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考不舉的秀才 五(2 / 2)

…………………………………………

建安十年,這一年,唐禹二十七,亦然快到了而立之年。

兩年的縣學生涯,在波瀾不驚中度過,唐禹一心研讀,倒是沒遇上什麼陰謀詭計。初入縣學時,在夫子們的眼裡,唐禹隻不過是個年齡略大,才學平庸之人。但隨著一次次的院考,他逐漸在各學子中脫穎而出,漸漸地成為夫子們的心頭好。

在秋試快要來臨之前,唐禹心裡有了打算,原身邱少錦本就是在這一年中的秀才,可如今唐禹這兩年苦心孤詣,學識大有進步,他覺得這次一舉拿下舉人名次也是理所應當,甚至可以再往上努力一番。

這兩年,除了逢年過節,唐禹極少回家。無論是家中的父母親人還是妻兒都有所忽略,這次他請了一個月的假,也正好回去陪陪他們。

到了平陽鎮,他先去拜訪了嶽父,劉帆的媳婦又生了一個胖小子,唐禹送給胖小子了一個長命鎖,謝絕了嶽父的挽留,到鎮門口租了一輛馬車。

他帶的東西多,這都是事先在縣城裡買好的,準備送給家人。

馬車剛駕駛到村口,唐禹就聽見一群小孩子的嬉鬨聲,許是在玩什麼遊戲。他還未看清楚,就聽見小孩童們嘰嘰喳喳的圍過來,這才發現自家的幾個孩子也在其中。

“父親。”邱旭澤見到唐禹並未像旁人一樣湊過來,由於長時間未見,他拘謹的叫了一聲父親,緊緊的挨著弟弟站。

看著兩個孩子,唐禹感慨的摸了摸他倆的頭,是他沒有做好當父親的責任。邱旭澤是邱少錦的大兒子,今年八歲了,邱旭瑞是小兒子,也有六歲了。

兩個孩子本該是到了上學的年齡,可是家裡本就供養著一個讀書人,哪有餘錢再讓下一輩上學堂。他本身忙著在縣學念書,無暇顧及兩人,更沒有教導一二。

父親是個讀書人,可兩個孩子如今卻目不識丁,到底是他疏忽了。

兩人被父親摸了頭,心裡隱隱升起喜悅之情,眼睛裡都泛著光。

“走吧,你們同我一起回家。”兩個孩子麻利的爬上馬車,唐禹俯身抱起大哥家三歲多的小子,馬車夫載著四人一搖一擺的停在了邱家門口。

邱母剛還在屋裡跟兒媳婦念叨,她害怕兒子在外麵求學吃不好喝不喝,嘴裡還在叨叨不停,突然聽到外麵吵吵嚷嚷的聲音,又聽見自家孩子喊“父親”、“二伯”。

老太太就猜到是兒子回來了,連忙在圍裙上抹了一把手,放下廚房裡的活計跑到院子裡。

唐禹還在指揮家裡的小娃娃們從馬車上搬他帶回家的東西,就聽見邱母聲嘶力下的哭道,:“我……兒,”

邱母上去就拉著唐禹哭,一會心肝心肝的叫,一會又說兒子瘦了,在外麵受了苦楚。好在這兩年唐禹經曆過幾次這樣的場麵,知道怎麼應對,不一會,唐禹就把邱母哄的眉開眼笑,等邱父和大哥從田裡回來,幾人又是一番敘舊。

男人們在堂屋裡聊的開,大嫂卻心裡犯嘀咕,又不是逢年過節的,小叔回來太不正常,莫非?是手裡缺了銀兩,她心裡藏著事,直到坐到飯桌上才小心問道,“ 小叔,往日你都是逢年過節才回家一趟,今日回來可有什麼事?”

兒子回來,邱母正高興著,她瞥了一眼大兒媳婦,事精。這是少錦的家,她兒子想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莫不是歸家都要她這個大嫂應允?

得到一個白眼的大嫂:“………”

雖說覺得大兒媳婦說的不對,但家裡人也有些好奇,齊齊的看向唐禹。

“ 父親母親,再過一個月便又到了科考之際,兒子在縣學兩年,得了名師的指導,學識上也有了不小的進步,兒子想下場試一試。”

每一次邱少錦下場,全家人都是滿滿的期待,盼望著他們家能飛出一隻金鳳凰,登上那青雲路,光耀門楣。

如今又在縣學讀了兩年書,兒子的刻苦,邱父邱母看在眼裡,邱家人都深覺邱少錦能得一個名次。

邱父抿了一口兒子給他帶回來的好酒,砸了砸嘴巴,臉上露出久違的笑意,繞是他是個農家老頭也看出來兒子這兩年變化甚大,沉穩勤懇了不少,“ 好好好。”

在這周遭的村子裡,童生也沒幾個人,更彆提秀才,若是他們邱家出了一位秀才,當真是不得了。

“ 你多吃點,娘這些天多給你補補。”邱母熱情的夾著菜,嘴裡一直念叨瘦了得多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