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武安君白起,大乾的發展(2 / 2)

荒原雖荒涼,但其實也並非沒有價值,有些特殊的地方,有神州其他地方都見不到的奇景。

也有勢力在特殊之地開辟。

畢竟相較於廝殺殘酷的神州百域。

荒原環境苦,但競爭就要小上很多。

此番出來。

李靖更是在尋找自己成為聖祖的契機。

同時,也可以為大乾奉上完整的荒原地圖。

嶽飛已成聖祖。

李靖也有急迫。

他內心更知道,接下來打得戰事會更升級,自己的實力有些不夠瞧了,需要有聖祖的境界才能鎮場。

他必須成為聖祖,統率更多兵馬,未來在落神域作戰。

“大荒風暴!”

在李靖來到荒原幾天後,就遇到了一次大荒風暴。

恐怖的風暴席卷數百萬裡,形成一個巨大的風眼。

空間被瘋狂撕裂。

而在風眼內部,那股強橫的力量,甚至可以撕裂聖賢。

李靖感受到荒原殘酷。

橫穿荒原沒有實力,是一件極為危險的行為。

可李靖感受到無儘荒原的時空。

“金木水火土,以五行之力形成構建世界的基本元素,架構出平衡的力量,而這就是我的聖祖之路。”

李靖其實已經非常接近了。

但僅僅就差一個契機。

荒原數月,他見到的奇景不少。

“荒原綠洲!”

李靖就見到了一個龐大的綠洲,在黃沙色的荒原內極其醒目。

“這種環境,還有綠洲存在。”

李靖出現於綠洲中。

綠洲麵積不小,有大乾幾郡內。

在裡麵,感受完全不同。

一棵顆古老的參天巨木,還有不少強橫的凶獸生存。

“強大的天地本源,荒原雖貧瘠,但彙聚在此,為一中心,就形成了綠洲。”

李靖在感受著這種生機變化。

但他此行,並非尋找綠洲,而是走向荒原各處,找尋五行源地。

...

此時的大乾內。

“李靖前往荒原已有幾月,而白起率領部分強者,也到了神州歸墟,對於落神域的探查,也要逐步進行了。”

秦宇在內殿接待強者。

大乾的戰略要開始步步推行。

“陛下,萬事開頭難,臣認為進入落神域最難的就是開始,選擇在何處落腳立足,這都是最關鍵的。”

龐統,賈詡,張儀都站在旁。

落神域的一些大情報都清楚。

“大舉進犯,朕不著急。”

秦宇暫時選擇以點破麵。

“落神域三處奇地,落神界基本在落神殿控製範圍中,而落神海為內海,圍繞落神海也有多方強大勢力,較為特殊的是落神嶺。”

張儀說道:“落神嶺的掌控者是一隻古老的妖獸,自封落神嶺主宰,而且整個落神嶺也有大量妖獸生存,實力為準霸主。”

“落神嶺被妖獸控製。”

賈詡臉上浮現有趣。

“不錯,正是一隻妖獸,實力很滔天,落神嶺群山起伏連綿,比雲海域更大,這隻妖獸來曆也很不凡。”

“它的祖輩據說就伴隨於隕落的那尊萬古霸主,為霸主坐騎,知曉不少霸主秘密。”

“在霸主隕落後,妖獸就占據落神嶺,現在的是它後代血脈。”

張儀展開落神域的地圖。

可以看到,落神嶺是以一種狹長連綿的方式。

同時可看到,落神海的位置。

而落神殿掌控的區域非常大,足足有半個落神域,諸多精華之地都在他們的控製中。

要知道。

落神域比東初域還大好幾倍。

東初域比雲海域也大好幾倍。

就可知道這一半之地的龐大。

而且。

落神殿還直接掌控周邊三域,都是他們的疆域地盤。

加上,落神界這個萬古霸主留下的內天地。

當前落神域的格局,其實也是當年萬古霸主隕落後,經過廝殺而逐步形成的。

形式很複雜。

除了落神殿有準霸主。

落神域還有幾尊準霸主。

否則難以維持格局。

“將落神域各種情況探查清楚。”

秦宇盯著落神域的地形。

最終落在落神嶺上。

落神嶺對於大乾有天然優勢,畢竟直接大麵積連接落神域,以後無論是出兵還是據守都更方便。

而大乾若得落神嶺,就會形成最穩定的根據地。

落神嶺的主宰,為一妖獸準霸主。

當然。

秦宇更知道。

一旦大乾,真得大麵積出手,更會深深刺激到落神域的勢力,讓他們意識到大乾的野心勃勃。

難免會有針對。

因此,真要拿下落神嶺,還需要重重商討計劃。

“對了,蠻夷在落神域什麼地方?”

龐統突然問道。

“蠻夷在這個位置。”

張儀點向一處。

“好刁鑽的位置!”

龐統眼閃寒光,“落神嶺和落神海的一處交接處,展望兩地,但後退就是無儘荒原,一旦有異變,可退入無儘荒海,或進軍落神域,這些蠻夷的目的很不單純,包含禍心。”

蠻夷,龐統也研究過。

自從蠻祖成為萬古霸主後,整合異族力量,連續侵吞或劫掠神州各地。

太多人對蠻夷恨得牙癢癢,但蠻夷有蠻祖,整體實力太強,極難對付。

這些蠻夷在無儘荒原內,也攻占了諸多區域,勢力龐大。

蠻夷到了落神域,根本目的顯然是為了更珍貴的落神界。

萬古霸主隕落後留下的天地,類似於魔天界。

而落神殿的建立也是有很有古怪的,傳說很多,然而時間久遠,難以考據。

更奇怪的是,落神殿可以掌控部分天地本源。

“落神界越亂越好。”

秦宇澹然道:“李靖去了無儘荒原也有一段時間。”

“根據歸墟神鳥先前傳回來的消息,李將軍已深入到了荒原,不在東初區域。”

賈詡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