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4 淒風苦雨甘家灣(2 / 2)

撿漏 金元寶本尊 6375 字 2個月前

金鋒木訥的笑著遞給一個特勤一個大蘿卜,邁步跨進警戒線,沒有絲毫停頓。

特勤眼睛在金鋒的鞋子上掃了掃,看著金鋒遠去的背影,衝著另外一個同事說道。

“甘家灣的光棍太多了。六斤六兩的彩禮都買不著女孩。”

另一個特勤則說道:“世道變了啊。將來,我一定要我老婆生五個女兒。”

“那你丫的不是坐著吃了。”

“哈哈哈……”

過了警戒線,上了半坡,隨意的在大土堆上瞄了幾眼,心頭已然有了底數,跟著繞過土堆,眼前豁然開朗。

這是一處古墓的發掘現場。

四四方方,大約兩百多平米的考古現場。

考古現場呈現出梯子型,共有三個階梯,最下麵就是一處大墓所在。

大墓現在還沒挖出來,隻是看見了一些腐爛木材和一些器皿碎片。

在大墓墓坑上,周圍站滿了十裡八鄉的老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這些都是來看熱鬨的。

墓坑周圍四邊,分彆站著一個綠衣特勤。站姿挺直,手握95突擊步槍,稚嫩的臉上帶著一抹嚴肅,死死的盯著墓坑。

天氣陰冷,小雨綿綿滴灑下來,最下麵一層的土坑裡積了好幾處的積水。

在半坡上地勢較為平整的地方擺著幾個野外行軍帳篷。

帳篷外貼著兩張大紅膠貼,寫著“甘家灣考古小組辦公室。”的字樣。

半開的帳篷裡坐著七八個老人,喝的喝茶,看的看書,還有兩個在下棋。

本是晚秋初冬,黃河邊上的河風伴著陰雨吹來呼呼作響。

雨水斜著飄起來,打在圍觀人群的身上,一陣陣的寒冷讓不少人噝噝抽著冷氣,轉身就走了。

每每遇見古墓發掘現場,那肯定是會吸引非常多的群眾來看稀奇看古怪的。

這也是神州考古發掘的一大特色。

當年曾侯乙大墓出來,光是圍觀的群眾就是數千人。若不是有綠衣特勤鎮場子,差點引發了騷亂。

金鋒放下鋤頭,把子圓頭撐著自己的下巴,眯著眼睛看了看墓坑的三處階梯。

金鋒看的是土質。

但凡是墓,不論是大墓小墓還是陵、塚、墳,都有繞不開的一個坎。

那就是土質。

挖墓出來再放棺槨下去完了再回填,一般都會用挖出來的土進行回填。

這裡麵就涉及到土質的不一樣。

很多財主和官員都會在墳墓上做一些夯土,這些夯土跟原來的土會有本質的不同。

還有很多的王侯帝王會在自己的陵塚之上做些文章,防水防盜、加草木灰、糯米、石子、沙礫、石灰、木材各種東西。

這些夯土和封土就是考古者和盜墓者辨彆墳墓年代的重要依據之一。

大名鼎鼎的洛陽鏟就是利用的這個原理。

行家裡手們隻需要看了捏了夯土層就能通過泥土的顏色、軟硬、質地、包含物的差彆,判定出陵墓塚墳的年代。

更頂級的,隻需要聞嗅一下夯土層,就能知道是哪個朝代的墓穴。

這裡的土質就分了兩層。上麵一層的耕土層,下麵一層的文化層。

文化層就是各個年代的墓穴壓疊在一起的簡稱。

中間的那層擾土層包涵的東西很複雜,特彆的考眼力界和實力。

看過眼前的這些東西之後,金鋒心裡早就有了十成十的底子。

隻需要給自己七個小時,自己就能把這裡麵最重要的東西拿出來。

但現在自己卻是無能為力。

這處墓穴很明顯的,已經被盜過。

慢慢地,金鋒蹲坐了下來,呆呆的看著墓坑。

雨水慢慢浸濕自己的衣服,冰冷入髓,刺骨刺心。

周圍的幾個上了年紀的老大爺砸吧著自製的卷煙,衝鼻的煙味遠遠的飄出去,帶著一抹香甜。

“爹裡個驢掉的。甘瞎子這回可是弄到大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