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孟家小輩(1 / 2)

鄉村小地主 青沙 6587 字 11個月前

收到曹興發來饒馨已離開的消息後,林伊卻是視之泰然。在摸清饒母與饒馨的性格後,這事情發展早已在她預料之中。林伊此刻正小心翼翼的看著翻看孟河賬目的林母,神情頗為忐忑。

林伊手中賬目不是偷摸獲得的,她不屑也根本沒那必要。她直接與孟河說了自己要賬本的目的和原因,讓孟河將電子檔和紙質賬本都給她拷貝複印了一份。

“怎麼樣,媽?我看人的眼光還不錯吧?”林伊對於孟河的成就,頗為自豪。

“賬目沒有虛假,的確可以算他五月份純利八萬有餘。隻是,這不過才是第一批菜人們嘗嘗鮮,又怎能以此定論後續如何?”

林母雖話語多有貶低,但以其敏銳的嗅覺也不得不承認。若孟河長此以往下去,很可能會在這個互聯網與房產並重的時代,和林母見過的與孟河同類的少部分人一樣,反以農業這個實業走出一條創業新路。

知母莫若女,林伊看見林母貶低又再次翻看賬本的動作便已能猜測其中八九。再看見林母嘴角若有若無的笑意,林伊也不多說,笑嘻嘻的跑回自己房中就要跟孟河視頻電話。

“但是為迂回改變女兒想法已暫退一步,四年之約還是不能變,除非…”

除非孟河創業未滿四年就已經成長得足夠優秀,優秀到能與她認可的那些青年才俊比肩。

以往的經曆告訴林母這是不可能的。

隻是林母看著女兒歡快的背影,卻又總有一種感覺。這個除非恐怕不是除非,而是一個將來必定會發生的事實。

在得知準嶽母對自己感觀有所改善後,孟河不似林伊隻是小小高興,而是心中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孟河其實一直擔心不管他如何努力,不管他獲得多大成就,林母仍然會因為出身對他抱有不滿。

若是如此,即使他能與林伊結婚,也隻會讓林伊在他與林母間兩相為難。

而孟河,不想林伊今後的人生再有任何一絲的不圓滿。

可如今林母能因他一點小成就而露出笑容,那說明,門戶之見在林母心中應是所占比重並不算大甚至約等於無。不過想想也是,聽林伊說她的父親也隻是普通家庭,林母對門戶不看重那是必然。

至此,人生大事總算走上正軌。隻要事業順遂,就終有到達目的地的一天。

接下來,就是專心事業。不過,也的確又快到繁忙的日子。

青菜,就要上市了。

孟河如今的賬目極為簡單,並不繁雜,會計這職位很好做。會計最難的其實是老板信任,尤其是孟河想找一個能放心交與財權的會計,更是難上加難。

“你錢袋子徹底不想管,那除了你家親戚,我是想不到還能找誰。”曹興對於孟河這種想放權又擔心人可信任度的會計要求,隻能如此建議。

“要是饒馨不走就好了。”

孟河很是遺憾的感歎。

曹興瞅了瞅孟河,最終卻還是沒說什麼。孟河不知其中緣故最好,省的以後碰麵難免尷尬。

“算了,本就是我想多了,咱們現在是小廟還容不下大佛。我問問我堂弟堂妹,實在不行還有我姑媽家的三位表弟妹,再不濟還有遠房的那些表弟妹,有誰願意回來幫我。”

孟河自以為的想通後,當即釋然,開始先在家庭微信群直接打字詢問。

或許是因為孟父這一輩自己是農民工覺得農民工太過辛苦,家裡又有餘財,所以孟家孟河這一輩的人卻是在父母安排引導下無一人從事農民工這一行業。

這裡的餘財是指三家都至少八九十萬。當然,孟河家除外。

孟河家要不是因為孟父年輕時做生意敗過一次,三年前又讓孟河敗了一次,說孟河家如今是百萬元戶倒也不無可能。

孟河這一輩共三人作為九零後和大部分人家一樣,都是獨生子女。

如今,孟河身為老大如果不是創業,此刻應該如家人期許般是一名工作輕鬆的白領。

孟清鬆,孟河二叔之子,比孟河小兩歲。高考沒考上本科,不服氣複讀一年未果後卻是大專也不願意上。心灰意冷間有些墮落,在網吧遊戲廳混跡了一段時間。

後來一是本性並非懶惰散漫,二來有家人常勸,卻是很快悔改回頭。

如今跟著小叔在外麵做銷售,乾得還不賴,至少比孟河之前年收入要高不少。

孟清芮,孟河小叔女兒。隻比孟河小兩個月,去年大學本科畢業,如今在一家幼教機構工作。工作清閒,正在備考公務員。

這裡必須要提一下,孟河小叔年輕時也曾經是名傳奇人物,就跟武俠裡江湖大佬似的,那是聚眾而來,呼嘯而去。如今小叔提起十七歲偷嘗禁果一朝失足,從而被迫隻能外出掙錢養家之事,還是頗為扼腕歎惜。

至於扼腕歎惜什麼,看他那一屋子收藏的各種招式的練功譜

就知道了。

孟河小叔十七歲孩子就有了,至於孟河三嬸,雖然小輩說長輩閒話不怎麼好。但在孟河看來,若不是同樣的傳奇人物,又怎麼可能跟立誌要當江湖扛把子的小叔混一起,並最終居然還徹底降服了小叔。

兩個十七歲連自己都還是孩子的人,能知道要夫妻相守要掙錢養家就已是殊為難得了。再要求其還能有精力去照顧教育女兒,那就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

那教育小孩的任務交給誰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