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看,有了電燈,修了路,大家的生活才會富裕起來啊,縣城裡麵,還有一些比較發達的農村,都開始拉電線了,還有,修了電站,自然也會修橋,修好橋以後,我們到縣城的距離會大大的縮短,修橋鋪路,可不是造福後代的事情嗎?”何小麗說。
其實在之前,大家對於電燈這個玩意兒還是存在質疑的,大家祖祖輩輩的在黑暗中過夜,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的,以前修高壓電,聽說還電死過人,所以是抗拒的。
終於,人群裡有人問:“城裡人,真的都拉電線了?”那些城裡人聽說很怕死的,他們就不怕電打死他們嗎?
“那可不,上次我去我城裡侄子家看來,家裡裝的都是電燈,也沒見誰電死了。”隊伍裡麵有人插話,是劉彩的男人,家裡確實有個侄子在縣裡安家了。
其實大家對電燈也挺好奇的,也是那麼一點點光亮,可是比桐油燈亮堂多了呢,但是聽說電會打死人,他們是好奇且擔心著。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何小麗歎了一口氣,她可真是低估了村民的想象力,裝電燈會被電打死,這種假設——
也不是沒有,如果不關燈就那樣去換電燈的話,確實有這個風險。
“大家對電燈不了解,這個確實不能怪大家,畢竟這個東西你們沒有接觸過,其實電燈這個東西很簡單,隻要注意一下,不要直接接觸,是不會因為家裡有個電燈就電死人,或者引發火災燒了房子。”何小麗說。
隻能用最淺顯的道理跟他們說了,否則講太多也是白搭:“大家想想,大城市裡麵家家戶戶都通了電,如果電燈能電死人,誰還會讓家裡裝這個東西呢,相反桐油燈很危險,大家住的房子都是木質結構,一不小心桐油潑在地上引燃木板,比電更加危險,當然,電也有一定的危險係數,但說起來,時代在進步,大家的觀點也要進步的嘛。”
說完這話,下麵又熱鬨起來了,由剛開始的咬耳朵,變成了大聲討論電燈入戶這件事情了。
會議已經偏離原本的初衷。
何直清了清嗓子:“今天叫大家過來,是為了說兩件事情,第一,過兩天藥開始收稻子了,給大家做一下安排,到時候各家各戶也不用自己開鍋做飯,按上工的人數,到大隊領飯領菜,大隊統一安排。”
台下熱鬨起來了:“哎,有意思了,今年統一安排飯嗎?”每年上完工都忙的個半死,如果家裡孩子太小不能自己做飯,就麻煩了,但隊裡統一安排做飯,就好多了。
“是,今年統一做飯,這樣乾活也能快一些,大家回到家不用做飯,也省心了,隊裡有大鐵鍋,可以一起煮,炒菜的話就在我家炒,我家兩口大鍋也可以輪著用。”這是何小麗教他的,反正吃大鍋飯也不違反紀律,大家一起做飯,這樣節約了許多人的時間,也比較有效率。
這種其實就是工廠大食堂的做法,要是人人都回家做飯,自然效率要低很多,聽說有大鍋飯吃,大家夥一雙雙眼睛都盯著何直看。
還有一點,用的是公家的糧食,這糧食私人也出不了。
“這飯要怎麼分,家裡還有孩子的怎麼辦了?”台下有人問,這些問題很具體,大家都挺關心的。
“壯勞力一頓米飯分六兩飯,女人和十二歲的孩子分四兩飯,菜的話統一配給一些,大家夥自己家也有菜吧,這些生產隊不會包圓,所以說今年雙搶過後不額外算工分。”以前雙搶時期的工分都是按雙倍計算,但如果隊裡給分飯,工分勢必要減少一些,這樣大家不用忙於雜事,快點把稻子收完。
要不是家裡孩子多,這些也足夠足夠了。
“第二點,我要給大家說明一下,搬過來的那些人,也要等收完晚稻才開始搬遷,到時候他們自己收了兩季稻子,自己分的有糧食,到明年早稻收穀子之前,都不用給他們分公糧。
到了明年,我們又有了新式稻種,大家還怕不夠分嗎?築壩工程是從今年秋天開始的,隊裡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征用人,你們乾完晚稻米的收割,就可以開始報名去電站做小工,那邊也會給大家分米分糧,所以你們擔心的因為人口增多,造成大家口糧不夠分,完全是多餘。”
原來是這樣啊,大家夥一聽到這裡就樂意了。
按照這邊的氣候條件,一年是種兩季稻子的,築壩要等到旱季才能開工,剛好收完兩集稻米,再收完一季油菜,等到深秋過後,雨水開始少了,河道開始乾枯了的時候,才開始築壩。
“既然對大家沒有太大的影響,我們也不好說不支持公家的事情了,今天是我們不對,大隊長,以後有啥,我們都聽你的。”
“這一項工程,持續的時間很長,計劃至少要三年時間,會大量的招用民力。”何直去縣裡開過會了,大致了解了工程的基本進度。
但以這個時候的計劃來說,可預見的苦難還是很多,說是三年完成,形勢卻沒有那麼樂觀。
“要三年,會不會耽誤咱們地裡的事兒啊,咱們是農民,種地可是根本啊。”
何小麗終於忍不住了,這些人怎麼拎不清呢:“大家聽我說,即便是召集大量的工人,也不可能全村都去造電站啊,再說了,像雙搶這樣的農忙,如果工期不是特彆緊張,進度不是特彆趕的話,是會放假搶收糧食的,這並不耽誤正事啊!”
再說村裡搬來了那麼多人,起碼有二十個有生力量加入進來了吧!
說到底,還是不能觸及到自己的根本利益,這是每個人行事的基本準則,知道修電站通電對大家來說不是一件壞事以後,大家心裡的提防之意早就減少了一些,又聽說搬來的新移民,其實不用分隊裡今年的穀子,這下眼下的困擾至少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