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霧在村中家家戶戶間或傳出的雞鳴聲中漸漸散去,朝陽初升,整個村子慢慢醒了過來。
這是1963年8月24日,農曆七月初六的安城城郊古家村生產大隊。如同往常一樣平常而又忙碌的一天即將展開,公社的隊員們將在這片好不容易恢複生機的土地上耕種,為填飽肚子辛苦的賺取公分。
地處華國西北的古家村四季分明,在這夏末的早晨,未被汙染的空氣透出點清涼之感,村子外圍的山裡慢慢恢複綠色。一切都顯得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刨除勞作的壓力來看,環境竟是十分宜人的。
距離村子中心較遠的山腳下,有一戶看上去就很是氣派的人家。
青磚紅瓦的房子足有有兩排,每排各有主廂五間屋子。兼之兩排屋子又由兩間廊房相連,劃分出了前中後三個院子,整個房屋外麵還壘了整齊的院牆,給人的感覺就是寬敞和齊整。
村子中也不是沒有這樣的青磚大瓦房,但這房子明顯是新蓋的。也就是在農村,家家戶戶房子都比較大,不然這樣的房子放到這個年代確實有被有心人抓去說道說道的可能。
不過對於房子的主人古家人來說,這種擔心卻可以免去了。
“老大媳婦,準備準備,我把手上的活交代給你,半下午的我就要去老三那看你三弟妹了。唉,也不知道我這大孫女兒什麼時候能出來。“
一個聽上去就十分有精氣神的中老年婦女的聲音打破了古家小院的寧靜。
這聲音的主人是這古家小院兒的當家女主人——畢芳春畢老太太。
說是老太太,她今年也不過才五十四歲上下,不過在這個年代她這個年齡加上她還有好幾個孫子,被稱為老太太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接著便聽到她口中的老大媳婦陳紅春說:“知道了,媽,我這兒準備的都差不多了。明天這孩子也起床拾掇好了,一會我帶著他去再打一波豬草,這幾天的也就夠了。至於三弟妹那,您也彆著急,明兒個就是七夕了,說不得明兒您的大孫女兒就隨著那王母娘娘畫的鵲橋下凡來看您呐!”
老大媳婦陳紅春的話音一落,便見她婆婆畢老太太嚴肅了一張臉。她瞬間反應過來現在是新中國了,不能再講這些封建傳說了。她訕訕地拍了下自己的嘴,衝著畢老太太嘿呼一笑,想把這茬給混過去。
老太太倒不是那刻薄的人,隻提醒她注意把握分寸,便走到後院去打掃雞圈和撿雞蛋去了。
這兩天是她三兒媳的預產期,家裡養著八隻母雞,就是為著能多撿雞蛋給孩子們補充營養,還有給兒媳婦們生孩子坐月子補養用的。
如今她已經攢了五十多個雞蛋了,準備今天下午就都帶著去城裡小兒子家,留著給三兒媳婦坐月子的時候吃。
老太太有三個兒子兒媳婦,她這把雞蛋攢起來給兒媳婦坐月子的做法一貫就有,倒不存在偏心不偏心一說。隻是這次老太太帶去給三兒媳婦坐月子的東西除了數量較往常多出許多的雞蛋外,還有年下用布票、棉花票,拖她在百貨公司上班的小女兒給買的新細棉布和新棉花,加上之前攢下的麥乳精一罐,兩包紅糖和一布兜大米。
要知道這麼些東西在這個年月,尤其是那三年才過去不久的現在,算是十分難得的了。而老太太之所以肯舍得拿出這麼多東西,除了她本身就是個大方和善的婆婆的原因外,就是從三兒媳懷這一胎開始,無論是她自己做夢夢到還是村裡有經驗的婦人看到,亦或是她那在省城大醫院做婦產科主任的親家母的判斷,都說這一胎是個女孩兒。
要說生孩子這事兒吧,是男是女都有可能的事情。但老太太自己生了三兒兩女,個個養大成人十分不易。兒女們現都成家立業,生活順遂,老太太也就沒什麼可操心的了。到了含飴弄孫的年紀,兒女們孫子外孫的也給她生出了許多,卻偏偏沒有一家生個姑娘出來的。
這老理兒到哪裡都不錯,物以稀為貴。老太太和古老爺子都是乾革命工作的,本來那點與生俱來受環境影響的重男輕女思想早都在後期被改造的差不多了,對待自己的子女也都是個個重視,一視同仁的儘力培養的。這到了下一代,自然是看多了孫子就想要孫女的。尤其還是在接連有了五個孫子和三個外孫後,這對嬌嬌軟軟不帶把兒的孫女的渴望就被推到了極致。這才導致了這三兒媳婦的第三胎因著種種跡象表明可能是孫女兒後,老太太這過激的反應的。而對老太太這翻出家底兒的行為視若無睹擺明放縱的古老頭,其渴盼之心也就不用多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