳,閉著眼睛都知道要選誰!

況且,她不想讓賈璉去幫寶釵。

賈璉確實有心去寶釵那邊,因為他心想,寶釵那邊隻有一個寶釵看起來厲害,其他諸如薛姨媽、迎春、惜春、香菱這些,都比較普通。

在那邊混,以他自認不太高的水平,容易出彩一點。

但是看見黛玉看過來的眼神,他就猶豫了一下。

“嗬嗬,既然這樣,我就加入姨媽和寶釵妹妹她們的陣營吧。

我可說好了,我是沒本事的,萬一要是被他們刁難,寶釵你可得多幫幫我。”

王熙鳳多精明,雖然賈寶玉和黛玉鬨得凶,但是她一眼看出,寶釵應該才是玩遊戲最厲害的人。

而且她和賈璉相反的算計,在寶釵這邊混,即便不出彩,也不令人矚目。

不像在黛玉這邊,到時候估計連個小賈蘭都比不過,那也太丟人了。

“看來我隻能加入林妹妹這邊了。”

王熙鳳選了邊站,賈璉隻能勉為其難的加入另一邊了。

如此一來,林黛玉這邊,可謂是強將如雲,就連唯一的小賈蘭,看那小子一點不怯場的樣子,說不定也是一員悍將。

而對麵,薛寶釵的一方,除了她自己,似乎看起來,一個厲害的都沒有。

或許這也是她們能夠安之若素的理由,反正,不得行的又不隻有自己,到時候看寶釵(寶姐姐)的就是了。

寶釵對於這種情況,倒是一點也不以為意。

反正是席間小遊戲,輸贏尚且不重要,更何況與誰一組呢。

迎春此時說道:“既是分曹射覆,如今人都分好了,我連規則還不大理得清的,誰能與我們細說說?”

黛玉立馬笑道:“寶姐姐最是博學,還是讓她來講吧。”

寶釵也不推辭,直言道:“所謂射覆,自古有之,最先不過是隨意抽取一物,覆於盆、盂之下,令旁人猜之,猜中者勝。

後人據此推演了不同的玩法,令射覆聲名大噪。

不過時至今日,古時的玩法早已不可考,我知道的,也不過是從前的時候聽人說的。

便是出令者,在席間任意指定一物,是為令底,此令底不可說出,隻說出一個與之相關聯的字或詞,稱之為覆麵。

猜令者根據出令者的覆麵,猜測令底,猜到也不許說出,而是說出同樣與令底相關聯的字或詞,稱之為射。

出令者根據猜令者所射,判斷其是否射著令底,若射著,則二人共飲一杯。

此外,射不中者,罰一杯,若是射中之後,出令人判錯,也罰一杯。”

寶釵已經有意將規則說的簡單了,但是在座眾人聽了,大多數還是覺得頭大。

這也太難了,要繞好多個彎子,這還怎麼玩?

探春也追問道:“所謂與之相關聯的字或詞,怎麼算的呢?”

“不論詩詞、典故,成語、俗話,皆可。”

寶釵說了,似乎也覺得這個玩法太難,於是主動道:“射覆本是極難的遊戲,若是太寬泛了,自是極難猜中。

這樣吧,不如將成語俗話刪去,隻允許用詩詞和典故,這樣範圍便小了許多,要射中也簡單了許多。”

“呃,寶姐姐說的是,就按寶姐姐說的吧。”

賈寶玉悄悄抹了一把額頭上的細汗,寶釵所言,和他以為的射覆有些不同,更難!

以致於他都不大有把握了,見寶釵主動減低難度,都鬆了一口氣。

既然是席間有的東西,又限定在有限的詩詞、典故之中,隻要夠博學,心思也敏銳,應該不難猜中。

黛玉早年就和母親玩過這個遊戲,對此門清,怕眾人被嚇倒,忙道:“也就是規則聽起來難,其實做起來,也挺簡單的。

射中的難度,其實更在於出令者出的令底偏與不偏。

咱們先玩一下,大家便明白了。”

說著,黛玉便請賈璉主持,講述具體的玩法和懲罰製度。

賈璉笑道:“正好咱們一邊六個人,不如就搖骰子吧,正好合適。

姨媽是長者,這第一骰就由姨媽來擲吧,擲到第幾,便是誰來做第一場的出令者。

然後我們這邊從我開始依次投擲,誰擲到與令官相同的點,便是誰來猜。

為了公平起見,就按照之前林妹妹說的,可以向‘同曹’的人求教,三次不中者,罰酒一杯。

也要說個笑話,或者講個故事什麼的,好歹不論。”

“好,璉二哥哥這個說法好,想來更有趣了。”

於是,讓丫鬟們去拿骰子和紙筆來。

賈璉看眾人的大丫鬟們都眼巴巴的立在旁邊,便招過平兒,囑咐道:“你來安排,該邊上入席的入席,該下去吃飯的先下去吃飯,不用一直候在這邊。”

賈府的舊例,主子們歡聚的時候,有時在邊上設“下席”,讓大丫鬟或者有體麵的仆婦入座。

這既是恩寵,也是為了烘托氣氛。

今日自然也不例外,兩邊的長廊上,早就設著小桌子矮板凳,也有相對簡單的菜肴。

此時能夠入座的,陪著主子們用膳的,都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