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惲是個大嘴巴:“任謁者,依我之見,你封侯之事,十有八……”
“肅靜!”二人身後傳來一聲喝令,卻是太常手下的禮官忍不下去,終於開始瞪他們倆了。
“禦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可就不似我這麼客氣了,楊騎郎、任謁者,慎言!”
任弘和楊惲隻能默然,他心裡卻暗道:
“你這禮官,咋不去舉咎殿內開始說笑的眾臣呢?”
但下一秒,那些雜音就統統消失了,殿堂上鴉雀無聲,從九卿到校尉,從兩千石到六百石,百餘朝臣莫不振恐肅靜,規規矩矩地站直了身子。
“霍光和皇帝來了?”任弘長出一口氣,終於等到了。
但等了一會,卻沒有聽到禮官大聲喊“趨”!隻有一聲……
“大司馬大將軍到!”
這意味著,皇帝沒有露麵?是身體不適還是為何?
但任弘對霍光的期待,其實遠超過那位再過一年就可能要辭世的小皇帝劉弗陵,他連忙直起身子,想要一窺那權臣的容貌。
從任弘的角度朝畫室外看去,能看到承明殿門入內的一小段殿堂,霍光從那走過時,興許能瞧見他。
但沒想到的是,任弘卻被群臣密集的頭顱冠帶擋住了視線,看不到有人路過。
過了半響,直到群臣從殿尾到殿首依次微微欠身,朝大漢真正的當權者作揖行禮,任弘依然連霍光的帽尖兒都沒看見。
任弘泄氣地縮回身子。
倒是旁邊的楊惲看出他的意圖來,笑道:“大將軍身高才長七尺三寸,故易為群臣高冠所遮,任謁者,在這兒你除非站起身踮著腳,否則絕對看不到。”
你量過?還是問過霍光的裁縫,為何知道得這麼清楚。
不過七尺三寸,按照漢尺23.1厘米來算,霍光才1.68米。
與動輒八尺的關西大漢們相比,這位大司馬大將軍,果如傳聞中那般……
是一個矮個子的政治家啊!
過了一會,承明殿上響起了一個緩慢而飽滿有力的男中音。
“陛下有所不便,令光代為朝會!”
楊惲搖了搖頭,這個嘴欠的家夥難得麵露憂慮,天子近年來常缺席朝會,他們郎官身在未央宮最是清楚,對此見怪不怪了。
而聽聞此言,朝堂中響起了一陣雜聲,但很快就歸於靜謐,方才霍光沒來時,還無視禮官肆無忌憚說話的群臣,此刻卻連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
這個殿堂上,隻有一個人能發聲。
劉姓皇帝雖然“不便”,但承明殿上,卻依然有一個站著的“皇帝”!
那個聲音再度響了起來:“召烏孫公主、王子及有功謁者任弘上殿!”
“任謁者,跟好我,彆亂走,大將軍不喜歡意外。”楊惲不再嬉皮笑臉,肅然起身,帶著任弘走出畫室。
任弘跟在楊惲和禮官身後,亦步亦趨,對麵的劉瑤光和劉萬年,也正在從東畫室出來。
劉萬年那火紅的頭發梳成了童子的發鬟,看上去像個紅發哪吒。
而劉瑤光今天換上了一身大漢公主宮裝,細細梳了漢女的發式,化了妝,走路也小步小步的,與往常灑脫打扮截然不同。
但任弘卻顧不上細細看她,倒是忍不住朝殿堂上瞥了一眼。
任弘看到一位身穿黑色朝服的公卿,他頭戴紅色委貌冠,深色的衣帽顯得皮膚白皙,養得很長的美須髯直垂到胸口。
因為身材略矮,霍光在朝臣中如雞立鶴群。
但這不算高的身軀裡,卻蘊含著能讓那些比他高一個頭的文武百官們,戰栗緘默的權勢。
當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站定於皇帝禦榻之側時。
他被承明宮燈映射在牆上的影子,宛如一位百尺巨人!
……
PS:第二章在下午。
未央各殿功能和位置參考陳蘇鎮《未央宮四殿考》。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