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生日是大事,自然要舉辦宴會,邀請朝中文武大臣及其家眷入宮賀壽。
宴會一開始還好,美酒美食歌舞升平,能看出大家都很高興。
不過嬴政心裡一直惦記著林阡之前提到的事情,所以一直留了一個心眼兒,並沒有完全沉浸到宴會的氛圍當中。
一直到祝壽的環節,嬴政突然發現林阡精神了很多。
嬴政眼神一閃,原本漫不經心的態度也變得鄭重了不少,看向上前賀壽的大臣們的眼神也帶了幾分好奇與打量。
不過,他著重關注得李斯等人在賀壽過程中一直安安靜靜,不曾出現半分意外。
嬴政不由看向林阡,卻見她的視線並未落在李斯等人身上。
反而……
他順著林阡的視線看去,竟發現她正看著那群博士所在的方向。
正疑惑的時候,那群博士便起身上前祝酒賀壽。
【來了來了……】
==·爭儲·==
嬴政眉心一跳,視線落在眼前這群博士身上。
他心裡其實抱有一絲戒備,但意外的是,最開始說話的周青臣並未說什麼不好的話,反倒將嬴政的功績拿出來誇耀了一遍。
這話若是之前聽著,嬴政必然高興,但因為被林阡提前預警過,所以他也隻是輕輕頷首,並未多說什麼便讓周青臣退下了。
而後,博士淳於越上前。
因為扶蘇以及之前提出分封製,嬴政對淳於越並不喜歡,隻是當初提出分封製的領頭人是王綰,所以他在將王綰罷相之後便沒有再遷怒其他同樣提出了分封製的大臣。
但可能是因為嬴政的不遷怒,讓這些當初在王綰提出分封製的時候附和許多,甚至將人架在了火上烤的大臣以為他真就是個好脾氣了。
淳於越在祝酒賀壽之後,竟再一次提出了希望嬴政施行分封製的想法:“微臣聽說商周立國一千多年,曆代君王一直都有分封自己的子弟與功臣,想要以此來輔助自己治理天下。陛下如今坐擁天下,子弟卻仍舊隻是黔首而已,若是日後再出現如齊國田常或晉國六卿一般想要犯上作亂。取而代之的大臣,又有誰能力挽狂瀾呢?”
嬴政看向淳於越,之前掛在臉上的笑容已經完全消失不見,隻剩下滿臉的不耐與厭煩。
淳於越卻像是看不懂嬴政臉色一般,繼續勸諫道:“這世上萬事萬物,若不效仿古法,就沒有可以長生不敗的。仆射周青臣隻知道阿諛奉承而不思勸諫,加深了陛下的過錯,實在不是忠臣。”
這話一出,彆說是被淳於越攻擊的周青臣了,就連對此事知情的林阡都是一臉錯愕。
曆史上這件事發生的時候,已經是秦始皇登基好幾年後了,那時由於嬴政大興土木與強行推行全國改革而沒有給百姓消化時間等等原因,百姓不說有多痛恨嬴政,但對他確實沒有太多的好感。
再加上六國遺族一直不停在各處搞事兒,民間的氣氛真算不得多好。
在這種情況下,淳於越站出來重提分封製還算有那麼一指甲蓋兒的道理,至少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但如今情況已經改變了啊。
天下一統之後,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不但可以吃飽穿暖,甚至還有了讀書的渠道,他們對嬴政不知道有多愛戴。
不但是尋常百姓,就連六國遺族在發現嬴政不曾阻斷他們的上升渠道後,對秦國的仇恨與抵抗情緒也緩和了不少,再加上百姓們肉眼可見地擁戴嬴政,完全沒有搞事兒的機會,自然也就沒人願意搞事兒。
在這種情況,重提分封製?
重提分封製就罷了,他還攻擊剛剛將嬴政大誇特誇的周青臣?說他阿諛諂媚就算了,竟然還說“加深了陛下的過錯”?
加深的前提,是原本就存在錯過。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淳於越這番話真正想要說的人是誰。
但彆忘了,他們如今是在嬴政的生日宴上。
在生日宴上說這話……
林阡都嚇到了。
她突然有些後悔,應該提前將今天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告訴嬴政的——
即便她並不確定事情是否會在今天發生,但至少可以讓他做個心理準備,不至於突然受到這等暴擊。
林阡果斷起身:“淳於博士這話過於可笑,無論是齊國還是晉國,難道就不是施行的分封製嗎?可這些被分封之人在田常篡齊與三家分晉的時候又起到了什麼作用?”
“至於你說這世上萬事萬物若是不效仿古法就不能長盛不衰,這話更是可笑。你所說的效仿古法中的古,到底是指的周朝還是更早的古人?”
“若說周朝,那你將周朝之前的商朝與夏朝,乃至於更早之前的三皇五帝置於何處?若不是周朝,那商朝與夏朝的製度與周朝可並不一樣,你說效仿古法,到底是效仿哪一個古?”
“最可笑的是,你口口聲聲說著效仿古法才能長盛不衰,若你這話真的沒錯,那請淳於博士告訴在下,那夏商周到底是如何亡國的?”
淳於越這話根本就經不起推敲。
李斯緊跟著站出來:“三皇五帝推行的製度從來不曾重複,祖孫三代所施行的製度更不可能完全一樣,製度的發展是因時代變化而產生,從來就沒聽說過後代的製度一定要與先輩的製度完全一樣或完全相反。”
“真正適合的製度,從來都是結合當前現狀與先輩經驗因地製宜,一定要與先輩相似或相反,隻會給整個國家都帶來災難。”
林阡還顧忌著自己的身份,沒有對淳於越惡言相向。
李斯可沒有這樣的顧慮。
他看了淳於越一眼之後,毫不客氣地開口:“陛下之功勳前不曾見古人獲得,後大約也難有這等開創之舉,此等萬世不朽的功勳,又豈是那些愚蠢迂腐的儒生可以理解的?”
“況且就如穀豐侯所言,淳於越所提出的古法不過是周朝,甚至是周幽王之後,各大諸侯國之間推行的法度,這可稱不上什麼古法。”
淳於越被林阡抓住漏洞逐字逐句地反駁,已然麵色鐵青,如今又見李斯竟然比林阡說得更加不客氣,表情更是難看得嚇人,那黑沉得仿佛能滴下墨來的臉色,周圍人看著都忍不住往旁邊挪了好幾步。
李斯卻還在持續輸出:“異時諸侯並爭,厚招遊學。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辟禁。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引用史記】
哦豁,焚書事件雖遲但到!
這也是林阡認為嬴政並沒有將所有書籍全部焚毀的第二個緣故——
因為焚書事件是在嬴政的生日宴上發生,事件的導火索淳於越不但是個儒生,還是個多次在嬴政肺管子戳的儒生,所以這次焚書事件本身是帶了一定遷怒意味的。
這點從李斯多次強調禁止民間傳頌《詩》與《書》就能窺得一二。
這兩本書很受孔子推崇,之後不但被儒家奉為經典六書之二,科舉盛行之後的四書五經當中同樣有其一席之地。
簡而言之,諸子百家中的其他家,很可能是被遷怒了。
嬴政看了淳於越一眼,立刻就要開口。
林阡急了:【嬴政你彆亂來啊,千萬千萬不要同意李斯的意見啊,雖然他說得很有道理,但焚書就很沒有必要了。】
不隻是林阡著急,在場官員中還有不少人著急。
而其中,墨家钜子最為著急:“陛下,雖李丞相所言很有道理,但焚毀民間諸子百家之書著實不妥。若一定要焚毀,直接毀掉儒家典籍便是。天下一統之後,除我秦墨之外,就連楚墨與齊墨也紛紛來到鹹陽入我墨家工坊為陛下效勞,從來不曾生出對陛下不敬之意。還請陛下明鑒!”
墨家钜子簡直想把淳於越給活撕了——
這都什麼人啊?自己惹事兒就罷了,竟然還帶累了旁人!
除墨家钜子外,朝中大臣未必沒有出身諸子百家之人,至少在秦國,兵家與法家之人就少不了。
但法家以律法傳世,並不在意其他書籍是否流通。
於是乎,那些個將軍便站了出來。
李斯見自己這決定險些惹來眾怒,忙開口解釋道:“諸位莫非忘了剛開學沒多久的學校?即便民間書籍被焚毀,朝中自有備份。而有學校在,諸位也完全不必擔心無人學習百家典籍。”
但儒家……
說實在的,如今使用的教材當中,尤其是小學教材當中,儒家典籍相關的內容幾近於無,若實在不喜歡,即便剔除了也沒什麼妨礙。
對啊,學校還有教材啊!
親自參與了教材編撰的墨家钜子等人這才放心下來,沒再提出異議。
那些個儒家出身的博士卻慌了。
所有人齊刷刷地看向淳於越,眼裡再無半點兒善意,反倒充滿了對他的怨怪與責備。
淳於越忍不住抬頭,卻對上了嬴政格外冷漠的眼神。
他咬咬牙,開口道:“陛下,微臣承認自己之前的建議不太符合當前實際,分封製於當前秦國而言已經有些不合時宜,可這難道不是因為您這些年的作為導致的嗎?”
“如今已經是秦王政二十八年,您卻至今不曾立儲。這麼多年過去,彆說是那些被您破例放入太子之位候選人之列的諸位公主了,就連品行才華本事身份都格外出眾的……公子您也瞧不上。”
“您可曾想過,儲君之位空懸對秦國而言是多大的隱患?”
“若將諸位公子分封出去就不同了,即便發生了什麼意外也尚有挽回的餘地,不至於出現太大的麻煩。”
這話的意思是……分封或者立儲,必須選一個?
難怪如今情況都變了,這淳於越還是在朝堂上說了這樣一番話,原來竟是為了引出爭儲?
品性才華本事身份都格外出眾的……
扶蘇?
這是連立儲人選都給嬴政選好了?
林阡瞪大了眼睛,看向淳於越的眼神滿是敬畏:這人到底是如何做到隨隨便便一開口,就能直接戳中嬴政雷點的?
神了!
淳於越注意到林阡看來的視線,有些茫然。
然後一抬頭,便發現嬴政原本就冷的眼神,如今已經失去了所有情緒,那雙眼睛朝著自己看過來的時候,簡直像是看著一個死人。
僅僅隻是嬴政的一個眼神而已,整個大殿瞬間噤若寒蟬。
淳於越發現了嬴政已經生氣,卻仍舊梗著脖子不願道歉,好似自己真是為國為民、特骨錚錚的忠臣了。
但……
林阡看著淳於越一副隨時可以“為心中正義犧牲”的表情,心中相當無語:【你特意挑了嬴政生日這天說出這話,不正是看中了他不會在今天見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