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李玉做菜的手藝好放量足,哪怕後來有不少的婦人學著他的方式去碼頭上賣飯菜,但是她依舊是賣的最好的那一個。
有了一定的銀子之後,李玉就準備讓孩子去上學堂了,她這樣做,除了是因為在這個年代讀書才是寒門出頭的最好方式之外,就是因為在上次的事情之中,她發現了自己的不足。
哪怕她給予了孩子再多的寵愛和縱容,可是女性的寵愛總是帶著兩分柔軟的,他的生活中缺少一個男性長輩以身作則的告訴他什麼叫擔當,什麼叫做勇氣。
因此而李玉想著帶孩子去拜師,讓孩子跟著夫子學習,潛移默化之間就能夠更加的大方得體。
當然,這樣也是因為孩子在這段日子裡她一起在碼頭上賣飯,見的人越來越多,慢慢的有了兩份開朗的模樣的關係。
看著孩子小小的一個就會懂事體貼地幫自家娘親端菜拿碗,又與自家沒有什麼利益對立的關係,力工們對於他都多是讚美為主的。
力工們這種讚美再加上李玉每天特地的褒獎他,肯定他,讓孩子慢慢的也沒有那麼的怯懦了。
既然要決定去拜師,那麼就要把頭發修剪一下,否則光看著他這副模樣,就讓人覺得這個孩子不修邊幅,有些邋裡邋遢。
李玉一說,孩子就答應了下來,這些日子,他和娘親一起在碼頭上賣飯,已經聽過不少的高個子的叔叔說過,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讀書。
不管將來能不能夠念得出頭,可是好歹能夠讓孩子多識兩個字,將來去找一個賬房的工作也好,總比他們這些在碼頭上賣苦力的強。
孩子牢牢地記著那時候幾位叔叔說話時眼中帶著憧憬的光芒,即使因為身體上的疲累,讓他們的眉目之間儘是疲態,可是眼中的希望卻讓他們看起來仿佛容光煥發一樣。
孩子想要去讀書,想要將來給予娘親一個依靠,讓娘親不必再因為生活而需要奔波在外了。
想起街上偶然間看到的那些大家夫人,身邊有著奴仆伺候,頭上戴著金簪,孩子的心中就更加的燃起了一股子野心。
在很久很久之後,孩子才知道,原來最初自己所認為的大家夫人也不過
是鄉下土財主的夫人罷了,真正的高門大戶的夫人們反而會更加的內斂,不會那麼的囂張肆意。
不過那個時候他已經如同自己所想的一樣,給予了自己娘親足夠多的榮光。
以後的事情,如今的孩子可不知道,他正努力的按壓住自己想要的,反抗的心情,將手緊緊的握成拳頭放在膝上。
李玉輕輕地把孩子枯黃開叉的發尾給剪掉,又給他修飾了一下麵部垂下來的碎發,再為他穿上之前特地的做好的一件長袍,仔仔細細的打扮過後的他還顯出了兩分書生氣。
如今,因為吃食什麼的完全都沒有虧待他,李玉也儘量的給他進著補,每天幫著李玉忙忙碌碌的讓孩子沒有力氣再多想什麼,而且這樣勞動也是一份鍛煉,讓他的身子骨更加的結實。
臉色從前的蠟黃轉變成了白皙,雖然還沒有徹底的白胖起來,但是勉強能夠稱得上是白嫩的,挑選著父母最好的基因繼承的他,有著一雙深情的桃花眼,薄薄的嘴唇,哪怕還這樣的年幼,都能夠看得出他五官之中所蘊藏的風華。
即使所有人在麵上都是說人要看內在,而非是看外在的,可是事實上,人們大多數都是第一眼隻會看人的外在,而人們的印象又大多數都被第一眼所束縛著,形成了所謂的偏見。
原本夫子因為知道李玉的家庭情況,對於他們倆的到來,還忍不住的帶著兩份躊躇,畢竟如今他們家中隻有李玉這個婦孺之輩在外頭賺錢。
一旦賺不上錢的話,肯定交不起束修,交不起束修的話,哪怕自己再怎麼地同情他們,也不可能開了這麼一個先例。
但若是直接了當的拒絕他們,他又覺得自己讓一個孩子沒有了未來。
夫子是越想越躊躇,可等到李玉一帶孩子到了夫子的麵前,夫子就不由得對孩子多增添了兩份好感,再仔細一問,孩子還沒有一個正兒八經的大名,夫子不由得捋了捋胡須。
帶著兩分鄭重的說道:“既然如此夫子我就為你起一個名字,李初,學習之路很艱難,也很枯燥,為師唯願,你能夠不忘初心。”
李玉一聽,趕緊的點頭應了下來,孩子也十分有眼色的跪了下來,行了一禮。
夫子頓時就更加
滿意了,再加上剛才他才給這個孩子取了一個大名,不由得對他更增添了兩分親切感,在之後的學習生涯之中,對於他也是多番照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