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想要富,先修路(1 / 2)

與三位茶葉收購商探討完合同的細節,蘇淩借了村委會的電腦和打印機,弄了份新合同,簽了字,這事就定了。

送走三位茶商,村長帶蘇淩爬了趟鳳凰山。

“當初你爺承包山種茶樹,村裡大部份人不看好他。前五年都在賠本,到第八年逐漸有了收成,如今二十年過去,咱們鳳凰山出產的雨露茶在外小有名氣了。”金村長雙手背在身後,目光深沉地望著一排排整齊的茶樹。“隻是沒想到,你爺會走得那麼匆忙。”

蘇淩站在山坡上,望著嫩綠透亮,連綿不絕的茶樹,不禁咋舌。“這麼多茶樹,全是二爺爺一個人種的?”

“怎麼可能?”金村長瞥了他一眼,“當然是蘇老頭花錢雇村民一起種的。”

被鄙視了,蘇淩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

金村長說:“蘇老頭有知識有文化,要不是為了守著蘇家老宅,也不會留在村裡當個農民。倒是蘇老大,發家遷去城裡,與老家斷了關係,六十年來對蘇老頭不聞不問,連他去世了都沒過來送葬。”

蘇淩聽著,臉上微微發燙。

他長這麼大,從來沒有聽爺爺提起老家的事,如果不是劉律師給他打電話,他都忘了在鄉下有位親戚。

兩個月前,張律師接了二爺爺的委托,由於沒有他的聯係方式,找S市的律師朋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查到他的電話號碼。

第一次接到張律師的電話,蘇淩以為是詐騙電話,直接拉黑,後來張律師不厭其煩地換了兩三個電話號打過來,再三解釋,蘇淩終於想起來,小時候他曾跟父親去鄉下,見過這位親戚。

“爺爺他……一直忙於事業,前幾年身體有恙,姑姑帶他去國外休養了。”蘇淩委婉地解釋。爺爺與他們這些小輩都不親,小時候蘇淩還有點怕他,過年家庭聚會,都遠遠地躲著,倒是四叔家的兒子,他的三堂弟,人小嘴甜,頗得老爺子歡心。

如今蘇淩和蘇家斷了關係,對那邊的事一無所知,二爺爺去世的事,蘇家是否知道,他也不清楚。

金村長冷哼幾聲,說:“他是怕被人瞧不起曾經是泥腿子的身份吧?”

蘇淩一臉尷尬。

這問題他不好回答,爺爺的心思,沒人能猜得透。但他知道爺爺是個商業奇才,蘇家有今天的地位,靠的就是爺爺的投資眼光和魄力。

見蘇淩沉默,金村長問:“你以後有什麼打算?”

蘇淩微怔。“打算?”

金村長道:“你得了蘇老頭的遺產,要留下來繼續經營呢,還是賣掉回城裡去?”

蘇淩被問住了。

由於婚姻受挫,他暫時不想呆在城裡,到鄉下散散心,完全沒想過遺產要怎麼處理。這滿山的茶樹,承載了石溪村人的汗水和心血,如果賣了,不僅可惜,還對不起去世的二爺爺。

可是留下的話,他以後的人生,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蘇淩陷入了迷茫。

中午,蘇淩在村長家蹭了一頓午飯。

飯是村長兒媳做的,菜是從他們自家園子摘的,純天然綠色無公害,新鮮水嫩,口感清爽,吃得意猶未儘。

飯後,蘇淩又和村長到村委辦公室,商量明天采茶的事。

“往年都是茶商自己派貨車過來拉鮮葉,今年你定的售價包含了運費,你想好怎麼運出村了嗎?”金村長問。

蘇淩道:“我想去鎮上雇些貨車。”

金村長卻搖頭:“你的想法是好的,不過貨車司機恐怕不願意進村。”

蘇淩不解:“為什麼?”

誰會嫌錢多,有生意不做?

金村長捋著胡子,問道:“你進村的時候,坐的是老劉的拖拉機吧?”

蘇淩點頭:“是。”

金村長問:“感覺怎麼樣?”

蘇淩蹙眉,想起那顛簸的酸爽感,再也不想嘗試了。

“路窄、不平、彎曲又長,不好開車。”他評價。

“所以,咱們村閉塞,貧窮。”村長道。

“難道……不能修路嗎?”蘇淩問。常言道,想要富,先修路。這麼多年來,石溪村就沒想過把路修得好一點嗎?

村長沒好氣地道:“你以為我們不想?沒錢,拿什麼修?”

蘇淩一愣。“政府不批?”

金村長道:“審批早就下來了,你爺和我一起去談的,可是錢不到位,怎麼修?村裡都是窮人,即使你爺賣了茶葉賺的錢,也不夠鋪路。路要擴大,就得占用耕地。村子到柳侯亭有兩公裡長,涉及到上千戶人家的田地賠款,政府批下的資金有限,多出來的部份誰有能力出?”

蘇淩沒想到村子鋪條路會這麼艱苦,沒有錢,處處受製,難怪石溪村一直沒有脫貧。

“需要多少?”他問。

金村長抬起耷拉的眼皮,拿出算盤,劈裡啪啦地打著。“我們和村民談好的賠款是每畝六萬元,按占用比例,每戶人家至少賠三萬元,政府補貼了一百萬,剩下的我們自己承擔,修路的錢額外算,零零總總加起來,建一條普通公路,大約需要五百萬元。”

五百萬元?

這對農村人而言,簡直是個天價數字。

蘇淩坐在椅子上,托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金村長放下算盤,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今年茶山的產量上去了,賣得好能賺個一百萬,你爺原本想等五年再修路,如今他不在了,這事隻能黃了。”

“不會黃,也不能黃。”蘇淩雙手交握,神色堅定地望著村長,“我有錢,路我來修。”

金村長的手一抖,杯子裡的水灑了出去。

下午一點,蘇淩離開村委會,雙手插在風衣的兜裡,慢慢地走在石子小路上,欣賞著路邊的田野風光。

大多數厭煩了城市喧嘩的年輕人,都向往農村的寧靜和悠閒,蘇淩也不例外。然而,當真正看到農村人的貧窮和無奈,他才體會到,鄉下並不如想象中那麼愜意。

未來將何去何從,以後在哪裡生活,他和藺封的感情是否繼續,這些對現在的他來說,都是空想。

當下,他需要解決很多問題。

比如:他得挨家挨戶地找有拖拉機的村民,商量拉茶葉出村的事。他出資修路,要和村民商談占用耕地的賠款。以及,眼前最最重要的是,他該如何解決自己的一日三餐?

村裡沒有菜市場!

家家戶戶都種地,過著自足自給的生活。

所以,他必須自力更生,自己種菜了!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