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正文第九十六章鄭國公...)(1 / 2)

殿下 石頭與水 7420 字 3個月前

殿下

正文第九十六章

鄭國公府猜度一天一夜也沒猜出公主殿下突然大年初四駕臨鄭家是有何用意, 鄭國公對此很坦然,反正不可能是惡意。

公主才多大,朝廷有什麼大事,難道會叫尚在稚齡的公主來辦?

鄭國公府的老夫人對鄭國公夫人道, “公主是太後娘娘親自撫養長大, 與旁人不同。”

鄭國公倚著引枕, 對長子的交待是, “公主年紀雖小,卻是個有誌向的人。切不可因公主年少而怠慢。”

鄭國公世子道,“公主肯光臨咱家, 高興還來不及, 哪兒敢怠慢公主呢?”

鄭國公緩緩搖頭,“若將公主視為宮中尊貴清閒的貴女,再如何恭敬, 也是怠慢。”

鄭世子道,“父親的意思是……”心中悟到一些,“公主的確喜歡打聽些外頭的事,小大人兒似的。”

“那不是外頭的事,那都是皇家應該管的事。”鄭國公不急不徐說道, “公主受太後娘娘撫育, 自小耳濡目染都是朝廷中事。”

“所以,朝中雖有人對公主不能安居宮內頗有微辭,可這事, 的確怪不得公主。公主生來,耳中所聞, 目中所視,皆是朝政。”鄭國公道, “公主當然會對朝政關心,可能公主現在還沒有明確的意識,但公主已經這麼做了。”

“公主既對我們鄭家示好,我們便不能裝糊塗。”

鄭世子猶豫,“大殿下終歸更親近徐家一些。”

“你不能將大殿下與公主混為一談。”鄭國公道,“大殿下是大殿下,公主是公主。大殿下心中有遠近之彆,公主心中不一定這樣看。”

鄭世子道,“公主對阿錦倒是很親近。母親進宮給皇後娘娘請安,皇後娘娘也說公主常往鳳儀宮去。”

鄭國公也是知道這些的,“既然這樣,我們應該相信太後娘娘與皇後娘娘的眼光。”

“可再如何親近,敵得過骨肉血親麼?”鄭世子始終有些猶豫。高高興興體體麵麵的招待公主,與真正的對公主進行一些政治投資是兩碼事。

鄭國公笑笑,“我與徐國公夫人,也是骨肉之親。”

鄭世子不敢說話了,換個話題,“齊尚書對公主一向親近,我聽說公主會在大年初五這日駕臨齊府,給齊尚書拜年。史太傅雖有些彆扭,也得了公主的恩惠。”

“這就是了,咱家也不要太遲。籌碼下的遲了,就得往後排。”

“可齊康那人一向狡詐多變,毫無節操可言。史太傅又是慣會腳踩兩船,兩邊討好。”

“沒有全無風險的選擇。待開春丁相一來,帝都形勢必然再變。”

鄭世子也是幾十歲的人,也有自己的政治眼光,他一點頭,“我明白了。”大殿下雖好,可惜大殿下能選擇的人太多,更兼大殿下一向與徐家親近,鄭世子身為大殿下的老師之一,一直覺著同大殿下沒有那種推心置腹的親近感。

公主年紀小,且是女孩子,真不是好的投資對象,偏生公主資質出眾,這是鄭家父子心中默認的事實。隨著年齡增長,公主近來頗做了幾件令人刮目相看的事。

在政治上選擇一位女性,這是要冒著巨大風險的。但女性能在政治上選擇的人並不多,鄭世子相信,憑公主的才乾,以後會需要朝臣為援。

所以,榮烺受到鄭家上下隆重歡迎。

她既然是代表祖母和嫡母來的,自然要擺開儀衛,乘坐著公主的車駕而來。雖然繁瑣些,卻是公主的身份,也是鄭公府的體麵。

鄭國公都穿上大氅,親自帶著兒孫到門口迎接。榮烺一見鄭國公都出來了,連忙扶住鄭國公說,“我不讓內侍特意說了,您與老夫人都上了年紀,切不可勞動你們。你們這樣的客氣,我以後都不敢過來了。”

鄭國公瘦削了許多,好在氣色尚可,笑道,“臣已是好了許多。是瞧著日頭好,才出來的。倘身子十分支撐不住,必要依了殿下的。”

榮烺仔細瞅了瞅鄭國公的神色,點點頭,“那以後也彆這樣了。咱們又不是外人,你要想迎我,待身子大安,什麼時候迎不得。到時我一天來八趟,還怕不愁壞了您。”

饒是鄭國公這把年紀,也給榮烺的話逗笑了,既有趣又透著親近。鄭國公笑,“一定得應了殿下的話。”

“那必是的。我說話可靈了。”榮烺又同鄭老夫人說話,看老夫人精神矍鑠,榮烺也很高興。大家請榮烺換了軟轎,然後,各自上轎,約摸行了兩柱香的時間,便到了鄭老夫人所居的長壽堂。

院中是一溜五間正房,東西廂齊備,如今冬日,院中無鮮花綠葉可賞,便用錦綢紮了花枝纏在樹上,也頗熱鬨可愛。

大家簇擁著榮烺進了正廳,屋裡暖暖和和的,老夫人請榮烺坐正中榻上,榮烺說,“大家都坐吧,莫要拘束,反失了親戚間的自在。”

如此,老夫人與鄭國公左右陪坐,再下首是鄭家男女諸人。

榮烺招招手,“阿錦姐、阿繡姐都過來,彆離那麼遠。”

倆人一笑,便過去坐在老夫人身畔。

榮烺先讓內侍頒下賞賜,都站著聽賞就行了,彆搞磕頭那一套,沒的這些排場。榮烺說,“先前我也沒想起來,昨兒接順柔姑媽進宮,我忽然想到,祖母和母後嫁進宮裡這許多年,礙於規矩禮法不能回家省親。我就想,乾脆人替祖母、母後過來看看,等回去就能告訴她們,現在家裡是什麼樣兒的了。”

饒是鄭家聽到這話也頗為感動,實在對不住小公主,昨兒一天一宿猜測小公主為啥要來,獨沒猜到是這樣的善意。

老夫人一臉感切,“臣婦這心裡,哎,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兩位娘娘有公主殿下這樣孝順的孩子相伴,實也是兩位娘娘的福分。”

“祖母和母後也很疼我啊。”榮烺主要也感謝嫡母對她的幫助,如果沒有嫡母的傾力相幫,年初一拈香的事,定不能有那樣的體麵。

知道榮烺秉承這樣的善意而來,鄭家上下更加歡喜。鄭老夫人親自將女媳介紹給榮烺認識,鄭家女眷多有誥命,如鄭夫人、鄭少夫人,榮烺都認識。鄭錦鄭繡姐妹,榮烺更熟。不熟的主要是鄭家三房女眷,鄭三在外當差,兩個大些的男孩兒在帝都讀官學。

榮烺也見到鄭家長房的鄭徽,鄭徽是給榮綿做伴讀的。

榮烺不禁問,“衡表兄沒在家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