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無數開封百姓湧上街頭,榮烺一看這架式,當下隻恨穿著禮服,也不能出去騎馬跟大家打招呼。她就從打開的車窗裡,笑著朝大家揮手。
百姓們頓時激動起來,還有人喊,“殿下以後常來啊!”
也有喊,“殿下千歲平安!”
公主殿下來開封這大半個月,足跡走遍開封城每個坊區,就連受災嚴重的村縣,聽說公主殿下都親去看了。
還摘了個無能縣太爺的官帽子。
另外,公主殿下對咱們開封的美食、繡品、貿易等都多有欣賞。
免去咱們三年糧稅,一年商稅。
給咱們開封書院捐銀子。
還有……
將咱們的名字鐫刻於碑林之上。
許多百姓追隨著公主殿下的儀駕,一直送出數裡遠。顏相令侍衛官過去辭了三回,百姓們方留住腳步。
此事告知榮烺,榮烺也怪感動地,“哎,看到百姓們,就更要好好的治理國家。不然,都對不住百姓的信賴。”
方禦史聞此言大加讚同,“殿下此話甚是。百姓最淳樸不過。”
方禦史也是神清氣爽,無他,臨出發前,開封城的鄉紳們商量著,貸給百姓的銀錢不好免,但二十萬兩銀子的藥錢算他們的心意,捐給朝廷了。
意思就是,免了二十萬債務。
其實方禦史原想再多免些的,他還去找榮烺嘀
咕了。榮烺說他,“差不多就行了。又不是立刻就還錢,開封城經一年就能緩過來的,四大銀號不捐了五十萬麼,裡外一算,剩下的債務有限。你也給鄉紳留些餘地。”
方禦史這才沒繼續唧咕。
秋風拂過鬢發,顏相想到昨晚去趙珣府上拜訪之事。
趙珣將顏相迎入書房,“我以為你不來了。”
顏相道,“總得先公後私。”
其實倆人在巡撫府見過不知多少次,隻是像這樣正經坐下來說話就有限了。老友對差使向來儘責,趙珣非常清楚這一點。他取出茶具,親自泡茶,“不要太忙,身子最重要。”
顏相接過茶,嘟囔一句,“我還以為你得笑我呢。”
“有秦先生在,你就完全不顯好笑了。”趙珣笑。
早在得知公主殿下要駕臨開封時他就笑過一回了,這樣的意見竟然能在內閣達成一致。許多人因顏淵首輔的身份將他視作太後一黨,趙珣並不這樣看。
但顏淵有個壞習慣,他要給你什麼卻總不會輕易讓你得到,他會設個小圈套或者放在你踮起腳才能夠到的地方。
結果,原本為陛下或者大殿下鋪就的政治舞台被公主得到。
或者更多人認為這次的舞台是給大殿下準備的,如果是顏淵的話,首選應是陛下才對,大殿下是備選。
結果,中選竟是公主!
一想到這事趙珣簡直可以笑上小二年。
不過,如今有了更好笑之事,“今日殿下在碑林講話,秦先生那滿臉憂愁,我都不忍心看,萬一笑出聲來就不雅觀了。”
顏相好笑,“那得多謝你為現場考慮。”
“不用謝。”
這種厚顏無恥的“不用謝”也隻有趙珣能應答的這般流暢自然。
“你沒去拜訪先生?”
“我乾嘛去拜訪他。就一座師名分。”
顏相真想說,闔著老子的信都白寫了啊!
趙珣輕輕碰他手臂,“你不喝茶麼?茶快涼了誒!可惜我這好茶。”
顏相的死亡視線掃過,他現在隻想把茶盞咣咣砸趙珣頭上!
趙珣壞笑,“你敢動手,休想從我這裡拿到任何消息哦。”
顏相隻得端茶喝兩口,長歎,“真是禍害遺千年哪。”
趙珣未令他久等,自密匣中取出一份調查文書遞給老友,“沒什麼用的結果。是趙家一個做行商的遠親族人鼓動了趙家人,他們才會覺著公主年少好說話,去圍堵公主想求得恩典。趙家經這次清理應該沒人敢,也沒能力再冒頭了。那個行商的屍身在汴河洛陽河道發現,具體哪兒遇害,應該是出了開封的事。”
顏相接過卷宗,一目十行看過。早在趙尚書族人圍堵公主時,顏相就覺著這事恐怕不簡單。他在開封城不如趙珣方便,就請趙珣幫著查了查。
官場中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
但凡處理不好,難堪都是輕的。上次百姓圍堵巡撫衙門便是前車之鑒。
不過,公主處置的相當好。
朋友間不必言謝。
“我明天回帝都。”
“哦。”
天空雁鳴陣陣,前方深秋將至,顏相微微眯細雙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