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一起看電影(1 / 2)

電影院裡頭靜悄悄的,隻有熒幕上發出的聲音,畫麵不精致也不美好,灰撲撲的鄉村小學。

為了50塊代課費,13歲連初中都沒上過就過來代課的魏敏芝,還有教室裡頭的學生,甚至連村長,誰身上都沒一件光鮮衣服。就跟背景的土地一樣,灰不溜秋的。

舒方圓驚訝不已,拉著宋楠楠道:“原來杜老師說的是真的呀,居然真讓初中生教小學生。”

最可怕的是,電影說的就是這個時代的事情,還不是杜老師那個年代。

宋楠楠也壓低了聲音:“鄉村缺老師的現象非常嚴重,不少地方都這樣。以後會有很多學校消失的。”

她簡單說了一句,眼睛始終沒有離開銀幕。好吧,這種近乎於紀錄片風格的電影蠻對她胃口的。因為她平常就愛看紀錄片。

舒方圓也閉上了嘴巴盯著電影看。

一開始她隨著電影裡頭的人物笑,尤其是魏敏芝學唱歌的時候,她笑得不行。

到後麵魏敏芝怎麼也找不到那個為了掙錢給家裡頭還債而輟學的小學生張慧科時,她又跟著急得跟著掉眼淚。

最後峰回路轉,因為電視台長被感動的拔刀相助,不僅幫忙找回了張慧科,還解決了鄉村小學的困境,周圍的同學都高興起來。太好了,總算有希望了。

好吧,鑒於是皆大歡喜的結果,大家就不嫌棄電影一開始好無聊了,看到後麵還是蠻感動的。這些學生還有老師都挺不容易的。

電影放完了,校長又讓大家以班級為單位排隊回學校去。

丁老師特地過來叮囑他們班:“寫讀後感啊,每個人都要寫一篇讀後感,不少於800字。”

大家又開始炸鍋了,看吧看吧,就知道學校沒這麼好講話,絕對不會放過任何壓榨他們的機會。

舒方圓情緒有些激動,忍不住說了句:“其實可以寫啊,我感覺我有很多感想呢,原來真的這麼差,鄉村小學的條件。”

她覺得她爺爺奶奶村裡頭的小學好像沒這麼糟糕啊,雖然那個小學也是隻有三年級,從四年級開始大家就得想辦法去鎮上讀小學。

因為離得遠,又沒有公交車,四年級的小學生大清早甚至天沒亮就得單獨

騎著自行車上路。偏偏他們個子又不高,所以他們都是用掏螃蟹的方式騎自行車的,看著特彆有意思。

現在想想,好像也挺危險的。

班長滿臉嚴肅:“一個都不能少,不錯,不管是鄉村小學還是城裡小學,義務教育是我們的基本國策,必須得堅持貫徹。”

其他同學開始噓,班長真假真討厭,不想跟班長講話。

丁老師不知道什麼時候又繞到他們旁邊了,聞聲就笑:“800字的作文不難吧,你們每個人都能寫出來。來來,都說說你們的感想。”

周圍一群同學一個都逃不過。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核心思想基本上都是要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比起電影裡頭的小學生,他們實在太幸運了。

丁老師點頭,又問:“還有其他想法嗎?記住,作文是寧要鮮桃一顆,不要爛杏一筐。如果都這麼寫的話,那麼作文很難出彩。”

班長鼓足了勇氣,表達自己的看法:“我覺得電影有點假,也太簡單了,電視台長被感動了,然後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要真放在現實生活中,哪有那麼容易。”

舒方圓急了:“這是電影,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當然要結局美好一點啦。”

她伸手拉自己的同桌,“宋楠楠,你說是不是?”

宋楠楠“啊”了一聲,有點回不過神來。她從出電影院門開始,一路上都在打腹稿,就準備坐下來後趕緊把作文寫出來。

沒錯,學霸就是這樣爭分奪秒地搞學習。

舒方圓不明所以,看她恍惚的模樣,驚恐不已,不會吧,宋楠楠該不會利用看電影的時間在偷偷背單詞,所以根本沒看吧。

這種事情,她相信自己的同桌能做出來。

宋楠楠趕緊強調:“誰說的,我看了。我也聽你們說話了。班長剛剛講的那個電視台的問題,其實我覺得導演切入電視台這條線,有更深層的含義。”

所有人都來了興趣,班長還朝他拱手作揖,文縐縐的:“願聞其詳。”

宋楠楠清了清嗓子,端正了顏色:“電視台代表的是什麼呀?電視台是對外宣傳的媒介,它聯係的是社會。你們有沒有發現在整部電影當中,官方機構其實是失聲的。

張慧科沒來學校之後,魏敏

芝向村長求助過,但是村長不同意她出去找人,這就是官方機構的一個拒絕態度。彆笑,村是最小的行政單位。

村長為什麼不同意去找人,因為他覺得這事沒希望。他不關心學生們嗎?當然關心。村小學唯一的老師高老師要離開學校回家探望母親的時候,他甚至想辦法找到了魏敏芝過來代課,而不是直接宣布學生放假一個月。即便是將這些孩子看著,也代表他們上學了。

這說明他很關心學生,他希望學生能夠繼續求學的。

而他為什麼放棄張慧科,因為農村小孩失學的現象非常嚴重,已經到了司空見慣的地步,水泉小學總共就一個教室28個學生。難道剛好這些孩子都同齡,可以上同一個年級嗎?因為沒有更多老師也因為有大量的學齡兒童已經離開了學校。這也是高老師要求魏敏芝看住這幫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因。

村長直接拒絕了魏敏芝的要求,這已經從側麵代表了官方或者具體點兒講是基層政府的無能為力,他們也知道,農村學生流失嚴重,100%的義務教育率根本達不到。可是他們沒辦法。

當官方提供不了強有力的援助時,人們隻能寄希望於社會,或者確切點兒講,就是好心人。在電影裡頭表現出來的就是和藹可親的台長以及聽到相關新聞報道慷慨解囊的熱心人。

但就跟班長說的一樣,這件事情帶有強烈的偶然性。台長不一定這麼好,新聞報道出來以後大家也未必會如此積極。為什麼?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這並不是他們的責任。

即便真的像電影裡頭這樣圓滿,這種圓滿也是臨時性,無法持久的。救急不救窮,水泉小學的硬件設施糟糕,就算這一次重修了教室,後續的維護以及設備的添加,錢從哪兒來?總不能每次都指望社會捐贈吧。

不用我說,大家都明白,這根本不可能。社會熱點具有時效性,人們的注意力很快就會轉移到其他地方。有更多需要獲得幫助的人,憑什麼水泉小學就要高人一等呢?

好,我們再後退一步,假設這筆錢有希望,水泉小學硬件設施不成問題,另外一個問題要如何解決?

電影直到最後,高老師都沒有再出現。學生們