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心收到白小姐的邀請自是十分高興,可是一想她還邀請了李文潔和李文月她就覺得無比心塞和鬱悶。
李文潔也就罷了,李文心自信自己能處處壓她一頭。可是李文月可不一樣。因為她總是不按常理出牌,你根本摸不透她的下一步行動。而且什麼話都敢往外說,什麼事都敢乾。她在外麵可不比家裡,必須得時時謹慎小心,萬一出了什麼岔子,那就是會傳揚得全城皆知。李文月可以不要臉,但她不能。
所以李文心覺得最好能有辦法不讓李文月出場,她不想跟她出現在一個場合。李文心這麼想,胡氏也是這麼想。她可不想讓自己的寶貝女兒跟那個瘋瘋癲癲、胡言亂語的文月一起出門。到時李文月丟臉,丟的可是整個李家的臉。萬一她再跟文心發生爭執,那些該說不該說的都說了,可就麻煩了。最可怕的是文月這孩子最近口才見漲,彆說是文心,連自己有時候都
不是她的動手。這讓胡氏更加憂心。
胡氏想來想去,覺得這事情十分不妥當。自己的女兒正值說親的年齡,若是名聲壞了,以後就彆想說門好親事。彆說是陸家那樣的人家,再低一些的人家也未必願意。
她思索再三,便覺定去跟老夫人麵前說道說道。
李老夫人看到大兒媳婦,話沒說幾句,就問她幾個孩子準備得如何了?該囑咐的囑咐沒有,下人和馬車備好沒有?規矩教好沒有。
胡氏態度恭敬地一一回答道:“娘,一切所需之物全已備好,禮物也備好了。該囑咐的也都囑咐好了。隻是還有一件事,兒媳一直在想著要不要說。說吧,我怕自己更摘不清了;不說吧,又怕影響了咱們李家的聲譽,所以一直在心裡梗著。”
李老夫人不動聲色地道:“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那你還是說吧,你說來我先聽聽。”
胡氏看了看婆婆的臉色,便接著說了下去:“娘,我是這麼想的,白家可不是一般的人家,想那白小姐
肯定不止邀請咱們一家,在場的肯定還有彆的人家的小姐姑娘,那白臨風肯定也會邀請彆的公子少爺。到時,大家彙聚一堂,若是咱們家的幾個孩子禮節不出錯還好,若是有人不懂禮節,跟人發生了衝撞,或是自個人之間發生了爭執,咱們大人又不在身邊,豈不是被人笑話?這可不是在自家院子裡,關上門,隨便她們怎麼鬨都行。這可是在彆人家做客,又當著那些多人的麵,到時還不傳得人人皆知?咱們家可有好幾個要嫁的姑娘呢?還有文鬆文柏他們的前途呢?我想想都揪心,可是我若是阻攔,就怕有人說我不安好心。”
這裡麵的人說得自然不是旁人,正是李文月。她和老夫人都是心知肚明。
老太太神色嚴肅,半晌沒有言語。她也在思索著大兒媳婦的話。
胡氏頓了頓,又趕緊補充道:“娘,我今兒個敢對於發誓,對於這事我沒有一點私心。畢竟,文月無論哪方麵又沒有壓文心一頭,也不存在搶了文心風頭的
說法。像文潔,哪兒也不比文月差吧,可我一點也沒阻攔她去吧?”
胡氏信誓旦旦,說得無比誠懇。
李老夫人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也沒說行不行。但胡氏心裡明白,老太太沒訓斥沒反對,就表示她在考慮。
果然,李老夫沉吟半晌,慢慢說道:“隻是白家的請帖也下了,大家又張羅了這麼久,要是突然說讓文月不去了,怕你三弟妹和你三弟會有想法,依文月的性子恐怕也不能善罷乾休。”
對於如何對付李文月和三房,胡氏有的是辦法。但又不好直接對老夫人明說。她便說道:“娘,你先勸勸三弟妹和三弟,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是為了咱們大家夥著想。再說,文月的年紀還小,過兩年再出門也挺好,而且那時想必文月會比現在更文靜懂禮節。”
李老夫人緩緩點點頭:“罷了,你下去吧,我找你三弟和三弟妹說說吧。”
第二天晌午過後,米氏就被老太太房裡的貼身丫鬟給請了過去。
米氏起初還以為老夫人找她是商量文月她們赴宴的事。哪裡想到,老夫人的態度和藹是和藹,但說出來的話總讓人忍不住多想。什麼文月年紀還小,很多規矩還沒學會,怕她在外麵沒有分寸,影響了她的名聲之類的。說得米氏心裡突突的。
米氏趕緊為女兒辯解道:“娘,文月在家裡是淘氣些,可是在外麵從來都是很有分寸的,她至今為此,還沒做過什麼讓李家丟臉的事吧?”
李老夫人一想還真是的,這文月確實沒在外麵乾過丟臉的事,當然了,這也是出門比較少的緣故。李老夫人如是想道。
李老夫人繼續剛才的話頭說道:“三兒媳婦,話雖如此,我還是擔心呀,畢竟孩子年紀太小,這麼多年,你忙著照顧老三,也忽略了這孩子。我想讓她學兩年規矩再出門。到時,她人也長開了,規矩也懂得了,多好的事。文月是我親孫女,我還能會害她嗎?她
嫁得好,我也有臉麵,李家也有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