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桃花,七月的蟬鳴,十月的秋葉滿山…一年循環往複,生命中來來去去,每個人都是過客。
春寒料峭,一個晴朗的上午,這是李長華在三水的最後半天。
他昨天跟同事們告彆,跟認識的人告彆,跟那些他為官一方曾幫助過的那麼多感激他的百姓告彆。
今天,最後的三個小時,他留給了他認為的這兩年最值得珍藏的記憶。
孟河。
他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普通人朋友。
不過,兩年的時間過去,孟河如今準確的來說已經不能算是普通人了。
他這第一個普通人朋友,已經當上CEO,走上人生巔峰,還即將迎娶宜家宜室的可愛白富美。
人與人,人與陌生群體的相處其實都是很奇怪的。在李長華剛開始到大垛鎮任職時,雖然他是抱著一顆下基層為人民服務的真心,但一連三四個月下來,還是總覺得與周圍格格
不入。
那種感覺,就好像身處兩個世界,他拚命的想從這個世界融入另一個世界,卻總是被一層看不見摸不著但又堅固無比的壁壘給阻隔。
那時候,李長華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做實事,是不是按家裡安排的鍍上兩年金就可以了?
一直到遇見孟河。
李長華才發現與基層的那層隔閡,開始有了消融的跡象。
那時候的孟河還很普通,一個家裡不過五六畝地,拿著父母積蓄想掙大錢的農村孩子。
按時間順序來說,是曹興先認識的李長華,曹興也特彆會逢迎人,就跟李長華見過的那些形形色色的商人一樣。可李長華就是莫名其妙的,跟一個待人接物並不能說有多好的孟河,相處得比誰都融洽。
對此李長華是反思過的,那是因為孟河太沒臉沒皮了,明知道他李長華主管新農業,對他孟河來說是個不算小的大人物,居然一點尊敬討好的意思都沒有。
隻要是跟同齡人,隻要不是有仇怨,孟河跟誰說話都是一個語氣,溫文有禮但不失進退。
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黑暗中的火光,從小養尊處優的李長華見慣了千人一麵,突然遇到一個跟旁的妖豔賤貨不一樣的人,下意識不自覺的好奇親近,逐漸就發展成了好基友。
“你這樣說不對,你能跟我成為朋友,那是因為我與生俱來的,就擁有一種讓人親近的特質。當我願意時,所有的人都會與我親近。”
搬著小馬紮,孟河挪了一個更適合的玄學位置,搖搖頭,反駁李長華這長篇大論的感慨。
寒冷中暗藏春天氣息的風拂過水麵,鮮豔的魚漂想隨波逐流,卻被一根透明的線拉住,隻能無奈的幫岸上之人監視著水下魚餌的動靜。
兩人正在釣魚,也沒有什麼比釣魚更適合打發這半天的告彆時間。
既能找到個事做,又能好好的靜下心來聊天。
還是沒有魚兒咬鉤。
李長華偏頭看向明明自己技術不好,卻嫌棄他影響魚兒咬鉤的孟河,“不是我說你,你怎麼就這麼自戀呢?還與生俱來?還天生讓人親近?你有這本事,我怎麼沒見你朋友遍天下呢?”
“這你就不懂了,我這叫可控的隱形光環。我挑選朋友也是需要看對象的好吧,你能被
我的光環影響到,是你的三生修來的福氣!是你的幸運!”
“你過來,我是真想呸你一臉!咋這麼不要臉呢?”
孟河是個純粹的人,就這沒臉沒皮的性子,兩年了,還是和以前一個樣子。
不過李長華蠻認同跟孟河成為朋友是一個幸運這種說法的。其實他一直沒告訴孟河的是,孟河在他眼中,亦師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