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徽廣對其他教授點頭,他非常滿意學生們的反應。他沒留時間讓學生們平複心情,直接帶他們離開實驗室回到班裡。
“寫一篇感悟,下周一交上來,下課。”餘徽廣拿起書離開教室。
餘徽廣離開後,臨床醫學一班亂成一鍋粥。
“誒,大四最優秀的六個師兄、師姐都失敗了,你們說我們這些平庸的人能拿手術刀給病人做手術嗎?”
“我做慣農活,下手不知輕重。給人做手術,一不小心隔斷人的血管,紮破人的胃怎麼辦?”
“我還認不清人的穴道…”
錢謹裕手指慢慢朝手心靠攏,最後攥成拳頭。餘教授告訴他們一個道理,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主治醫生,手術中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想要不出現任何差錯,從現在開始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知識,做到對每個知識點了然於胸。
天色漸漸暗下來,同學們垂頭喪氣到食堂吃飯。要了兩個饅頭、一份黃豆芽、一碗粥,有些人還沒吃飯,大腦不受控製自動播放刨開肚皮,人身體裡的內臟...有幾個人出現乾嘔狀況,大部分人勉強能吃下飯。
“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我說的多準確。”羅勇食之無味吞下飯菜,回想老餘善意提醒他們飽餐一頓,老餘應該早料到他們旁觀一場手術,沒胃口吃飯。
“信什麼都不能信教授的嘴。”
“誰出現在我視線中,第一反應就是緊盯對方胸膛,想象出對方皮肉裡包裹的內臟。”
在抱怨聲中,學生們回到寢室,寢室四個人用一盞煤油燈看書,討論不懂得知識點。
錢謹裕寢室裡的人也秉燭夜讀,室友遇到不懂的地方會詢問錢謹裕,錢謹裕放下人體解剖學書,和他們細說細胞裂變方程式。
——
臨床醫學學生瘋狂學習書本知識,比以前更加認真聽教授講課,不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時間在學生們汲取知識中快速流逝,遠在農村的楊杏娜早已寫好探親申請書,隻要收到丈夫的回信,她立刻動身去找丈夫。
女兒要去大城市看望女婿,不能穿的太寒酸。所以楊父拿出攢了很久的票據,讓老伴扯一塊花布、一塊藍布,給女兒、女婿做一身新棉襖。
老伴做新衣服的事不知道怎麼傳到老娘耳朵裡,七十多歲的老太太讓小侄子喊他到小弟家說會兒話。
“你當初聽媽的話,杏娜也不用守活寡。”楊老太太恨不得敲爆大兒子的腦袋,兜裡的錢、票據全花在外人身上,老二的兒子是楊家的命根子,大兒子也不知道照顧楊家的命根子。
“媽,當初謹裕已經知道自己被大學錄取,我們還隱瞞他轉賣錄取通知書,謹裕沒收到錄取通知書到縣裡舉報我們,不光我遭殃,小弟一家以及出嫁的慧美也會被抓起來。”楊父耐心和老娘分析利弊。
十五歲,也就是一九三五年他偷偷跟途徑村子的部隊走了。他參加過許多場戰役,次次和死神擦肩而過,眼睜睜看著年紀輕輕的戰友們永遠閉上眼睛躺在戰場上,不管僥幸活下來的人,還是已經死的人,當子弓單穿過他們身體的那一瞬間,家人團聚的畫麵定格在腦海裡。
他懷揣對祖國的熱愛,期盼在沒有戰爭和掠奪的環境下和家人團聚,他一次次拿起武.器驅趕侵略者,守護家人、守護祖國。侵略者被趕跑了,民主、自強的國家成立,他大字不識一個,身體殘疾,哪能當官啊,所以他拒絕組織給他安排的工作,拖著殘疾的身體回家和老娘團聚,好好奉養老娘。
可惜啊,回老家的生活和他想的不一樣,老話說遠的香,近的臭,真有道理。他和母親第一次發生衝突因為補貼款的事,組織讓他領最高檔次的補貼款,他堅持領最低補貼款,老娘氣的臥床不起,直罵他不孝順,鬨著去見被gui子殺死的老爹,他被鬨得沒有辦法,最終妥協了;第二次衝突,老娘讓他娶十七八歲的姑娘,他比姑娘大十四歲,而且他雙腿殘疾,不想毀了姑娘一輩子,所以他死活不願意娶可以做自己女兒的姑娘。在他被老娘逼得沒有辦法時,遇到杏娜媽,杏娜媽的丈夫死了兩年,他倆結伴過日子正合適。他不顧老娘阻攔娶了杏娜媽,三十五歲得了一個女兒,老娘要把小弟六歲的兒子過繼到他膝下,他沒答應…不知道第多少次衝突,老娘要賣謹裕的錄取通知書,他又沒如母親的意。
“王廠長提前知道謹裕被政法大學錄取,讓你的戰友攔下謹裕被錄取的消息,神不知鬼不覺讓王傑明拿謹裕的檔案去學校報名,謹裕一輩子也不知道。”老太太心疼死了,六百六十六塊錢巨款沒了,孫女沒辦好這件事,被婆家人嫌棄,還得罪了廠長。
“媽,事情已經過去了,說再多也沒用。”楊父站在離老太太兩米遠的地方不動,臉上沒有多餘的表情。
彆看老太太年紀大了,可老太太的眼神特彆好,大兒子疏離的行為沒有逃過她的眼睛。
楊老太太耍賴忘了剛剛不愉快的事,回憶起大兒子十幾年不歸家,她和小兒子相依為命的艱難經曆:“你走了十六年,老二照顧娘十六年,gui子進村掃蕩,老二帶娘躲進山裡躲避gui子,如果沒有老二,娘和你爹一樣早被gui子/石欠/死了。”
“是兒子不孝。”楊父低頭道。
“娘沒埋怨你,跟你說這麼多,想要你們兄弟守望相助。”楊老太太態度變得軟和,慈祥地看著大兒子。
楊父輕聲“嗯”了一聲,老娘給他好臉色看,估計有事求他。
“老楊家曾長孫要結婚,女方家要手表、縫紉機、自行車,二房隻能買得起縫紉機,老大,你看?”楊老太太期待道。
“老二大孫子才十七歲,還不到法定結婚年齡,不能辦婚禮。”楊父轉身坡腳離開院子。
“老大,村裡好多年輕人十七八歲結婚,先生兒子,到了結婚年齡再去民政局領結婚證。”楊老太太叫了半天,也沒把大兒子叫回來。
走了幾十米,徹底聽不見老娘的聲音,楊父轉身凝望六間紅磚青瓦房。他從戰場上退下來,組織專門給他蓋得房子。他剛和親人團聚,想著一家人其樂融融在一起多好,於是同意老娘的建議,讓二房人搬過來一起住,一開始他和二房處的挺好的,直到他娶了杏娜媽,摩擦多了起來,老娘總是刁難杏娜媽,後來他被逼得沒辦法提起房子的事,老娘吵著去見死去的老爹,他房子他也不要了,帶杏娜媽在村尾蓋了兩間瓦房。
楊父神情落寞,苦笑一聲,他緩慢移動殘疾的腿往家裡走。
“楊叔,有你的信。”郵差認識老革命英雄,隔兩三個月郵局都會收到從部隊寄給楊叔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