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提到西周與東周的分界線事件,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在史學界上,將周平王遷都洛邑這一事件,定位東西周分界線。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從渭河平原的鎬京,正式遷徙到了東邊洛水之上的洛邑。】

畫麵一轉,又出現了一張地圖,標注著鎬京和洛邑的位置。

【史書上關於平王東遷的原因是,因為鎬京被犬戎破壞已經不能居住,而且周平王還口口聲聲說“為避犬戎禍”。可明明是就你把鬼子引進村的,怎麼掉頭就忘了。

正是因為周平王的外祖父西申侯引犬戎入鎬京,猶如脫韁野狗的犬戎在城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結果最受苦的永遠那些普通人,鎬京城內無數普通周民流離失所,甚至失去親人。

年輕的幽王並不信任申國等薑姓外戚,反而重用虢國等姬姓諸侯,還廢黜申後和太子。

這在西申侯看來,這就是對他的挑釁。西申侯所做的一係列荒唐決策,其目的維護西申國在周王室的話語權。但產生的嚴重後果,卻不是申侯能夠承擔的。

此時的周平王隻有十來歲,可能不一定知曉外祖父申侯與繒國密謀,聯合西夷犬戎攻幽王事件。

但他作為申侯的外孫,幽王事變的直接受益者,肯定會受到遷怒。

除了和周地百姓的矛盾外,周平王還和一個國家有著最直接的矛盾——西虢國。西虢國位於現在的陝西寶雞,距離鎬京很近。幽王對虢國很是信任,以虢石父為卿。

以西虢國為首與周王室關係密切的邦君姬姓諸侯國,擁立幽王之弟餘臣為周王,史稱周攜王。在周朝出現了二王並立的局麵,誰也不服誰。

《清華簡》上又稱這位攜王為攜惠王。愛民好與曰惠,柔質慈民曰惠,“惠”算得上一個褒義諡號,可見當時一部人對周攜王的認可。

既有死敵周攜王的幫手西虢公虎視眈眈,又有對平王心懷不滿的周民,周平王恐怕寢食難安,東遷都城似乎有理可循了不少。

平攜二王共立局麵長達了二十年,長大成人的周平王為了打破這個僵局,收買各路諸侯,各種分地賜爵,讓諸侯們選擇站隊。

犯下導致西周覆滅這等滔天大錯的申侯,為了彌補過錯,一邊選擇全力輔助外孫宜臼,一邊儘力把西申國從平王的中心勢力圈摘出去。還把小女兒嫁給鄭武公,也就是後來的武薑夫人。

通過聯姻,鄭國和周平王成了同盟關係,徹底站在了周平王這邊。

在利益驅使下,越來越多的諸侯選擇支持平王。周平王二十一年,攜王被晉文侯所殺,徹底結束二王並立的局麵,晉國自然而然成了平王的大恩人。秦國則在西邊對抗犬戎,維護周王室所剩無幾的麵子。

因此,平王東遷時,就由鄭國、晉國和秦國護送,代表了他們之間的同盟關係。

在當時看來,受益最大的是晉國和鄭國。前者得到了邠地,也就是汾水中下遊的大片土地,而且當初晉文侯殺周攜王時,也順帶侵占了攜王的領土,平王也是睜一隻閉一隻眼。

後者鄭國不僅得到了土地,不僅得到了巨大的國際聲望,且洛邑也靠近鄭國,周平王也不得不仰仗鄭國,鄭國也開始擔任周朝的世卿。

而秦國呢,從中得到了諸侯國的名分,還有一張空頭支票,“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和其他兩個國家比起來,秦國似乎最虧,連現成的土地都沒封到。不過在秦人眼裡,卻恰恰相反,土地什麼的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諸侯國的名分,秦人在西垂等待了幾百年就是為了這一天。

秦人終於周天子養馬的附庸,一躍晉升為諸侯。秦人終於能上桌吃飯了,值得掌聲鼓勵。】

隻見畫麵出現一古怪著裝的男子,裡衣白外袍黑,頭上油光發亮,像抹了一層素油。那人麵露詭異的微笑,兩隻手上下起合,做拊掌姿勢,秦王蕩恍然大悟原來這就叫掌聲。

“啪啪——”秦王蕩率先拊掌大笑,對周圍的秦臣道,“愣著乾嘛,掌聲鼓勵啊!”

一時間,旁邊的秦兵都放下手裡的武器,跟著秦王蕩一起拊掌,出現了十分有節奏的掌聲。

樗裡疾捂臉,突然感覺有點兒丟人怎麼回事?

【但是犬戎人遠沒有那麼好打,幾位秦公都是死在了和犬戎人對戰的戰場上,打了近二百年,不知道流了多少血,秦人終於將這塊地奪了回來,至今秦人在渭水之地上休養生息。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秦國都沒有參與關東之外的紛紛擾擾,隻顧埋頭發展,想要追趕上關外國家的腳步。從此以後,這塊地徹底刻下了秦人的印記,直到現在大家還喜歡稱呼陝西等地為秦。】

秦王蕩想到先祖披荊斬棘的事跡,隻覺得心神一震,又聽天幕中神女對他們秦人的誇讚,更是抬頭挺胸,滿臉自豪驕傲。

在場的秦人,無一例外都有種與有榮焉的自豪,而周天子和一乾周民,卻越發低沉。

周天子掃視明堂廣場上的秦人,他們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一種周人所沒有的朝氣,而他明明和秦王蕩差不多的年紀,反而像一名垂垂暮矣的老人。

【從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一個更加混亂無序時代開始了。東周分為兩個階段春秋和戰國,通常以三家分晉事件為標誌。三家分晉前為春秋,三家分晉後為戰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