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寄出,古明妍等了比以往跟大伯通信更長的回信時間,才終於在將近三個禮拜之後,收到了古建黨的回信。
因為是寫給古明妍的信,她也沒有一定要等到古建國回來了再拆開來看的堅持。
她這會兒特彆好奇也特彆激動,生怕自家大伯沒有get到她想問的到底是什麼,也怕大伯知道了她的想法後,現實的條件卻不允許她這麼做。
忍不住自己好奇心的古明妍展信起來,越是讀到後麵她嘴角的笑容就越大,心裡七上八下亂跳的心也終於慢慢的平複了下來。
再次感謝老天讓自己遇上了如此靠譜且還能不斷地給她帶來財運的家人。
古建黨之所以這次回信的時間比以往都要長,那是因為他不但看懂了自家小侄女兒信裡的內涵,更是根據她的種種疑問,親自在當地做了一番調查。
在古建黨通過自己實地考察和谘詢了手底下的本地人出身的小兵等等的情報搜集後,他得出的結論就是在疆城玉料產區的那片地區,的確如是古明妍所想的那樣,有很多靠著挖玉石籽料生活的農民。他們大多會在冰雪消融後去河裡撿籽料,然後交給當地的收購站。
隻不過收購站給出的收購價格很低,並不足以支撐農民的生計。於是,當地也會有很多人會將收回的籽料私下裡賣給私人,遇上合適的買家了,價格能給的高些,他們也能多賺些,對此農民們還是很樂意的。
而當地的官方對這樣的情況的態度其實是有點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畢竟這收購站的價格是國家定的,他們也知道農民的艱難,如果他們自己能想到辦法找些路子,他們官方在不違反大原則的情況下(也就是不被他們發現知道,或是被人舉報,類似大城市裡被大家默認存在的黑市一般),他們也不會特意的去費那個功夫,去揪這些人的小辮子的。
當然了,這樣的官方態度也是與他們清楚地知道農民們即使是想要私下裡交易,也是十分艱難的現實有關。
除了像老孫當時那筆算是半強迫而成功的交易之外,當地的農民其實大多找不到多少人能跟他們私下裡交易的。
一個是在大家的普遍認知裡,這東西就是個沒用的石頭,就算是知道裡頭是玉石,那放在這個年代也沒人會願意花錢買這玩意兒回家去給自己招難。
而且當地人也並不稀罕這東西,他們都清楚行情,不可能跟農民交易,所以農民們也就隻能做做外地人的生意而已。
可這年頭人口流動控製嚴格,疆城又處在偏遠地區,能遇上幾個外地人呐。
偶爾遇上的那些人,也都大部分是出公差去的。
那些人更看重自己的鐵飯碗,不會輕易做出私下交易授人以把柄的事,何況這交易的東西還是不當吃不當喝的破“石頭”。對於他們來說,這所謂的玉石完全比不上大城市的手表布料這些吸引人,能讓他們擔著私人交易的風險,去做這樣的事。
於是,當地的官方算是有恃無恐,這些農民從冰冷的河水中千辛萬苦找出來的籽料最後也隻能跟收購站交換,他們並不怕這些東西流到外麵去,畢竟外麵並沒有它們的市場存在。
也是因此,當地的那些世代依靠籽料采集生存的農民的日子過得很苦,甚至到了食不果腹,身無片瓦的程度的人家也不是沒有。
看到這裡,古明妍不禁想到後世,儘管那時候玉石的價格被炒出了天去又能如何,那些世世代代在玉石的產地生活的人們,卻也沒能靠著自己家園的這片寶地的出產,給自己換取多大的財富。
那其中最厚的那部分利潤,還不是被中間的商人和營銷的資本給賺了去,當地人也就是能分到個蛋糕的邊邊角角的,就那都已經很不錯了。
古明妍的腦子一時跑了偏,等到回過神來的時候,古建國寧榮薇他們都已經下班回家了。
於是,她隻能暫時收回思緒,等晚飯後再跟自家老爸商議此事了。
飯後乘涼,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借口,古明妍和古建國父女倆,又一次聚在了古明妍的書桌前,倆人對著古建黨的那封來信,開始商量起了事情具體的操作方式起來。
沒錯,在看過自家大哥的回信後,古建國最終也同意了去疆城收購玉石籽料一事。
這事兒算是父女倆達成一致的確定了下來,隻待完善計劃和等待時機具體進行了。
從古建黨所描述的當地農民的交易情形上看,古建國覺得,若是自家想要大批量的收購籽料,隻要是找對了門路,還是挺可行的。畢竟當地不管是官方還是農民本人,都不會想到有人會出手大方的做這樣的事兒。
古明妍還跟古建國商量著,既然自家有錢,那麼在收購的時候就不要過分的壓價了,儘量多給農民們些好處,能夠幫著他們改善生活的同時,也是讓人家拿到了足夠多的好處之後好能保守好秘密,彆把古建國和他們自己都給賣了才好。
交易的事情可行了,剩下的就是這前後來去環節的過程需要被完善了。
了解當地情況懂行的人也好找,古建黨手下就很有幾個信得過的本地兵,人品能力都靠得住不說,好幾個自己家裡就是乾籽料采集的,對裡麵的彎彎繞繞比誰都清楚。
到時候讓他們這些人帶著古建國一道兒,肯定能最大程度不引起人注意的同時,收到最多最好的籽料。
而且古建國肯定也會最先照顧他們自家的生意,他們家裡有利可圖了,他們自是會守口如瓶的。
剩下的關於運輸和儲存的事兒,古建黨雖然沒有明說,但也隱晦的提到了他們家在軍區的院子特彆的大的現狀。
古建國跟女兒商量,覺得要是可以的話,他們要不就把收回來的東西先放到古建黨的家裡算了。
比如一些大型籽料,可以先寄存在那裡。
那裡畢竟是軍區,古建黨又是二把手,隻要他本人不出事兒,隻要能把東西順利的運進去,那這東西放到他那裡就是再安全沒有的了。
大號籽料的儲存地想好了,而剩下的一些中小件的話,古建國完全可以自己帶回來。那些東西堆堆落落的自家也完全能放得下,倒是沒有多大的問題。
古明妍還提出了,這事兒要能成,肯定是少不了得靠自家大伯幫很多的忙的。就不說古建黨得幫著給推選合適靠譜的引路人了,就是這來回的去農民家和把籽料運回軍區,一路上的用車,不也是得靠他這個軍區大佬幫著上下打點嘛。
這還是第一次古明妍覺得自家還算是有點兒特權能用的了。否則,即便自己再有想法再是迫切,沒有大伯的強力支持,她也不能逼著自家老爸去疆城挨家挨戶的跟人農民家敲門要買籽料,然後靠著老爸肩扛手提的把石頭給她弄回來吧。
就當地人的敏感排外的性格,古建國不被人打出來就算好的了,她也不能乾這麼坑爹的事兒吧。
所以,這件事最後能不能成的關鍵還得靠大伯的助力。父女倆商量著,彆管這事兒成不成的,他們都要給古建黨留個最大最好的一塊籽料,就當是答謝他的幫忙了。
另外,聯想到拉自家大伯一起下水收集郵票的事兒,古明妍也提出了看古建國到時候能不能也拉上他大哥一起,跟他一起湊個份子也收點籽料在家裡屯著的想法。
古明妍想著,自家大伯家在軍區那才叫無處消費呢。這麼多年大伯伯母兩口子也就倆兒子,大堂哥現在還去當兵去了不用他們養,剩下個小兒子也就是供個吃喝,上學穿衣的基本就沒什麼成本。
兩口子都有工作,大伯還是軍區領導,津貼什麼的肯定也不低。
他們家肯定也攢了不少的錢了。與其把錢放在那裡坐等貶值,還不如利用在疆城當地的便利,多多收些上好的籽料用來保值呢。
他們本身就在本地,又有人脈,按說是要比自家這麼山高水遠的去夠這些東西要方便許多的了。
自家既然有這麼個好的“投資”項目,又要受到人家這麼大的幫助,把人拉著一起加入掙錢才是正理。反正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大伯家更好了對他們整個大家族也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是不是。
父女倆把前前後後的事情都商量妥當了。現在唯一擺在他們麵前的困難就是古建國本人目前來說並沒有什麼機會能去到疆城。
雖說可以放心古建黨,但這事兒畢竟是他們家提出要做的,具體的要收購多少,以什麼價格收購都是需要古建國親自去當地看了情況後才能夠決定下來的。
就算他們也打算著這事兒若是順利,以後也會持續的收購籽料,但這最初的標準還是得由他親自去當地先定好的。
加之信裡到底是有很多話都不便多說,古建國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去那邊跟古建黨親自談談的,那這就要求了他必須得親自去一趟不可了。
作者有話要說: 父女倆想好了所有的過程,卻忘記了最關鍵的是能不能出的了門,想想也是蠻醉的了,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