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 章(1 / 2)

何小麗作為這些知青裡麵第一個離開農村的,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

同時,何直那邊忙著大壩和電站的建設,大河村變的跟以前也越來越不一樣了一些。

以前那些勤快的不說,就連懶漢,也加入到民工築壩的隊伍當中。

隊裡麵一片熱鬨和歡騰,到了臘月二十七,工程隊才撤了,這也是何小麗正式離開大河村的日子。

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何直以及何家五兄弟把何小麗送到火車站,一家子熱熱鬨鬨的,看著火車開了,一直站在那裡盯著火車尾巴都看不見了,才依依不舍的離開。

而何小麗的眼眶,在何直一家消失不見的時候,終於濕了。

彆了,這兩年的知青生活;彆了,大河村;彆了,小縣城;彆了,我的另一段人生……

三十多小時的輾轉,中間還找了個賓館歇了一晚上,最後一程火車隻有十個小時,還是臥鋪,相比之前的旅程來說,就輕鬆了許多。

兩人從北京火車站下了車以後,就有人過來接了。

來人是付歐的舅舅,單位有給他配車,司機開著車,一臉驚訝的看著從外地回來的兩人,怎麼處長有這麼兩個窮親戚的眼神,深深刺激到了何小麗。

果然這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也是一個不靠努力靠親戚,會被人從心底裡默默鄙視的地方。

舅舅張彥今年五十幾歲,民國時期留學國外,五十年代初堅持要回國,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技術領軍型專家,是航空界的特殊專家級的人物,也是華國從事航天技術研究的領軍人物,他在的航空研究所,是付歐單位的上級單位。

即便這樣,付歐也從沒在單位提及張彥。

何小麗聽說過這個人,這也是現實社會中的原型作為藍本寫進的,多年以後他已經成為院士,在國際上也頗負盛名。

舅舅的基本介紹,是付歐在火車上給她講的,他大概把自己在北京的所有的親戚,都給何小麗簡單的講了一遍,這個舅舅,因為從小跟他關係特彆親厚,小時後付歐在國外長大,也經常跟舅舅生活在一起,反而舅舅的孩子,因為舅舅回國的關係,後來跟他關係比較疏離。

就這樣一個人,因為早年非要回國,孩子們因為某些原因,跟母親留在了國外,以至於到了張彥老年,孩子們跟他關係依然很淡漠,張彥死的時候,都沒有親人在場,他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獨自離世的,等到保姆放完假回到家中,發現的隻是一具僵硬的屍體。

本來以為這個人應該是很嚴肅的,誰知道其實隻是一個文質彬彬的帥老頭。

“這是我舅。”付歐在舅舅麵前十分隨意:“他可是很難公車私用啊。”

更神奇的是長輩來接晚輩,這在何小麗看來是不太符合規矩的。

何小麗覺得很驚訝:“那您是怎麼知道我們今天到的?”畢竟這個年代沒有手機沒有微信,更沒有定位啊。

“你們在b市上火車之前,我就想著等你們回來給安排聚一次,所以問了付歐火車班次,反正是下班時間,就順便來接你們了。”張彥笑的很和藹,就這樣一個人,難道是被原著作者修改了人設嗎,怎麼看,都不像跟子女處不來的,明明他對付歐這個外甥都很好。

其實人呐,誰沒有八卦心裡啊,隻是張彥把自己的八卦心裡藏的比較深,假裝關心外甥,其實是先看看令這個刻板的外甥,在離開農村前非要娶回來的姑娘到底長啥樣。

不僅張彥想知道,其實付歐的母親更想知道了,無奈這幾天確實是很忙,抽不出時間來。

看得出來張家的人比較隨便,否則他一個長輩,不會來火車站來接晚輩。

張彥是很典型的這個年代的專家,一身文人氣質,雖然五十多歲了,看起來也不顯老,人也非常和藹。

何小麗覺得受寵若驚了:“怎麼好意思麻煩您啊。”

“不麻煩。”張彥笑了笑:“付歐的母親最近比較忙,要忙著出國的事情,我便自動請纓帶你們去飯店,等你們到了就可以開飯了。”

原來早就擺好了飯局了。

張家在北京的親戚不多,除了張彥,張澄,還有個叫張雋的阿姨三兄妹,三人都在北京。

張彥是早年從國外拚了命要回國,而張澄則因為語言占優勢的關係,進到了外交部,即便是在自艱苦的時期,她作為為數不多的同聲傳譯,也沒有遭到太大的打擊。

而另外一個阿姨——張雋則很少被付歐提起。

一想到要見這麼多親戚,何小麗忍不住打起來退堂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