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可真是天上地下,世間絕無僅有的好阿汗,陪愛妻說了那麼久的話,都過去一兩個時辰了,才發現平日裡像跳|蛋一樣活潑,沒個安穩時刻的女兒不見人影兒...
海蘭珠搖頭,哭笑不得,隻道:“多半出去玩了吧,爺也是知道的,伊爾哈性子最是活潑開朗,還喜歡吃,想必一會兒中午,就會帶打的獵物回來,纏著阿碧雅做烤肉。”
來承德避暑山莊常住,不光伊爾哈跟著,就連自梳不願意嫁人成了管事姑姑的阿碧雅也跟著一起來了。作為照顧海蘭珠、伊爾哈的嬤嬤。
阿碧雅的手藝很好,不光針線活兒,比得上魚米之鄉的繡娘,就連廚藝也是頂頂不錯的,像不放孜然、卻一點膻味都沒有的烤肉,像酥油茶、酸奶酪、奶豆腐等特色糕點,阿碧雅都會做,味道還挺不錯的。
伊爾哈尤其喜歡,可不是全吃貨的鍋,而是伊爾哈本身就重油葷,差不多算是純肉食動物。不像蘇清之,吃鍋子都要肉食、蔬菜各一半,絕對不會單獨吃肉或者純素。
果不其然,臨近中午,外出打獵的伊爾哈回來,一邊讓阿碧雅給她做好吃的,一邊用略帶炫耀的語氣說今天又乾了什麼,她那麼能乾,肯定是女版的巴圖魯。
皇太極全程附和,甚至還說虎父無犬女的話語,說道最後隻差說伊爾哈可以上戰場了。
海蘭珠聽得那叫一個無語,一頓午膳吃完,直接沒好氣的質問皇太極怎麼養女兒的。旁的不說,身為皇家格格,適合上戰場打戰,這把滿蒙勇士放哪兒去了。
皇太極笑笑,卻道:“海蘭珠不用太過擔心,依著伊爾哈的性子,好武歸好武,重要的還是吃。我們夫妻決定來年開春下江南遊玩,伊爾哈準放棄回京城纏著永祚,讓永祚同意她跟著豪格剿匪的念頭,轉而跟我們一起下江南遊玩。”
海蘭珠哭笑不得,倒是收斂了怒火,莞爾道:“爺說得也在理,前幾日聽阿碧雅說,伊爾哈曾經問阿碧雅會不會做西湖醋魚,也不知道伊爾哈從哪裡得知這道菜的。讓隻擅長北方菜的阿碧雅給她做西湖醋魚......”
皇太極:“...有想法。”
可不是有想法嘛!
與此同時,遠在紫禁城忙碌於學習的蘇清之接到伊爾哈送的書信後,那叫一個黑線滿滿。甚至忍不住跟王總管吐槽。“老王,你說說依朕這麼聰明的腦子,怎麼會有如此蠢得清麗脫俗的妹妹呢。”
王總管:“???”
“十五公主...其實挺聰明的。”王總管斟酌的回答。
蘇清之嗤笑一聲:“是啊,是挺聰明的,可惜聰明全用在怎麼吃好上麵了。”
堂堂的皇家格格,寫家書都是三句離不開一句吃的,通篇書信讀下來,隻一個意思:皇帝哥哥,我想你...禦膳房的廚子,能不能選個會做江南菜的廚子‘快遞’來承德避暑山莊。
瞧瞧,這是什麼話,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在承德避暑山莊隨阿瑪額娘住了三年多,過的日子都是吃了這頓沒下頓。
“老王,禦膳房可有江南來的廚子?”到底是親哥,雖然對伊爾哈嫌棄滿滿,蘇清之還是決定滿足她索要廚子的心願,轉而你問王總管。
王總管恭恭敬敬的回答:“回稟萬歲爺,好讓萬歲爺知曉,禦膳房的廚子天南地北都有,卻沒有擅長做西湖醋魚的廚子。”
大清官場後宮製度,都是繼承的大明,包括紫禁城已經李自成當初攻打進北京城幸存下來的宮娥、太監,都一並兒接收了。還很仁慈的編入了包衣籍。
太監還好,都是無根之人,可宮娥,按照二十五歲出宮另擇婚嫁的規矩,成了包衣,就隻能在包衣籍範圍擇婚,生下的子女,則世世代代以包衣奴才的身份服飾愛新覺羅一氏。
並不是說這種規章製度不好,事實上包衣可比一般的旗人過得好多了。像八旗選秀,三年大選是指在滿蒙漢軍旗中挑選秀女,意在挑選嬪妃和給王孫貴族賜婚。
而一年一次的小選,主要指的是包衣籍秀女。他們中大多都是調撥到各宮各殿,做伺候嬪妃的工作。少數的幸運兒,會一開始被挑去伺候嬪妃。
像康熙的純裕勤妃陳氏、熙嬪陳氏、端嬪董氏、靜嬪石氏、襄嬪高氏、穆嬪陳氏、安嬪李氏、敬嬪王佳氏以及生下雍正帝的孝恭仁皇後烏雅氏,敏妃章佳氏,哪位不是包衣籍秀女出生?
母憑子貴,其實是個笑話。
像蘇清之,完完全全就是子憑母貴,海蘭珠是皇太極的心頭寶,作為皇太極、海蘭珠愛情結晶的蘇清之,當然就是皇太極心目中的最佳繼承人。所以啊,生母的身份重要也不重要,可以母憑子貴,更可以子憑母貴。
王總管入的鑲黃旗包衣,收了兩個養女,冠以王姓,聽說大的女兒明年就十一了,準備派往慈寧宮伺候。倒是沒準備送來養心殿,算是了解依蘇清之的心性,不會吃窩邊草。
都是伺候人的工作,倒不如去慈寧宮當個三等的宮女,等滿了二十再說出宮另擇婚配,或者等到了年歲請蘇清之指婚。好歹是蘇清之身邊用慣了的老人,隻要開口請求,不過分的話,蘇清之會滿足的。
的確,依著蘇清之的心性,求指婚而已,隻要王總管開口,蘇清之怎麼著都會給他麵子。
不過現在說這些還早,現在最重要的是,既然禦膳房沒有擅長做西湖醋魚的廚子,那就不送了,反正開了年皇太極和海蘭珠就會南下,到處遊玩,杭州揚州等地,據說風景秀麗,必然會去的,那到時候就在當地吃西湖醋魚好了。
其實後世的時候,蘇清之曾經去西湖玩的時候,吃過西湖醋魚。沒有經過其他地區改良,講究原汁原味的西湖醋魚,味道實際並不怎麼好,很腥,甜膩的味道並沒有掩飾住魚本身的腥味,是吃過一次就不會吃第二次的地方名菜。
賣的是名氣,而不是味道。
“算了,沒有善做西湖醋魚的江南菜係的廚子就沒有吧,反正朕又不是十五妹那種吃貨。”蘇清之笑了笑,卻突然調侃起來。“十五妹那麼會吃,怪不得汗阿瑪、額娘都不想她和親蒙古,連朕都怕十五妹嫁到蒙古以後,不會沒吃沒喝到自閉,而是會將額附用菜刀切了,沾鹽生吃。”
王總管:“......”
“老王你怎麼看?”蘇清之突然又問:“滿洲男兒,可有配得上十五妹的巴圖魯。”
王總管:“...奴才不知。”
“索尼的夫人,朕記得她乃滿洲正黃旗出生。”蘇清之突然道:“聽說她是個孝順的,最近一段時間時常進宮侍疾。”
“好像是為了他家大公子的婚事。”王總管小心翼翼的回答。
“大公子?”
赫舍裡·噶布喇?
廢太子胤礽的外祖父?
蘇清之表情有些玩味兒,顯然沒有想到原來這個時候,赫舍裡一氏,就是親太後一脈的了。隻不過曆史上是‘親’的是孝莊文皇後一脈,順利將孫女赫舍裡氏推上康熙元後的寶座;
而這裡,嗬嗬噠,在聖母太上皇後陪身為太上皇上的皇太極常住承德避暑山莊的時候,赫舍裡氏可不隻有身為母後太上皇後的哲哲,這麼一個選擇了嗎?
投機分子,妥妥的投機分子。老實講,對於這,蘇清之一點都不奇怪,畢竟自從蘇清之登基後,宣揚的國策是‘民族和諧’,不以和親為維護兩國邦交的主要目的,那麼作為老牌的滿洲著姓大族,有尚主的想法一點兒也不為過。
隻是想起索尼的長子赫舍裡·噶布喇可是康熙元後赫舍裡氏的生父,廢太子胤礽的外祖父,蘇清之就有一種啼笑皆非的宿命感,還覺得有點點荒唐。
好嘛,要真如了索尼這隻狐狸的意,讓他的長子赫舍裡·噶布喇尚了主,那赫舍裡氏豈不是有了...皇家血脈,這樣一來,隻怕蘇清之成年後,真的選了小他兩歲的佟佳氏為皇後,生下愛新覺羅·玄燁,到了玄燁長大成人娶妻的那一天,隻怕赫舍裡氏不會再成為玄燁的原配妻子。
其他的不說,反正蘇清之這個人有時候特古板,而且執拗。表哥表妹什麼的,不利於優生優育。
“可知索尼夫人看上了朕的哪位皇姐?”
“回稟萬歲爺,好像是八公主。”王總管小心翼翼的回答。
蘇清之了然,一點也不意外的來了一句‘朕知道了’,就打住‘閒聊’繼續看起了書本。
這是蘇清之閒暇時,偶爾會做的娛樂。
至於騎射打獵之類的,對於蘇清之來說,已經算得上功課,哪裡算放鬆。最為放鬆的,還是閒暇時翻閱幾本閒書,都是難得的放鬆。
過了一會兒,雨打芭蕉,小風徐徐,天色一下子暗了下來。
蘇清之將手中書冊擱到一旁,抬頭一望,就看到王總管剛剛踏入偏殿,詢問蘇清之是否傳膳。
“下雨了?”蘇清之有些明知故問的道:“朕瞅著雨勢還不小。”
“的確不小。”王總管回答道:“奴才私心想著,禦膳房距離養心殿有一段距離,不如就讓奴才越俎代庖一次,著人送來鍋子如何?”
“行,就按照老王你說的,晚膳就安排鍋子吧。”
蘇清之話說完,就重新拿起擱在案桌上的書冊,繼續翻閱。王總管退出偏殿,沒一會兒,就將熱氣騰騰的鍋子擺放在八仙桌的正中,周遭配菜一半葷腥一半蔬菜,還有切片挑了籽的西瓜。
很快,晚膳用完,宮娥收拾殘羹剩肴的時候,蘇清之繼續拿著書冊看書,
夜風徐徐,伴隨著雨落打芭蕉的聲音,在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的清晰。蘇清之大約是在晚上十點左右睡覺的,一夜無夢,起來之後臨近天亮。
今日要上早朝,王總管雞鳴時分就帶著宮娥太監伺候蘇清之洗漱更衣。
哲哲如今身體尚好,依然垂簾聽政。不過大多時候,哲哲都不過多的參與政務,最多會在朝臣為一件議事爭論不休的時候開口參言。
比如說今日,陝西一代連續乾旱,恐發生旱災,戶部官員提議當提前做出準備,以防真的爆發旱災後,有足夠多的銀兩糧草賑災。
有的官員則反對,說杞人憂天,反正一會兒,就要不要未雨綢繆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蘇清之微微垂目,差點吊三角眼。
這有什麼好爭論的?
欺負朕年齡小,將金鑾殿當成了菜市場?
蘇清之眼神餘光不留痕跡的瞥向用珠簾遮擋身形的哲哲,沒有讓哲哲發覺,卻讓哲哲覺得不能再讓朝臣這麼放肆下去。於是乎,哲哲當機立斷嗬斥道。
“吵什麼吵,這是在上朝,爾等罵罵咧咧口沫橫飛,可將皇帝和本宮放在了眼裡。”
文武百官紛紛跪服,口呼母後太上皇後息怒。
多爾袞則道:“奴才領兵部差事,最近糧草吃緊,戶部的大人們當緊著八旗兒郎才是。”
蘇清之:“......”
“朕覺得‘未雨綢繆’的提議很不錯。”蘇清之恢複了平靜,清清脆脆的道:“早做準備,免得旱災真的到來後,措手不及。”
多爾袞:“依皇上的意見是......”
“早早準備吧。”想想,蘇清之又很懇切的道:“聽皇叔的意思,皇叔多半想負責這事兒吧。朕私心想想,賑災事宜的確挺適合皇叔辦。皇叔英武不凡,算得上我愛新覺羅皇室的明麵,所以...嗯,就由皇叔領手下旗兵前往陝西一地,趁著沒有傳出旱災的消息,做些補救吧。”
“......”多爾袞心中有些無語,不免問:“皇上說的補救,指的是哪方麵?”
“還有哪方麵,自然是興修水利。”蘇清之咧嘴,露出兩邊的梨渦,笑得格外開懷。“朕這幾天喜歡看與水利有關的書籍,發現挖掘蓄水池深井,修水渠都與民生有利,能夠減少旱災來臨,沒有水資源灌溉田野喂養牲畜的困難。皇叔且作為欽差大臣前往陝西一代體察民情的時候,不妨帶上工部的工匠。”
多爾袞:“......”話說得如此流利,是早就有想法了吧,恰好他就撞槍口上了。
多爾袞心頭掠過一絲不滿,卻沒有表達出來。不過隨後他就開口,以身上暗疾舊傷發作為由,推卻了差事。對此蘇清之還能說什麼呢,豪格帶上碩塞剛剛出發去剿以白蓮教為首的亂黨,歸期不定。
想了想,蘇清之隻能將差事交給了葉布舒,另又安排了戶部左侍郎,工部的幾名員外郎,陪同一起前往陝西一帶視察災情。而這一去,就是將近兩個月過去。
也幸好提前做了準備,葉布舒領著大清官員剛剛抵達陝西不久,陝西地界的田野,就因為久旱無雨的關係,出現了乾裂。
想著皇帝弟弟在他們出發之時的囑咐,葉布舒當機立斷,安排開倉放糧穩住災民的情緒,一邊安排隨行來的工匠,開始興修水利。
也算運氣好,剛剛興修水利不過一月,蒼穹就開始淅瀝瀝的下起了雨,很快就讓乾裂的大地回春,隨後葉布舒等官員回京複命,雖說又沒有下雨了,但興修的水利還是蓄了不少的水,完完全全夠人牲畜飲用,外加灌溉農田。
這是順治三年的事,轉瞬來到順治四年,也就是公元1649年。這一年,活了51歲的哲哲,在四月十七日去世。後上尊諡曰:孝端正敬仁懿莊敏輔天協聖文皇後。
除此之外,倒還挺風調雨順的,算是個豐收之年。
順治五年(公元1650年),堪堪滿了12歲的蘇清之,突然記起馬鈴薯是在這一年傳入華夏的。隻是由於當時的清政府並不很重視,因此馬鈴薯並沒有大麵積的種植。
想起這點,蘇清之直接招來農官(管理農事的官員),詳細詢問此時大清百姓種植了哪些高產農作物。
紅薯,一年生|高產草木植物,明朝萬曆年間傳入華夏。玉米同樣如此,也是明朝時期傳入華夏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大清是遊牧民族過渡成農耕,對於農事方麵並不怎麼了解。
雖說由於皇太極到現在還沒有死的緣故,並沒有發生曆史上圈地養馬,糟蹋了不少良田的事,但是吧,從明朝皇室手中繼承來的農莊,是拿來養殖奇珍異獸以及花卉的,很少種植糧食。
而蘇清之呢,由於年齡小,需要專注學習,所以注意力就沒放在農耕上麵。私心想著,即使垂簾聽政的哲哲再怎麼不懂,也該清楚農耕時代,高產農作物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結果...
蘇清之高看了哲哲,高看了作為輔臣的多爾袞等人,根本就不在意地裡種的是什麼莊稼,隻要每年有稅收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