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裡的幺兒(十七)(1 / 2)

趙小麗直接被打懵了。

她愣愣的看著丈夫, 腦子在急速的思考著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很快,他的丈夫就給了她回答:“今天你叫了趙家村的人來給你撐腰?你長本事了,家醜不可外揚都不知道,你這樣到處說, 以後毛毛還怎麼做人?”

趙小麗心裡驀地生起一抹委屈來, 趕忙解釋道:“我沒有,我沒有叫人來,是他們自己來的。”

毛毛是兩人的兒子, 也是趙小麗的命根子。

但任憑她如何努力去解釋, 但還是拳頭一拳又一拳的落下,她心裡想著的竟然是不該讓鄉親們離開,而是不該給他們開門,心下責怪著自己的母親, 帶著人上門來撕開她的傷口,踐踏她的尊嚴, 最後還害她挨這麼一頓毒打。

“還敢不敢叫人了?敢不敢?”

聽著丈夫的問話,趙小麗一個勁的說道:“不敢了, 不敢了。”

男人打了一頓之後, 直覺得神清氣爽, 嘴巴裡嘟囔著罵了一句:“真是個賤皮子。”

趙小麗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不敢恨自己的丈夫,隻敢恨著自己的母親。

邵瑜找好了地方,很快就支棱起一個小作坊來。

這年頭家家戶戶人都擠在一起,找出一間空房子來著實不容易, 這房子的主人是村子裡的一對老夫婦,老夫婦原本兒女雙全,但因為出了意味全都亡故,老夫婦留了自住的房屋,另外兩間屋子租借出來。

老夫婦家計艱難,因著年紀大也掙不到什麼工分,租房子拿一些工分,家裡也時時有人,也算是對他們兩個老人家有個照應。

回了娘家的姑娘們帶著孩子住在娘家,白天在這新開的小作坊裡上班,如今小作坊裡牽頭的是趙青青,做的是一種醬。

這也算是趙木匠家的祖傳秘方了,由趙木匠傳給趙青青,在邵瑜思考不知道給姑娘們找什麼生計的時候,看到了趙青青送給邵老娘的那一罐子醬。

這年頭物資匱乏,能夠送吃的當禮物,都是重禮,趙青青為了討好邵老娘,也算是費儘心思了,她這蘑菇醬做的確實不錯,鮮香撲鼻。

趙家村背靠青山,沒逢下雨,山上都會生長出一種蘑菇來,這種蘑菇被當地人稱為羽毛菇,因為形狀太像羽毛所以有了這麼個稱呼。

邵瑜倒不想這個醬叫羽毛醬,想了想給它改了個名字叫鳳羽菇,這醬也就叫鳳羽醬,起碼聽起來顯得規整不少。

邵瑜很快訂購了一批撞在鳳羽醬的小玻璃瓶,這個年代倒沒有層層許可,這個小作坊辦起來隻需要辦一點簡單的手續就可以了。

至於這個醬怎麼賣出去,邵瑜走的是口碑宣傳的路子,醬本身的質量和口感都很好,邵瑜這個大夫又鑒定出一些功效,李家那頭也不遺餘力的幫忙宣傳,很快就帶來了省城的大筆訂單。

訂單增多,山上的蘑菇卻不怎麼夠用了,因此也發展了一批人去養蘑菇,到了後期甚至要跟全縣收購這種蘑菇。

也有人跟風做這種蘑菇醬,但趙家村的配方是趙青青家裡秘傳,又經過了邵瑜的改良,在口感上幾乎很難有所超越,因而鬨到最後,他們跟風做醬勞心勞力,還不如單純賣蘑菇掙得多。

原本隔壁村的都以為,這些被趙家村接回去的姑娘日子會過得淒淒慘慘,但越看著,她們離開了丈夫,進了醬料小作坊,自己掙錢掙工分,甚至還能送孩子去上學,一個學期兩塊錢,可不是誰家都舍得花這個錢。

如今的趙家村也和以往不一樣了,因著所有的變化都是從邵家而來的,邵家人如今也是讀書習字最賣力的一家人,就連邵老娘這樣上了年紀的老大娘,上掃盲班的時候都十分認真。

邵老娘也時常和鄉親們宣傳讀書的好處,比如邵瑜就是因為讀書了才能當乾部,比如邵嘉因為讀書了,才會像如今這樣懂事。

原本的邵嘉天天因為乾活,搞得自己灰頭土臉,且因為備受家人漠視欺壓,顯得唯唯諾諾,如今邵嘉是邵家的小公主,雖然和父親的關係依舊有些生疏,但邵瑜寵愛她,邵老娘也寵她,邵嘉自己也因為讀書,而養出了自信心,整個人的精氣神大不相同,一群小孩子在一起,邵嘉如今是最突出的那一個。

哪怕一些依舊重男輕女的人,看到邵嘉,也不得不說一聲邵家這個孫女長得好,不單單是相貌好,而是整個人的麵貌,是一個一眼看上去讓人覺得非常舒服的小孩。

也正是有了邵家的例子在,如今村裡的人都想要送孩子讀書,隻是家裡錢財有限,在這個尚未普及義務教育的年代,能去上學的都是家裡最受寵的小孩。

這些離婚的姑娘們,在醬料作坊裡上班,趙青青在邵瑜的影響下,也會有意識的引導她們存私房錢。

她們離開會家暴的婆家,還要麵對暗戳戳要錢的娘家,如果不懂得保護自己,最後的結果恐怕就是從婆家的受氣包,變為娘家的老黃牛。

這些姑娘倒也知道好歹,經曆過家暴的痛苦,也經曆過自己手頭有錢,不需要仰仗他人的日子之後,對待錢財的態度也自然有所改變,雖然依舊會感激娘家收留,會孝敬父母,但卻在十分注重孝敬的尺度,不會為娘家掏心掏肺到自己的日子都過不下去。

趙家村的變化,卻不僅僅停留在趙家村,邵瑜將整個的過程彙總,寫成了一篇名為《深山明珠:年近六十的進步女性》的文章,這是一篇類似人物傳記一樣的報道,發往了省城,被省城報紙刊登。

邵老娘上了年紀依舊堅持學習,追求思想進步,解救被家暴的青年女性,並帶領大家完成自我蛻變的故事,在全省城都廣為流傳,這片報道裡不僅揭露了農村裡重男輕女成風這一惡習,也抨擊了男性對女性暴力壓迫之事,倡導女性站出來拒絕暴力,保護自己,而報道裡的邵老娘,作為婆婆關愛兒媳,作為奶奶疼愛孫女,作為婦女代表,時刻以行動說話,一時竟然成了當代女性楷模。

市報、縣報,甚至是省裡的電視台也跑過來想要采訪邵老娘。

“看到沒有,這說的就是我,深山裡的明珠!明珠知道嗎?”邵老娘拿著報紙,滿臉紅光的朝著鄉親們說道。

鄉親們也十分配合,在他們的想法裡,能上報紙的都是大人物,誰也沒想到自家村子裡也能出一個這樣厲害的人物來,並且邵老娘這人隻是愛炫耀了一些,平常為人還是十分仗義的,隻要不是需要出錢的事情,邵老娘都十分願意幫忙出力,況且她如今出名了,也沒有那鼻孔看人,所以鄉親們也全都十分捧場。

“哎,我兒子他會寫文章,就是會誇人,變著法子誇我,我哪有那麼好了。”邵老娘說道,眼神充滿暗示的看著鄉親們。

鄉親們也十分配合,立馬有人配合著吹彩虹屁:“邵嬸子你就是那麼好,我家姑娘要不是你解救,估計都快被她男人打死了,你就是她的救命恩人。”

邵老娘趕忙謙虛著哪裡哪裡。

省裡電視台也沒有出外景的條件,最後是邵老娘去省城做了一期專訪節目,邵老娘原本十分緊張,但邵瑜提前和電視台那邊溝通台本,母子倆也事先進行了一次彩排。

邵老娘雖然還是覺得彆扭緊張,但如今她的普通話和上一次來省城時,已經今非昔比,已經能夠十分順暢的與人交流,且邵瑜的存在,也很大程度的緩解了她的緊張。

最終這次采訪十分順利,記者甚至一再誇讚,感覺邵老娘完全不像是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鄉下婦女,一個勁的誇讚邵老娘思想進步。

這次省城之行,除了邵瑜母子,還帶著趙青青和邵嘉,邵嘉年紀雖然不大,但邵瑜想帶孩子見見世麵,至於趙青青,那就是她親生父母想要見她。

在出發之前,邵瑜和趙青青有過一次詳談,結果確實如她預料的那般,趙青青有些崩潰,但有趙木匠在一旁鼓勵,趙青青還是選擇了這趟省城之行。

趙木匠希望有更多的人照顧女兒,趙青青卻更多的是被外公多年的尋找所打動。

如邵瑜所說,李老因為自責,這麼多年四處跑就為了尋找被拐走的外孫女,老人家甚至因為舟車勞頓病體沉屙,趙青青心下也頗多感觸。

老人家當年的一時失誤,也用了這麼多年來彌補,且趙青青雖然得知她是收養的,但與其他人不同,她不是被扔掉,而是被拐走的,父母親人也努力尋找了她許多年,雖然父母最終還是生了一個弟弟來填補她的空缺,但趙青青卻不恨他們。

這次親緣鑒定,結果卻需要一個星期才能出來。

和李芳華一樣,鄭書記看到趙青青的時候,就有一種奇妙的感應,這種來自血緣的奇妙感觸,讓鄭書記也深信這個女孩就是自己走丟的女兒。

李項陪著邵瑜母子和邵嘉在省城裡轉悠,趙青青則接受來自李芳華夫婦的親切關照,因為之前打過招呼的緣故,哪怕是年紀不大的鄭念容,也知道父母找了這個姐姐很多年,絲毫沒有因為姐姐穿著打扮土氣,或者覺得姐姐搶走父母的關愛而鬨脾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