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風骨如此(2 / 2)

撿漏 金元寶本尊 5981 字 3個月前

唐伯虎可算是在神州甚至在全世界有神州血脈的地方裡相當出名的一個了。

因為有喜劇大師周星星的《唐伯虎點秋香》讓唐伯虎的名氣天下儘知。

傳說唐伯虎早年落魄,以賣畫為生,久而久之有了點名氣。

有一天有個土老肥財主登門買畫,砸了一大筆銀子出來,叫唐伯虎給弄個定製的畫出來。

那就是要求唐伯虎在一張畫紙上畫上一百頭駱駝。

唐伯虎愉快的接下了這個定製單子。

很快就畫好了。

土財主奇怪啊,他這麼快就畫好了啊?

不科學撒!

這可是一百頭的駱駝啊,不可能這麼就畫好了。

接過畫一看,土財主頓時氣得一口老血吐出來。

畫紙上就畫了一座山,山的右邊有半個駱駝腦袋,山的左邊是一個駱駝屁股。

旁邊有詩特意注明。

“百頭駱駝繞山走,九十八頭在山後,尾駝露尾不見頭,頭駝露頭出山溝。

這也算是個笑話吧,不過這幅畫如果能傳到今天的話,那可就是太值錢了。

在民國的時候,像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吳昌碩一些大師級的人物都是有明碼標價的潤筆費的。

那時候的潤筆費也叫作潤格。

像白石老人這樣的巨匠,在做木匠的時候靠的是手藝吃飯,所以他賣畫賣印從不恥於要錢。

最早的潤格是清末詩人樊樊山給他定的篆刻潤例。

“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廣以漢尺為度,石大照加。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

再往後是吳昌碩大師為他定的畫作潤格。

“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冊頁摺扇每件6元。”

到了白石老人五十六歲時候定居天都城,也是不講究了,直接寫了個賣畫告白。

“賣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

這時候的白石老人的潤格已經很高了,畫一隻蝦多少錢,兩隻多少錢,那可是明碼實價,童叟無欺的。

很多當時的文人雅士囊中羞澀,但又偏偏極愛煞了白石老人的畫。

於是乎就有人厚著臉皮登門,奉上大洋多少,告訴白石老人,錢不夠,但一心想求畫,還請大師行個方便。

白石老人肯定不會壞了自己潤格的規矩,規矩壞了,那名聲也就壞了。

笑著收了錢,淡淡說道,莫慌。

錢少,有錢少的畫法。

進屋作畫,畫成出來,但見一隻蝦活靈活現全身都在,另一隻蝦卻是隻有半個腦袋露在水麵。

這就是白石老人的趣事,也是潤筆費的趣事。

其實在神州曆史上,還有兩個人值得說一下,他們可是在揚名國外,賺了不少老外的銀子。

一個是晚清的白龍山人王一亭。

說起來這個人在國人印象裡知名度並不算高,但卻是不失為一代大家。

曾經做過佛教協會的會長,法名覺器。又號梅花館主,海雲樓主。

王一亭跟弘一法師都是佛學大師,交往甚密。

曾經在魔都的傳法的時候,弘一大師做了一幅字,大大的一張宣紙上,上半截寫了一個佛字,下半截留空。

留空的半截,就由王一亭畫一尊羅漢,呈交好友紅樹室主陸丹林。

王一亭早年師從大師任伯年,後來又與大師吳昌碩成為至交。

吳昌碩贈詩王一亭曰:“天驚地怪生一亭,筆鑄生鐵墨寒雨。”

就是這個人,他所畫的羅漢圖在東瀛簡直賣瘋了,比起在國內,他的名聲在東瀛蓋過任何人。

無數東瀛名家大師重金求購王一亭的羅漢圖和書法,在東瀛,能擁有一幅王一亭的羅漢圖或者書法的畫,在當時,那就是真正的收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