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到帖子後,蘇錦璃找來周磐問了下狀元的進度。
得知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活字已經研究了出來,如今已經開始嘗試印書,加以調整。
周磐還給蘇錦璃帶來了一個消息,原來早有人發明出了活字印刷,隻是並未受到重視,也並未推廣開來。
這個消息還是秦王派來幫忙的人告訴他的,那人也隻知道以前有人用活字印過書,更多的就不太清楚了。
對此,蘇錦璃其實早就知道。
她畢竟是從後世過來的,活字印刷這麼大的發明,她當然了解過。
這活字印刷,其實早在數百年前就發明了出來。
隻是並未得到重視。
自然也沒有推廣開。
隻有少數一些人才清楚。
古代傳信麻煩,信息流通很慢,除非朝廷推廣,不然想要把它推廣開太難了。
更何況,活字印刷也不是沒有弊端。
首先得隻做成千上萬的活字,然後還要從這成千上萬的活字裡挑選出需要的,排列成書,加以印刷。
這就顯得很麻煩。
古代的人口少,讀書識字的人更少。
大家平時經常讀的書,像是什麼四書五經,通常都有現成的雕版,直接拿來印就行了,不需要費時費力去製作活字。
隻有編寫印書,又想大量印刷的時候,活字的優勢才體現了出來。
這種環境下,活字印刷能夠推廣開才有鬼了。
不過蘇錦璃最開始提議的時候,她也是沒想到,周磐居然沒有聽過活字印刷。
她之所以提議這個,就是因為活字印刷雖然取字排字挺麻煩,可他們現在並不需要從幾千甚至數萬活字裡去挑字。
完全可以按照書冊內容,一邊刻字一邊印刷。
這樣就省去了很多麻煩。
周磐讓工匠們試驗了很多種辦法,為了節省時間,最後定下來用膠泥來製作活字。
他們想了個省力的辦法,就是先在一塊平整的木板上陰刻文字,然後把木板框起來,中間用木片分成一個個方形的格子。
然後把調配好的膠泥裝進格子裡壓壓緊。
取出後就成了一個個活字。
之後再用火燒硬,就可以排版印刷。
這種製作活字的辦法,有點類似於製作月餅。
不同的地方,就是它要製作成長方體的形狀,所以模子需要做成格子。
這種辦法的好處就是,製作雕版和格子可以同時進行。
而且雕版的時候就算略有錯漏也沒關係。
隻要製作活字的時候,把錯字挑出不用就行了。
印刷需要陽文,然而雕刻陽文要比雕刻陰文費工夫得多。
直接雕刻成陰文,再作為模子壓製出活字,顯然要省事不少。
隻要排好一版活字,就可以開始印刷。
工匠們試驗了許多次,確定好方案後,速度就快了起來。
周磐跟蘇錦璃彙報的時候,工匠們已經印刷了不少書頁出來。
之前蘇錦璃去給沈翰治腿,讓沈翰編寫資料的時候,工匠們就已經開始在試驗。
等最終的資料方案出來,工匠們早就試驗出了這套方案。
開始製作常用活字。
所以一拿到書稿,他們就開始了排版印刷,同時加緊製作更多需要用到的活字。
不過,蘇錦璃對這個速度還是不太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