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章節一百八十五 偶像(1 / 2)

麥秋絕對有問題。

卓雲看著她一邊帶著自己玩遊戲,一邊“不經意”地說以前抑鬱時的心理症狀。

什麼因為要演出但是頭痛,不得不吃一些止痛藥,還有眼前也會出現一些字,以及偶爾會有很難過的時候。

但是演戲開啟了她另一段人生,通過演戲她找到了一些情緒的宣泄口,還有就是心理醫生的幫助。

麵對著電腦,麥秋非常積極正能量地跟大家說,如果可以,一定要尋求幫助,不管是家人、朋友、還是心理醫生。

真是裝透了。

抑鬱症又怎麼樣,抑鬱症就了不起來嗎?

卓雲不是沒見過得抑鬱症或者有抑鬱傾向的藝人,有誰真正在乎的呢?粉絲?麵無表情,不給簽名就算耍大牌了;經紀人?你可以去看醫生,但該趕的通告必須給做完;朋友?一次兩次能陪著你吐槽,次數多了就覺得有點煩了,誰喜歡負能量啊?家裡人?哪有什麼抑鬱,就是日子過得太舒服了,餓你幾頓看你抑鬱不抑鬱了。

得了抑鬱的人,日子就不過了?不可能。

該工作還是要工作,該受氣還是要受氣,隻不過多了一個給團隊營銷的借口而已。

何況卓雲是真沒看出麥秋有哪抑鬱的樣子。

事實上,麥秋自己的確沒有這個傾向,或者說,她有煩惱也是比較普通的煩惱,而且係統的沙雕緩解了不少她在這個世界的恐懼和孤獨。不管是人也好,是貓也好,麥秋能夠有一個地方去宣泄自己的情緒。

她說這件事也不全是為了排除卓雲眼中的嫌疑,而是因為她想起了蘇葉秋和樸鐘鉉。

如果蘇葉秋當時能夠自己去尋求幫助,或者有一個朋友能夠陪伴她,也許情況會好很多。

而樸鐘鉉,如果蘇葉秋還活著的話,也許兩個人會更有話可以說。

人們總是說能為自己負責的隻有自己,這個道理是對的,麥秋也很清楚。

但她現在的身份是演員,也算個偶像,她還有不少的粉絲,不管這些粉絲會不會聽進去她的話,她覺得她有義務,或者說她想代替想要求救卻無法發聲的蘇葉秋說幾句話:不要害怕,不要逃避,世界上有很多跟你一樣的人,包括

我。

偶像是個夢想行業,很多年紀還不大的孩子們把偶像當作信仰,來躲避現實的苦悶。

可歸根究底,人還是要回歸現實。

麥秋希望她能夠以偶像的身份告訴她們,現實沒有那麼可怕,時間可以治愈很多東西,也許長大了你就會發現,小時候那些覺得恨不得自己去死的事情,長大了也可以能夠看淡,甚至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剛開始學演戲時,我的表演很差,真的非常差,就像個木頭,比現在大家吐槽的爛片主角還差。當時我大概比現在胖上兩倍,我去考藝校人家都奇怪地看著我,在這裡我要非常地感激母校的區劍鳴教授,是他讓我看到我也有自己另外的閃光點——彆看我初中沒畢業,我對角色的理解還行,畢竟當時已經工作好多年了,想得會比學生稍微深刻點。”

麥秋說,她一直都很喜歡寫東西,隻是一直都不敢自己落筆,感覺一下筆就要露怯。

也是這些年不斷地上課,重新開始學了好多的東西,讀預科就沒少寫讀書報告,才開始真的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在國外的專欄,”她給自己打了個廣告,順便坑粉絲一把:“當然,純英文的。”

評論裡全是發“說好了一起當學渣,你卻偷偷開了掛”的複製粘貼,麥秋哈哈哈地樂。

她和卓雲彼此都清楚,經此一役,哪怕是卓雲拿出什麼證據證明麥秋有問題,吃瓜群眾也不會信的。

何況她還沒什麼實質性的證據。

這種“我就喜歡你看不上我又乾不掉我”的感覺,某種程度上讓麥秋蠻爽的,讓卓雲滿心塞的。

簡直如鯁在喉。

在媒體公關這一方麵,麥秋經曆過無數的陣仗,她看過無數明星團隊自己作死,被粉絲作死,明星自己作死的典型。

所以她很清楚,公關這種東西,不要太頻繁,也不要在事情發生之後裝死,這樣隻會令公眾留下你完全不在乎口碑的印象。實際上,有哪個藝人會真的完全不在乎口碑這個東西呢?不過現代藝人慣於背後打·黑qiang罷了。

積毀銷骨,眾口鑠金。

以前藝人們的團隊跟狗仔,跟正規媒體打好關係,現在藝人們的團隊跟狗仔,跟

正規媒體,跟站姐,跟營銷號打好關係。而通常來說,後兩者比前兩者要有用得多,特彆是在撕資源黑對家的時候。

這樣藝人的形象才能在公眾麵前始終是一朵遺世獨立的白蓮花。

看,我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曉得,什麼都沒做啊……

這話大概也就沒成年的粉絲才會信一信了。

甚至有些沒成年的粉絲,明明不信,假裝信一信,哄哄偶像開心,誰還不是小公主咋的?

麥秋自己算的話,她的粉絲構成,未成年的應該不算太多,起碼不是過半的那種。很多都是路人粉,看到有作品出現看一看,要是有需要的東西,看到代言人是麥秋不會反感,這些差不多就夠了。

路人的數量永遠比粉絲多,這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事實。

粉絲造出來的不過是虛假繁榮,假的就是假的,看起來像真的也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