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 看上哪件隻管拿(2 / 2)

撿漏 金元寶本尊 6367 字 2個月前

“就當我賠你的天星蘭。”

王曉歆早已恢複了昔日雲間仙子般的高貴,清冽的目光中帶著隔絕塵世的淒冷,冰寒徹骨的玉臉上再也見不到一絲的情意。

金鋒低著頭瞄了一眼箱子,神色輕輕一動。

箱子裡就放著四件包裹嚴實的四件物件。

第一個就是那乾隆禦製的杏林春燕的小碗,早在2006年的時候就拍了1.3億。

而在2005年,鬼穀子下山圖罐拍了2.3億。

這是這個世界上,僅僅隻有一對杏林春燕小碗。

這一隻,就是當年港島拍了1.3億的那隻。

另外那隻,在大維德基金會博物館裡放著。

至於當年港島那位買家為什麼會把這隻小碗送到王家手裡不得而知。

這隻小碗金鋒早在三年前就見過。那時候冰山美人王曉歆帶著這隻碗來想要找自己換千年人參,因為雙方分歧較大,生意也就吹了。

現在,這隻碗再次神奇的出現在自己的麵前。

如果按照當時的市價和鈔票貶值的速度以及這些年藝術品升值的空間來算,這隻碗在現在的價格不會低於三億半。

這隻是最保守的估計!

要知道,在那一年,成化正品雞缸杯也不過剛剛飆過四千萬大關。

彌足珍貴的國之重寶!

現在的藝術品市場上,瓷器跟字畫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重器,無數富豪都為之趨之若鶩。

在杏林春燕小碗旁邊則放著的是一個一尺來高的青銅器。名字叫做青銅簋。

青銅簋是西周時期王公貴胄的日用器,也是最重要的禮器之一。

敞口、束頸、鼓腹、雙耳。

這個青銅簋簋聲呈赤褐綠色,包漿足夠的老,一看就是傳世品。

難得的是這個青銅簋還是子母口帶蓋,上麵的花紋精美,繁複精致。

圓腹外鼓,頸施一周獸麵紋,線條精細流暢。

圓眼外凸,腹身有多圈弦紋,兩側為帶角獸首形半環耳,造型浮誇。底部為三個獸型足造型古樸大方,質感渾厚。

最難得就是那兩個c形把手,紋飾高凸浮雕表現,各鑄一個獸形頭,配以內彎的獸角及凸出的眼球,生動彆致。

打開青銅簋的蓋子來,裡麵赫然顯現出幾行豎排的金文。

金文的內容描述的是西周一個叫銘的侯爵,在一次王侯級的狩獵中勇奪第一,受到了當時皇帝周孝王的嘉獎,為此他做了這個青銅簋以示紀念。

周孝王是公元前八百多年前的西周第九位皇帝。

周孝王姬辟方也開創了神州曆史上最早的謀朝篡位的先例。

同時,他跟朱棣一樣,都是奪取了自己侄子江山的皇帝。

不同的是,朱棣開創了大明王朝的新篇章,而姬辟方則在死之前把皇位又還給了第九代周夷王姬燮。

正是這個失敗的還位讓西周沒多久就被犬戎給滅了。

後麵的武則天也跟著姬辟方學習,在死之前把江山還給了李唐家,倒是勉強讓李唐王朝苟延殘喘多了不少年。

青銅簋因為是禁品,所以這些年是看不見拍賣記錄的,黑市上的交易肯定有,價格也因為是禁品難以洗白並不算太高。

但像是這個傳世級,包含了三行十九個金文字體的青銅簋,真要以價格來衡量的話,不會低於劉江偉買的佳士得的元青花大盤。

這,同樣是國之重器。

另外兩件則是宋微宗的天骨鶴體的書法以及王家視為無上珍寶的虎符。

這是王家先祖絕世名將王翦所持有的虎符。

當之無愧的特一級國寶。

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隻有兩半勘合驗真無誤,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將權。

這個虎符隻有一半,用當時的黃金鑄成。

長十一厘米,高七厘米,老虎做行走狀,昂首,尾巴蜷曲。背麵有槽,頸上有一小孔。虎符上有錯金銘文。

“兵甲之符。右才王君……”

字體是用大篆銘文,那時候秦朝還沒統一神州,各個國家的字體都是各成一派。

右才王君也叫右在王君,這是由皇帝保管的兵符。也就是說,這一半虎符的主人是秦始皇。

這是始皇帝當年給予王翦調兵遣將的兵符。

光憑這一點,就足以讓這個虎符成為永不出境的國寶。,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